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流体分布作用的固定床支撑结构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1629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9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具流体分布作用的固定床支撑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可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苯乙烯装置中第二脱氢反应器。它包括下封头、反应器筒体、固定床支承筒、内封头、外分布筒和内分布筒;其中:所述的下封头上端与反应器筒体下端连接;所述的固定床支承筒设置在下封头和反应器筒体内,其下端通过外分布筒定位环与下封头连接,该固定床支承筒上端与内封头连接,该固定床支承筒上开有排孔;所述的内封头上端与外分布筒下端连接;所述的内分布筒下端通过内分布筒定位环与内封头连接;所述的内分布筒与外分布筒之间具有催化剂床;所述的内分布筒、外分布筒及反应器筒体同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同时不受反应器直径的限制,适应性强;反应气分布均匀,可推广至其他类似的气相固定床反应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的局部结构,特别是一种,可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苯乙烯装置中第二脱氢反应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第二脱氢反应器固定床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工艺反应气11从反应器中央经内分布筒10流入催化剂床8,在催化剂床8中进行化学反应,而后经外分布筒7流出反应器。缺点是:由于内分布筒10、外分布筒7、反应器筒体5分别与下封头3直接组装焊接,很难保证内分布筒10、外分布筒7、反应器筒体5之间的同轴度,故催化剂床8的厚度偏差较大,工艺反应气11分布不太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同时不受反应器直径的限制,适应性强;反应气分布均匀,可推广至其他类似的气相固定床反应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兼具流体分布作用的固定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封头、反应器筒体、固定床支承筒、内封头、外分布筒和内分布筒;其中:所述的下封头上端与反应器筒体下端连接;所述的固定床支承筒设置在下封头和反应器筒体内,其下端通过外分布筒定位环与下封头连接,该固定床支承筒上端与内封头连接,该固定床支承筒上开有排孔;所述的内封头上端与外分布筒下端连接;所述的内分布筒下端通过内分布筒定位环与内封头连接;所述的内分布筒与外分布筒之间具有催化剂床;所述的内分布筒、外分布筒及反应器筒体同轴设置。所述的兼具流体分布作用的固定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封头下端连接裙座。—种如上所述的兼具流体分布作用的固定床支撑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步骤是,先将外分布筒定位环与下封头焊接,机加工下封头端面、外分布筒定位环,保证下封头端面和外分布筒定位环的同轴度;再依次组装焊接固定床支承筒、内封头、内分布筒定位环,以下封头端面为基准,机加工内封头端面、内分布筒定位环,保证下封头端面与内封头端面、内分布筒定位环三者的同轴度;然后外分布筒与内封头端面组装焊接,内分布筒与内分布筒定位环组装焊接。藉由上述结构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固定床支承筒上开有排孔,兼具流体再分布作用和固定床支撑作用;保证内、外分布筒之间、外分布筒与反应器筒体之间的同轴度,催化剂床的厚度偏差小,工艺反应气分布均匀;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且经济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第二脱氢反应器固定床支撑结构。图1中:1 一裙座3—下封头5—反应器筒体7—外分布筒 8—催化剂床10—内分布筒11一工艺反应气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床支承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床支承筒与下封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内分布筒与内封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床支承筒的排孔结构示意图。图2、3、4、5、6中:1一裙座、2—外分布筒定位环、3—下封头、4一固定床支承筒、5—反应器筒体、6—内封头、7—外分布筒、8—催化剂床、9 一内分布筒定位环、10 —内分布筒、11 一工艺反应气、12—排孔、13 一下封头端面、14 一内封头端面。【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流体分布作用的固定床支撑结构。如图所/Jn:它包括下封头3、反应器筒体5、固定床支承筒4、内封头6、外分布筒7和内分布筒10 ;其中:所述的下封头3上端与反应器筒体5下端连接;所述的固定床支承筒4设置在下封头3和反应器筒体5内,其下端通过外分布筒定位环2与下封头3连接,该固定床支承筒4上端与内封头6连接,该固定床支承筒4上开有排孔12 ;所述的内封头6上端与外分布筒7下端连接;所述的内分布筒10下端通过内分布筒定位环9与内封头6连接;所述的内分布筒10与外分布筒7之间具有催化剂床8 ;所述的内分布筒10、外分布筒7及反应器筒体5同轴设置。所述的下封头3下端连接裙座I。一种如上所述的兼具流体分布作用的固定床支撑结构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是,先将外分布筒定位环2与下封头3焊接,机加工下封头端面13、外分布筒定位环2,保证下封头端面13和外分布筒定位环2的同轴度;再依次组装焊接固定床支承筒4、内封头6、内分布筒定位环9,以下封头端面13为基准,机加工内封头端面14、内分布筒定位环9,保证下封头端面13与内封头端面14、内分布筒定位环9三者的同轴度;然后外分布筒7与内封头端面14组装焊接,内分布筒10与内分布筒定位环9组装焊接。本专利技术结构可适用的第二脱氢反应器为乙苯脱氢轴径向固定床反应器。使用时,工艺反应气11从反应器中央经内分布筒10流入催化剂床8,在催化剂床中进行化学反应,而后经外分布筒7、固定床支承筒4流出反应器。要求工艺反应气分布非常均匀、催化剂床的厚度偏差非常小,因此对内分布筒10与外分布筒7及反应器筒体5之间的同轴度要求很闻。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①固定床支承筒4上开有排孔12,兼具流体再分布作用和固定床支撑作用;②能保证内、外分布筒之间、外分布筒与反应器筒体之间的同轴度,满足工艺流体分布均匀的要求;③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且经济合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流体分布作用的固定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封头(3)、反应器筒体(5)、固定床支承筒(4)、内封头(6)、外分布筒(7)和内分布筒(10);其中:所述的下封头(3)上端与反应器筒体(5)下端连接;所述的固定床支承筒(4)设置在下封头(3)和反应器筒体(5)内,其下端通过外分布筒定位环(2)与下封头(3)连接,该固定床支承筒(4)上端与内封头(6)连接,该固定床支承筒(4)上开有排孔(12);所述的内封头(6)上端与外分布筒(7)下端连接;所述的内分布筒(10)下端通过内分布筒定位环(9)与内封头(6)连接;所述的内分布筒(10)与外分布筒(7)之间具有催化剂床(8);所述的内分布筒(10)、外分布筒(7)及反应器筒体(5)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流体分布作用的固定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封头(3)、反应器筒体(5)、固定床支承筒(4)、内封头(6)、外分布筒(7)和内分布筒(10);其中:所述的下封头(3)上端与反应器筒体(5)下端连接;所述的固定床支承筒(4)设置在下封头(3)和反应器筒体(5 )内,其下端通过外分布筒定位环(2 )与下封头(3 )连接,该固定床支承筒(4 )上端与内封头(6)连接,该固定床支承筒(4)上开有排孔(12);所述的内封头(6)上端与外分布筒(7)下端连接;所述的内分布筒(10)下端通过内分布筒定位环(9)与内封头(6)连接;所述的内分布筒(10)与外分布筒(7)之间具有催化剂床(8);所述的内分布筒(10)、夕卜分布筒(7)及反应器筒体(5)同轴设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速肖芬钱小燕李艳明周惠萍陈超汪扬冯成红黄晓霞包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