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鹧鸪菜人工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0978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5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鹧鸪菜人工培养方法。其步骤为:选择生长旺盛的鹧鸪菜,将藻体表面的附着物和杂藻清除;在含青霉素钠20-60TU/L的溶液中灭菌20-40分钟;将鹧鸪菜切割成1-3毫米大小的组织块,移放到200—300目的筛绢上,加入培养液,在温度为20-25℃,光照强度1500-2000Lux,光照周期12:12小时,每天至少露干3-5小时,每4-5天换一次培养液,在更换培养液的同时用无菌的蒸馏水洗涤藻体,培养15-20天后可见种苗。鹧鸪菜的人工育苗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生长周期,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苗种,增加养殖频率继而增加鹧鸪菜的产量。满足生产的需求进而满足患者的需要,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鹧鸪菜组织培养人工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鹤聘菜leprieurii (Montagne) J.1 属于仙菜目红叶藻科是暖温性海藻,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以及广东沿海。由于鹤?鸟菜含有海人草酸(degenic acid)及海人草素(degene aside),具有驱虫作用,被中医用来治疗寄生于人体大肠内的蛔虫,我国中成药复方鹧鸪菜散就是以鹧鸪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它还经常被添加到一些治疗由虫积或虫咬引起的疾病的中药配方中。如治疗虫积型急性胰腺炎,治疗虫积型失眠症和治疗虫咬型臁疮等。此外,还有学者对其降压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鹧鸪菜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随着对鹧鸪菜的深入研究,它将会成为应用广泛的海洋植物药用资源。但是由于环境变化及人为破坏等原因,鹧鸪菜资源量却逐步减少,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虽然我国学者曾进行人工栽培研究,但因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种苗发育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未能得以推广,目前药农仍靠自然生长采收鹧鸪菜。目前鹧鸪菜的养殖未有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还是沿用自然采苗的传统模式,每年七、八月份在鹧鸪菜即将衰老的季节将采苗绳或其它附着物置于采苗区让藻体放散出来的四分孢子或者果孢子附着,到第二年一月份再将附着有孢子的绳索移植到养殖区域,随着气候慢慢变暖,附着着的孢子就会开始发育,四、五月份为鹧鸪菜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就可以收割鹧鸪菜。自然生长的养殖 模式存在生产周期固定且长、成本高、种苗发育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采苗时间固定,一旦错过采苗时间就很难采到苗种。因为孢子在放散后会迅速找到合适的附着物附着,如果找不到附着物的就会迅速死亡。由于是自然生长模式,其生长遵循自身发育规律,一年只能在固定月份收获藻体,因此为了获得足够的藻体只能扩大养殖场地。养殖场地的扩大必然增加成本。