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1581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9 08:19
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它涉及一种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没有专项的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装置,更无法信息反馈监控运动参数的问题。平衡座的弧面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底盘固定在平衡座的上端面上,踏板与底盘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固定轴连接,固定轴的上端与踏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轴的下端与底盘之间固定连接,轴套套装在踏板下端的固定轴上,旋转阻力器安装在固定轴与轴套之间,转动架的下端与轴套的外端面固定连接,转动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转动把手;两个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一距离信号输入端和第二距离信号输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转体力量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它涉及一种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没有专项的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装置,更无法信息反馈监控运动参数的问题。平衡座的弧面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底盘固定在平衡座的上端面上,踏板与底盘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固定轴连接,固定轴的上端与踏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轴的下端与底盘之间固定连接,轴套套装在踏板下端的固定轴上,旋转阻力器安装在固定轴与轴套之间,转动架的下端与轴套的外端面固定连接,转动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转动把手;两个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一距离信号输入端和第二距离信号输入端。本专利技术用于转体力量训练。【专利说明】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及一种人体体能力量训练及监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作用在于稳定运动员的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稳定重心,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提高运动时由核心肌群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核心力量强调动作的发力应依靠身体的中心,肢体末端的用力以躯干和腰的发力为起点,能够延长力臂,增大力矩,获得更大的力量,运动员在运动时,腰至髋部的位置是整个身体的中心地带,对全身的运动起着纽带的作用。核心力量越发达的运动员,其在做动作时就会越协调,运动效果就越好,核心力量练习强调的是在不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抗阻练习,可以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加运动,提高运动员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是指:当运动员做转体动作时是在下身固定的情况下,即腰、腹、髋部肌肉群在下端固定,完成转体动作。现代高水平科学化训练讲究融入接近专项动作的力量练习手段,即经过优化设计的专项力量训练装置并结合最新训练热点-核心力量训练,利用运动员运动信息对运动员动作技术过程进行监控,目前,没有专门的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目前没有专门的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装置,更无法信息反馈运动参数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包括底座、底盘、平衡座、转动架、固定轴、轴套、旋转阻力器、踏板、信息反馈组件和两个压力传感器,底座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平衡座的底面是半径为R的弧面,平衡座的弧面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底盘固定在平衡座的上端面上,踏板设置在底盘的正上方,踏板与底盘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固定轴连接,且固定轴的上端与踏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轴的下端与底盘之间固定连接,轴套套装在踏板下端的固定轴上,旋转阻力器安装在固定轴与轴套之间,转动架的下端与轴套的外端面固定连接,转动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转动把手,每个转动把手上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信息反馈组件包括扭力反馈单元、两个测距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显示器,两个测距传感器分别位于平衡底座的弧面的两侧;两个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一距离信号输入端和第二距离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显示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踏板的底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控制电路设置在踏板的第二凹槽内;所述控制电路内嵌入有软件实现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如下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每间隔采样时间均同时采集第一距离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距离信号和第二距离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二距离信号;比较单元,用接收到的第一距离信号减去第二距离信号,获得信号差;显示单元,用于将信号差转换成数字信息或图形信息发送给显示器;所述扭力反馈单元包括扭力传感器、扭力放大器和电压驱动显示器,扭力传感器、扭力放大器和电压驱动显示器依次串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能够使运动员为克服不稳定状态并保持正确的用力姿势,需要通过腰、骨盆、髋关节以及下肢配合,调动募集激活更多的核心部位的肌肉纤维参与与稳定身体平衡及动作的发力;本专利技术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实时显示运动员训练时身体的平衡状态,量化并监控运动参数,对整个动作过程实时信息反馈监控;进而让运动员获知其训练的状态,进而实时调整其姿态,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效果;2.