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玺专利>正文

一种物流人员开启智能快件箱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3158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20:33
一种物流人员开启智能快件箱的方法和系统涉及智能快件箱,目前快递业务的收件和送件环节都是人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人工收件和送件过程中极易出现纠纷,快递公司和用户都很难提供证据。快递员上门投递,以及大量私人信息被快递公司掌握,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传统的送件方式快递员和收件人必须同时在同一地点交接,这样降低了工作效率。目前的技术,只有收件人使用动态密码方式验证开启智能快件箱箱格收取快件,物流工作人员一般使用IC卡、RFID卡等智能卡身份验证方式开启箱格投送快件。该方式需要预先做好智能卡的发送、登记等工作,需投入较多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物流人员开启智能快件箱的方法和系统涉及智能快件箱,目前快递业务的收件和送件环节都是人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人工收件和送件过程中极易出现纠纷,快递公司和用户都很难提供证据。快递员上门投递,以及大量私人信息被快递公司掌握,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传统的送件方式快递员和收件人必须同时在同一地点交接,这样降低了工作效率。目前的技术,只有收件人使用动态密码方式验证开启智能快件箱箱格收取快件,物流工作人员一般使用IC卡、RFID卡等智能卡身份验证方式开启箱格投送快件。该方式需要预先做好智能卡的发送、登记等工作,需投入较多人力。【专利说明】一种物流人员开启智能快件箱的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智能快件箱。
技术介绍
目前快递业务的收件和送件环节都是人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人工收件和送件过程中极易出现纠纷,快递公司和用户都很难提供证据。快递员上门投递,以及大量私人信息被快递公司掌握,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传统的送件方式快递员和收件人必须同时在同一地点交接,这样降低了工作效率。目前的技术,只有收件人使用动态密码方式验证开启智能快件箱箱格收取快件,物流工作人员一般使用IC卡、RFID卡等智能卡身份验证方式开启箱格投送快件。该方式需要预先做好智能卡的发送、登记等工作,需投入较多人力;需要在智能快件箱端设置读卡器,需投入较多的硬件费用;且物流工作人员随身携带智能卡较为不方便。当智能快件箱由收件人或发件人发起租用时,目前的技术更难以将开启箱格的权限授予物流人员。这给智能快件箱的普及使用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物流工作人员快速投送快件到智能快件箱,快速进行身份认证问题。以下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及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并非本专利技术的详尽综述。其并非旨在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性、决定性要素或刻划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要形式给出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概念作为对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流人员开启智能快件箱的方法,物流人员验证身份后开启智能快件箱箱格投递快件,然后收件人再去智能快件箱打开箱格取件,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所述的动态密码由服务器生成,并通过网络或短信方式传输。网络方式传输主要指通过客户端软件或访问服务器网页方式获取密码。步骤2:用户将所述的动态密码打印或书写在物流面单上。动态密码为数字、字母,为其中的一中或混合组合;或为条形码、二维码等。步骤3:物流人员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动态密码验证身份,验证匹配后控制模块开启智能快件箱的箱格,物流人员投送快件。验证身份的方式包括远程验证或本地验证。输入设备包括键盘、触摸屏、麦克风、鼠标、条形码扫描设备或便携电子设备。一种物流人员开启智能快件箱的系统,包括服务器、智能快件箱、电脑,服务器与智能快件箱、电脑通过网络相连,智能快件箱包括网络通信模块、控制模块、输入模块等,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输入模块相连,服务器生成物流人员投送快递时开启智能快件箱的箱格所需的动态密码,所述的动态密码打印或书写在物流面单上。所述的动态密码通过网络或GSM短信传输到客户端、智能快件箱。物流人员通过所述的输入模块输入所述的动态密码后,所述的控制模块验证通过后开启箱格。验证方式包括远程验证或本地验证。输入设备包括键盘、触摸屏、麦克风、鼠标、条形码扫描设备或便携电子设备。箱格指智能快件箱其中的一个箱格。物流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快递员、送货员或运送物品的人员等。、 物流面单包括但不限于送货单或快递面单等。用户包括但不限于电商、发件人或物流公司等。快件指快递公司、物流公司、邮政局收寄并封装完好的信件和包裹等。动态密码也称一次性密码(One-time Password),它指用户的密码按照时间或使用次数不断动态变化,每个密码只使用一次。所以只要密码验证通过,系统就可以认为该用户的身份是可靠的。而用户每次使用的密码都不相同,即使黑客截获了一次密码,也无法利用这个密码来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远程验证,指通过网络和远程服务器比对是否匹配的验证。本地验证指和智能快件箱控制模块比对是否匹配的验证。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作为网络工具,它会越来越好用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网络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通道,但它毕竟是人类的一个工具。网络包括但不限于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因特网。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件、软件,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短信是伴随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而产生的一种电信业务,通过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信道和信令网,传送文字或数字短信息,属于一种非实时的、非语音的数据通信业务。短信可以由移动通信终端(手机)始发,也可由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短信平台服务器始发,还可由与移动运营商短信平台互联的网络业务提供商SP(包括ICP、ISP等)始发。从实现短信业务功能的技术手段而言,通过手机终端发送和接收点对点消息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并非唯一形式,固定电话、小灵通以及互联网正在成为新的工具和载体。在短信业务发展之初,短信的发送和接收是手机开始,最终到手机,中间经过GSM网/CDMA网、短信中心等网络要素;随着短信点播及定制业务的出现,手机和互联网站、短信增值业务系统可以互相发送短信,互联网站和短信增值业务系统成为新的网络要素,GSM/CDMA网、短信中心仍保持着短信网络核心地位;随着以固定电话网为基础的“小灵通”手机在中国出现,短信业务扩展到固定网,终端不再局限于手机,小灵通手机或特殊固定终端都可以成为短信的发送和接收方,网络基础也不再局限于GSM/CDMA网等数字移动网,固定网也可以成为短信的网络基础,短信网络要素发生了显著变化。伴随着短信从手机扩展到小灵通及固定终端、从数字移动通信网扩展到固定电话网,人们对短信的认识也不再仅看作是数字手机的“专利”,业务形态在改变、网络要素在变化、信息内容在丰富,这一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只有两点: 一是短信的信息长度,始终是不超过160个英文或数字字符,或70个汉字,这与短信基于通信系统的信令网传送内容的机制密切相关。二是短信传递的方式——存储转发,当用户无法接收时,短信不会丢失,暂时存放在短信中心,当用户重新登录进网的时候,短信会迅速递交到用户手机上。这些与生俱来的特点,使短信具备了传递准确可靠、迅速及时的优点,使短信具备了影响人们的习惯的基本条件! 短信作为手机上的一种业务,让本来具有语言传递功能的手机变成了电报式的解读工具,让耳朵闲置,让文字彰显更大的作用;短信作为用文字传递信息和沟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流人员开启智能快件箱的方法,物流人员验证身份后开启智能快件箱箱格投递快件,然后收件人再去智能快件箱打开箱格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3:物流人员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动态密码验证身份,验证匹配后控制模块开启箱格,物流人员投送快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玺
申请(专利权)人:章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