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2686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6:13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条第一电极线、多组电极垫、多条第一连接线、多条第二连接线以及软性电路板。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接合区。第一电极线沿一第一方向并排于第一表面,并分别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各组电极垫沿第二方向排列于相应的第一电极线的一侧。第一连接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极线,且第二连接线分别连接电极垫,两者皆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接合区。软性电路板接合至接合区,且软性电路板的多个桥接线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线,使同一第一方向上的相应电极垫形成一第二电极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条第一电极线、多组电极垫、多条第一连接线、多条第二连接线以及软性电路板。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接合区。第一电极线沿一第一方向并排于第一表面,并分别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各组电极垫沿第二方向排列于相应的第一电极线的一侧。第一连接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极线,且第二连接线分别连接电极垫,两者皆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接合区。软性电路板接合至接合区,且软性电路板的多个桥接线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线,使同一第一方向上的相应电极垫形成一第二电极线。【专利说明】触控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作为输入装置。触控面板依照感测形式的不同可大致上区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声波式触控面板以及电磁式触控面板。由于电容式触控面板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触控面板具有反应时间快、可靠度佳以及解析度高(high definition)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手持电子装置上。电容式触控面板通过相互交错的多个线状电极来构成感测阵列,以达成面的感测。当使用者以手指接触触控面板时,触控面板会依据感测阵列上的电容变化来判断手指接触的位置。已知触控面板的周边线路或是电极垫的连接线路会占用基板上的布线空间。当感测解析度增加时,复杂的走线会占用更大的边框区域或是对电极垫的设置造成限制。如此,不利于触控面板的结构与电性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可有效利用基板上的布线空间,以增进结构与电性设计的余裕度(tolerance)。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电极线、多组电极垫、多条第一连接线、多条第二连接线以及一软性电路板。所述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且第一表面外围具有一接合区。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沿一第一方向并排于第一表面上,且各第一电极线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所述多组电极垫位于第一表面上,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一电极线设置,其中各组电极垫沿第二方向排列于相应的第一电极线的一侧。所述多条第一连接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极线,并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接合区。所述多条第二连接线,分别连接电极垫,并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接合区。所述软性电路板接合至接合区,其中软性电路板包括多个桥接线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线,每一桥接电路通过相应的第二连接线电性连接同一第一方向上的相应电极垫,以形成一第二电极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各第一电极线具有对应于电极垫的多个缺口,且各电极垫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相应的缺口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各电极垫的形状与其相应的缺口的形状互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各电极垫与其相应的缺口为梳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各第一电极线的缺口与其相应的一组电极垫分别形成一锯齿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材料包括导电透明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多个接点,设置于接合区内,且这些接点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并与软性电路板上的多个引脚对应接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一控制芯片,配置在软性电路板上,并且经由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到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一印刷电路板以及一控制芯片。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于软性电路板。控制芯片配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且通过印刷电路板以及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到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线为驱动线,而所述第二电极线为感测线。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利用软性电路板的桥接线路将相应的第二连接线连接,可以简化触控面板的制程,提高生产良率并缩减触控面板的边框尺寸。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电极线以及电极垫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电极线以及电极垫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00,300,400:触控面板110:基板112:第一表面112a:接合区114:接点120、320、420:第一电极线130、330、430:电极垫132:第二电极线140:第一连接线150,450:第二连接线160、260:软性电路板162:桥接线路164:引脚170,270:控制芯片280:印刷电路板320a、420a:缺口322、332:凸部324、334:凹部432:三角形图案Dl:第一方向D2:第 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10、多条第一电极线120、多组电极垫130、多条第一连接线140、多条第二连接线150以及一软性电路板160。前述的基板110,具有一第一表面112,且第一表面112外围具有一接合区112a。多条第一电极线120,沿一第一方向Dl并排于第一表面112上,且各第一电极线120沿一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相交。多组电极垫130位于第一表面112上,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一电极线120设置,其中各组电极垫130沿第二方向D2排列于相应的第一电极线120的一侧。多条第一连接线140分别连接第一电极线120,并且沿第二方向D2延伸至接合区112a。多条第二连接线150分别连接电极垫130,并且沿第二方向D2延伸至接合区112a。软性电路板160,例如以贴附的方式接合至接合区112a。其中软性电路板160包括多个桥接线路162,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线150,每一桥接线路162通过相应的第二连接线150电性连接同一第一方向Dl上的相应电极垫130,以形成一第二电极线132。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连接线150是通过软性电路板160上的桥接线路162将相应的各个电极垫130串接成一第二电极线132,因此不需要在基板110上进行额外的桥接制程,所以可以简化触控面板100的制程,提高生产良率并且节省成本。此外,由于制作在软性电路板160上的桥接线路162中,各线路之间的间距(pitch)会小于直接制作在基板110上所能制作的线路间距,因此将桥接线路162制作在软性电路板160上更兼具缩小触控面板100的边框尺寸的优点。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线120是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各第二电极线132实质上是沿第一方向Dl延伸,所以第一电极线120与第二电极线132实质上是交叉配置在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形成多行以及多列的阵列排列。通过交叉配置的第一电极线120以及第二电极线132,触控面板100可达成面的感测。当使用者以手指接触触控面板100时,触控面板100的第一电极线120与第二电极线132会在手指所接触的位置上产生一电容的改变。触控面板100便可由此电容上的改变而计算出接触点的坐标并传送至与其连接的电子装置。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且该第一表面外围具有一接合区;多条第一电极线,沿一第一方向并排于该第一表面上,且各第一电极线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多组电极垫,位于该第一表面上,并且分别对应于这些第一电极线设置,其中各组电极垫沿该第二方向排列于相应的该第一电极线的一侧;多条第一连接线,分别连接这些第一电极线,并且沿该第二方向延伸至该接合区;多条第二连接线,分别连接这些电极垫,并且沿该第二方向延伸至该接合区;一软性电路板,接合至该接合区,其中该软性电路板包括多个桥接线路,分别连接这些第二连接线,每一桥接线路通过相应的这些第二连接线电性连接同一第一方向上的相应电极垫,以形成一第二电极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富元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