本专利技术量化信息通过串行通信端口或无线通信电路发送给远距离的计算机等信息读取设别,进而可以用于分析运动员的训练状态,进而为教练提供指导依据;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4.本专利技术的旋转阻力器能够随时测量运动员站在踏板上进行转体时,固定轴与轴套之间的阻力,旋转阻力器可以调整转体力量的大小,扭力反馈单元能够测量运动员转体时力的速度曲线,对整个运动技术过程实时有效监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底盘和平衡座的仰视图,图4是信息反馈监控组件中扭力反馈单元的电气部分原理图;图5是信息反馈监控组件除扭力反馈单元以外的电气部分原理图;图6是信息反馈监控组件中带有控制电路具体结构的电气部分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包括底座8、底盘1、平衡座2、转动架5、固定轴15、轴套16、旋转阻力器17、踏板18、信息反馈监控组件和两个压力传感器20,底座8上设有第一凹槽8-1,所述平衡座2的底面是半径为R的弧面,平衡座2的弧面与底座8之间转动连接,底盘I固定在平衡座2的上端面上,踏板18设置在底盘I的正上方,踏板18与底盘I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固定轴15连接,且固定轴15的上端与踏板1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轴15的下端与底盘I之间固定连接,轴套16套装在踏板18下端的固定轴15上,旋转阻力器17安装在固定轴15与轴套16之间,转动架5的下端与轴套16的外端面固定连接,转动架5的上端设置有两个转动把手5-1,每个转动把手5-1上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20 ;所述信息反馈监控组件包括扭力反馈单元、两个测距传感器3、控制电路4和显示器6,两个测距传感器3分别位于平衡底座2的弧面的两侧;两个测距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电路4的第一距离信号输入端和第二距离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4的显示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器6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踏板18的底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控制电路4设置在踏板18的第二凹槽内;所述控制电路4内嵌入有软件实现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如下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每间隔采样时间均同时采集第一距离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距离信号和第二距离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二距离信号;比较单元,用接收到的第一距离信号减去第二距离信号,获得信号差;显示单元,用于将信号差转换成数字信息或图形信息发送给显示器;所述扭力反馈单元包括扭力传感器20、扭力放大器21和电压驱动显示器22,扭力传感器20、扭力放大器21和电压驱动显不器22依次串联。本实施方式中,测距传感器输出的为数字信号。所述采样时间为0.5秒至3秒之间的任意时间参数。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有信息反馈监控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将平衡底座2置于平整的区域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固定转体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8)、底盘(1)、平衡座(2)、转动架(5)、固定轴(15)、轴套(16)、旋转阻力器(17)、踏板(18)、信息反馈监控组件和两个压力传感器(20),底座(8)上设有第一凹槽(8?1),所述平衡座(2)的底面是半径为R的弧面,平衡座(2)的弧面与底座(8)之间转动连接,底盘(1)固定在平衡座(2)的上端面上,踏板(18)设置在底盘(1)的正上方,踏板(18)与底盘(1)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固定轴(15)连接,且固定轴(15)的上端与踏板(1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轴(15)的下端与底盘(1)之间固定连接,轴套(16)套装在踏板(18)下端的固定轴(15)上,旋转阻力器(17)安装在固定轴(15)与轴套(16)之间,转动架(5)的下端与轴套(16)的外端面固定连接,转动架(5)的上端设置有两个转动把手(5?1),每个转动把手(5?1)上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20);所述信息反馈监控组件包括扭力反馈单元、两个测距传感器(3)、控制电路(4)和显示器(6),两个测距传感器(3)分别位于平衡底座(2)的弧面的两侧;两个测距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电路(4)的第一距离信号输入端和第二距离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4)的显示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器(6)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踏板(18)的底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控制电路(4)设置在踏板(18)的第二凹槽内;所述控制电路(4)内嵌入有软件实现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如下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每间隔采样时间均同时采集第一距离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距离信号和第二距离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二距离信号;比较单元,用接收到的第一距离信号减去第二距离信号,获得信号差;显示单元,用于将信号差转换成数字信息或图形信息发送给显示器;所述扭力反馈单元包括扭力传感器(20)、扭力放大器(21)和电压驱动显示器(22),扭力传感器(20)、扭力放大器(21)和电压驱动显示器(22)依次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强仇慧张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