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鼎立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方剂的煎服方法及其新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981489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8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方剂,包含鳖甲9-11g、银柴胡9-11g、地骨皮9-11g、胡黄连2-3g、知母9-10g、秦艽10-11g、甘草3-4g、青蒿9-10g、玄参9-11g、生地10-11g,按比例取各组方药材。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是:各组分都是传统易得的中草药,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无毒无副作用,属于非抗菌类药物,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抗药性;煎服方式简单,无须手术,服药周期短,药效良好,治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已知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狐臭即臭汗症,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往往与多汗症伴发,常见于足跖和趾间部位,因细菌分解汗液产生臭味。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故大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在青春期出现,到老年可减轻或消失。由于细菌与大汗腺的分泌物发生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特殊臭味的形成。大汗腺导致的臭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大多有家族史。目前治疗狐臭的方法有外搽法、激光电灼法、搔刮抽脂手术、微创大汗腺切除术,外搽法只适合轻微患者,手术的方法则费用过高且有复发的概率。以清骨散命名的方剂有三个,分别载于《证治准绳》、《杂病源流犀烛》、《兰室秘藏》等书。三方虽然名同,但药物组成及证治迥异。本方所记载的是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由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组成,其功效为清阴分伏热,退虚劳骨蒸。本方对于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表现为阴虚发热而以骨蒸潮热为特点者较为适用。也有人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风湿热等病,辨证属于阴虚火旺证者,具有一定疗效。《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7月第25卷第7期《清骨散皮肤科新用》报道了本方清骨散在治疗荨麻疹和瘙痒症的显著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清骨散在狐臭临床治疗的新用途及其煎服方法。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组合物,包含鳖甲9-11g、银柴胡9-11g、地骨皮9-11g、胡黄连2-3g、知母9-10g、秦艽10-11g、甘草3-4g、青蒿9-10g、玄参9-11g、生地10-11g,按比例取各组方药材。所述组合物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在治疗狐臭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煎药服药方法如下:先煎药:鳖甲10g,捣碎次放药:银柴胡10g、地骨皮10g、胡黄连3g、知母10g、秦艽10g、玄参10g、生地10g、甘草3g后下药:青蒿10g1)将先煎药倒进砂罐,用冷水浸泡30分钟,武火烧开后改成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盖上书纸片,煎30分钟;2)将次放药连同浸泡水倒进砂罐,用武火烧开后改成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盖上书纸片,煎30分钟;3)用筷子扒个小坑,将后下药连同浸泡水倒进砂罐,用武火烧开后改成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盖上书纸片,煎4-6分钟;4)将汤药150ml,折合成三两,倾到碗里,饭后1-2小时温服;5)一日一剂,一剂煎二次,连续服用四日四剂;6)二煎时不再浸泡,直接加入高出药材平面至少2cm的冷水,用武火烧开后改成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盖上书纸片,煎40分钟,服用方法同一煎。专利技术者本人,48岁,狐臭患者,于1999年自己摸索用青木香浸醋,效果不明显,于是尝试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板蓝根、复方穿心莲,使用两月皆没有效果。于是继续尝试,使用前列腺的腋痈的药,但仍然没有作用,期间不断试药,实验了四年都没有结果。一日记起,有过骨蒸现象,内科内伤发热中有此症状,于是采用清骨散方剂配药。一天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药三日之后,狐臭消失了。为防止复发,再服了十日,从此狐臭消失。男,35岁,多年狐臭,被人称狐臭大王。经人介绍到专利技术人处讨教药方,专利技术人按上述药方开药。服药七日,狐臭有所减轻,但是并未根除。到他家中查看,发现银柴胡似乎被洗或被煎了,回答说,忘记加入了。于是加入银柴胡,用药三日后,狐臭消失了,再连续用药了七日,狐臭根除。女,30岁,同样多年狐臭。到专利技术人处问诊,专利技术人按上述药方开药,连续服药十日,痊愈,至今未复发。从发现此药方功效,按此方用药,已经治愈二十余名男女。十余年来,没有患者反映症状有复发。本组方药材功效解析如下:鳖甲,咸、寒。滋肾潜阳,软坚散结。主治骨蒸劳热、疟母、胁下坚硬、腰痛,经闭症瘕等症。银柴胡,别名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等,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的根。主产于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原植物生长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缝中,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忌水浸,以沙质土壤最易生长。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退虚热、清干热。临床用名银柴胡。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l的根皮,性寒,味甘。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胡黄连,英文名:FigwortflowerPicrorhizaRhizome,科属分类:玄参科科属分类:玄参科性玄生科植物。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知母,中药名,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秦艽,别名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龙胆科,拉丁文名:G.macrophylla,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圆柱形根;基生叶较大,茎生叶3-4对,披针形叶片,基部连合;夏秋开筒状深蓝紫色花,花丛生于上部叶腋成轮状,裂片先端尖;长椭圆形蒴果。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玄参(学名:Scrophularianingpoensis)为玄参科玄参属下的一个种。中药名,主治:温热病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生地也叫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入药。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生地黄: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活血;熟地黄:滋阴补肾、调经补血、血虚头痛、肝痛。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青蒿:苦,辛,寒。归肝、胆经、三焦、肾经。该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阴虚发热要药,此外兼有解暑,截虐之功。本实用专利技术优点是:各组分都是传统易得的中草药,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无毒无副作用,属于非抗菌类药物,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抗药性;煎服方式简单,无须手术,服药周期短,药效良好,治愈率极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鳖甲9-11g、银柴胡9-11g、地骨皮9-11g、胡黄连2-3g、知母9-10g、秦艽10-11g、甘草3-4g、青蒿9-10g、玄参9-11g、生地10-11g组成的中药在治疗狐臭当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煎药服药方法如下:先煎药:鳖甲10g,捣碎次放药:银柴胡10g、地骨皮10g、胡黄连3g、知母10g、秦艽10g、玄参10g、生地10g、甘草3g后下药:青蒿10g1)将先煎药倒进砂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方剂,包含鳖甲9?11g、银柴胡9?11g、地骨皮9?11g、胡黄连2?3g、知母9?10g、秦艽10?11g、甘草3?4g、青蒿9?10g、玄参9?11g、生地10?11g,按比例取各组方药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为鳖甲10g、银柴胡10g、地骨皮10g、胡黄连3g、知母10g、秦艽10g、甘草3g、青蒿10g、玄参10g、生地10g,按比例取各组方药材;该药方的煎服方法为:先煎药:鳖甲10g,捣碎次放药:银柴胡10g、地骨皮10g、胡黄连3g、知母10g、秦艽10g、玄参10g、生地10g、甘草3g后下药:青蒿10g1)将先煎药倒进砂罐,用冷水浸泡30分钟,武火烧开后改成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盖上书纸片,煎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鼎立
申请(专利权)人:李鼎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