传统方式采集的孢子其发育能力不可控,导致发育后的种苗可能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再则附着物上的孢子密度也不能精确的控制,这样就出现了孢子附着多的地方就生长茂盛,孢子附着少的地方就生长稀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植物细胞所具有的“全能性”,提供一种鹧鸪菜种苗人工培养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种苗健壮整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鹧鸪菜种苗人工培养按以下方法步骤进行:第一步:鹧鸪菜藻体组织块准备a.选料:选择生长旺盛期即采收的鹧鸪菜,将鹧鸪菜藻体表面的附着物和杂藻清除;b.灭菌:将鹧鸪菜藻体浸泡在含青霉素钠20-60TU/L的溶液中灭菌20-40分钟;c.切块:将经灭菌的鹧鸪菜藻体切割成1-3毫米大小的组织块,然后用无菌水漂洗;d.附着:将切好的鹧鸪菜组织块移放到经灭菌好的200—300目的筛絹上,筛絹作为组织块的附着基;第二步:鹧鸪菜组织块培养e.苗种附着:将铺满鹧鸪菜组织块的筛絹在常温下用培养液保持湿润3-4小时,培养液的添加量以培养液浸过筛絹为准,保证鹧鸪菜组织块不跑位,使鹧鸪菜组织块附着于筛絹上;f.种苗培育:鹧鸪菜组织块附着牢固后移入培养箱,同时适当加大培养液用量,以淹没组织块为限,培养温度为20-25°C,光照强度1500-2000Lux,光照周期12:12小时,每天至少露干3-5小时,每4-5天换一次培养液,在更换培养液的同时用无菌的蒸馏水洗涤,以去除累积在藻体表面上的盐分;g.出苗:鹧鸪菜组织块经培育15-20天后可见种苗,出苗的筛絹直接放置到养殖的海区即可生长成鹧鸪菜;培养液的配制:上述培养液用消毒海水和蒸馏水按比例调配,比重控制在1.005-1.010之间,调配好的海水加入以下组分,其含量为质量比:组份含量NaN035-lOppmΚΗ2Ρ040.5-1.0ppm6-节氛基嘿呤0.05-0.lppm二氯苯氧乙酸0.05-0.lppm蔡乙酸0.05-0.lpp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鹧鸪菜的人工育苗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生长周期,组织块在15-20天左右就可以出苗,这样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苗种,增加养殖频率继而增加鹧鸪菜的产量。这样在不变或减少养殖用地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生物量,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人工育苗避开了自然采苗的不可控性,可以做到操作最优化。组织块供体最优化、组织块布局密度最适化、育苗条件最优化……这样育出的种苗健壮整齐。整齐健壮的苗种保证了鹧鸪菜的质量,也为以其为原料的产品的质量保证奠定了基础。产量的提高可以满足生产的需求进而满足患者的需要,也为新研究、新开发做了铺垫,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本专利技术鹧鸪菜苗的组织培养主要步骤分二步:鹧鸪菜组织块准备,鹧鸪菜组织块培养。第一步原料选择:鹧鸪菜组织块的选择和切割是决定鹧鸪菜苗种发育的首要条件,只有健康优良的鹧鸪菜组织块才能培育出健壮的鹧鸪菜苗种。在鹧鸪菜生长旺盛期采收鹧鸪菜,将鹧鸪菜藻体表面的附着物和杂藻清除。清洗附着物和杂藻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对鹧鸪菜藻体的损伤,保持鹧鸪菜藻体的完整,便于后续步骤的进行。将洗干净的的鹧鸪菜藻体进行灭菌处理,将鹧鸪菜藻体浸泡在含青霉素钠20-60TU/L的溶液中灭菌20-40分钟。处理完的鹧鸪菜藻体在解剖镜下进行挑选,选择比较嫩的完整藻体进行组织块切割,切成1-3毫米大小的组织块,用无菌消毒水漂洗。随后将鹧鸪菜组织块移放到灭菌好的200—300目的筛絹上,筛絹作为组织块的附着基。第二步组织块培养:将铺满鹧鸪菜组织块的筛絹保持湿润3-4小时,以便于鹧鸪菜组织块附着。鹧鸪菜组织块附着期间培养液添加量不宜加太多,以确保筛絹浸过培养液,但鹧鸪菜组织块不跑位为限,目的是让鹧鸪菜组织块更好地附着于筛絹上。鹧鸪菜组织块附着牢固后转入培养箱进行培养,这时可适当加大培养液用量,以淹没组织块为限。培养温度为20-25°C,光照强度1500-2000LUX,光照周期12:12小时,即每天光照及黑暗时间各12小时,每天至少露干3-5小时,每4-5天换一次培养液,在更换培养液的同时用无菌的蒸馏水洗涤,以去除累积在藻体表面上的盐分。15-20天后可见种苗,出苗的筛絹直接放置到养殖的海区即可生长成健康健壮的鹧鸪菜。培养液的配制,培养液是决定苗种好坏的关键。培养液用消毒海水和蒸馏水按比例调配,比重控制在1.005-1.010之间,调配好的海水加入NaN03使其在培养液中的浓度为5-10ppm(质量比、下同)、加入ΚΗ2Ρ04使其在培养液中的浓度为0.5-1.0ppm、加入6-苄氨基嘌呤使其在培养液中的浓度为0.05-0.lppm、加入二氯苯氧乙酸使其在培养液中的浓度为0.05-0.lppm、加入萘乙酸使其在培养液中的浓度为0.05-0.lppm,配成最终的培养液。由于NaN03、ΚΗ2Ρ04、6_苄氨基嘌呤(6_BA)、二氯苯氧乙酸(2,4_D)、萘乙酸用量较少,可以分别配置成浓缩液,置于冰箱中冷藏,用时取相应的量添加到培养液中即可。如果在配制过程发现浓缩液有沉淀、悬浮物或被微生物污染,应立即淘汰该浓缩液,重新进行配制。本专利技术中, 藻体消毒可采用其他广谱抗生素替代青霉素钠同样能达到本专利技术的藻体消毒目的。实施例实施例1:将洗干净的鹧鸪菜在含青霉素钠25TU/L的溶液中灭菌25分钟,在解剖镜下切割成1.2毫米的鹧鸪菜组织块,用无菌水漂洗后移至筛絹上用培养液保持湿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鹧鸪菜人工育苗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鹧鸪菜藻体组织块准备a.选料:选择生长旺盛期即采收的鹧鸪菜,将鹧鸪菜藻体表面的附着物和杂藻清除;b.灭菌:将鹧鸪菜藻体浸泡在含青霉素钠20?60TU/L的溶液中灭菌20?40分钟;c.切块:将经灭菌的鹧鸪菜藻体切割成1?3毫米大小的组织块,然后用无菌消毒水漂洗;d.附着:将切好的鹧鸪菜组织块移放到经灭菌好的200—300目的筛绢上,筛绢作为组织块的附着基;第二步:鹧鸪菜组织块培养e.?苗种附着:将铺满鹧鸪菜组织块的筛绢在常温下保持湿润3?4小时,培养液的添加量以浸过筛绢为准,保证鹧鸪菜组织块不跑位,使鹧鸪菜组织块附着于筛绢上;f.?种苗培育:鹧鸪菜组织块附着牢固后转入培养箱,同时适当加大培养液用量,以淹没组织块为限,培养温度为20?25℃,光照强度1500?2000Lux,光照周期12:12小时,每天至少露干3?5小时,每4?5天换一次培养液,在更换培养液的同时用无菌的蒸馏水洗涤,以去除累积在藻体表面上的盐分;g.?出苗:鹧鸪菜组织块经培育15?20天后可见种苗,出苗的筛绢直接放置到养殖的海区即可生长成鹧鸪菜;培养液的配制:上述培养液用消毒海水和蒸馏水按比例调配,比重控制在1.005?1.010之间,调配好的海水加入以下组分,其含量为质量比:????组份????????????????????含量NaNO3??????????????????5?10ppmKH2P04????????????????0.5?1.0ppm6?苄氨基嘌呤?????????0.05?0.1ppm二氯苯氧乙酸?????????0.05?0.1ppm萘乙酸???????????????0.05?0.1pp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鹧鸪菜人工育苗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鹧鸪菜藻体组织块准备a.选料:选择生长旺盛期即采收的鹧鸪菜,将鹧鸪菜藻体表面的附着物和杂藻清除;b.灭菌:将鹧鸪菜藻体浸泡在含青霉素钠20-60TU/L的溶液中灭菌20-40分钟;c.切块:将经灭菌的鹧鸪菜藻体切割成1-3毫米大小的组织块,然后用无菌消毒水漂洗;d.附着:将切好的鹧鸪菜组织块移放到经灭菌好的200—300目的筛絹上,筛絹作为组织块的附着基;第二步:鹧鸪菜组织块培养e.苗种附着:将铺满鹧鸪菜组织块的筛絹在常温下保持湿润3-4小时,培养液的添加量以浸过筛絹为准,保证鹧鸪菜组织块不跑位,使鹧鸪菜组织块附着于筛絹上;f.种苗培育:鹧鸪菜组织块附着牢固后转入培养箱,同时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雄李伟滨林传旭马庆涛陈楷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