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及其边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853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4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其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框,以及捆扎固定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组装框,其中第一边框上包括卡接组装框的边框槽,第二边框上背离第二组件密封槽的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孔,组装框包括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同时卡接在第一边框的边框槽和定位孔中。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在组装光伏组件过程中,可直接通过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之间的扎带式连接,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组装成矩形光伏组件边框,而无需铆接工艺冲压边框形成卡接凹点与角键铆接,从而避免了铆接冲压引起的边框角部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边框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组装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边框。
技术介绍
单片太阳电池片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时必须将若干单片太阳能电池片串、并联连接并用封装胶、钢化玻璃以及背板等材料严密封装成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封装形成光伏组件的具体过程为:按钢化玻璃、封装胶(通常为EVA材料)、太阳能电池片、封装胶、背板的顺序层叠好;移动上述层叠好的各结构进入层压机,利用层压机内部的高温,将EVA融化以后再冷却,使这几种封装材料粘接到一起,形成太阳能电池层压件。由于光伏组件长期工作在户外,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而封装形成光伏组件所使用的材料均为软质或者易碎材料,所以还需要在层压件的边缘安装边框来保护层压件,避免水汽侵入层压件的背部以及增加组件的机械强度,并且边框上设有安装孔,可以方便安装于户外支架上。现有技术中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通常为矩形的铝合金边框,包括四条边框和分别连接相邻边框且位于矩形边框顶角处的角键。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边框局部示意图,包括相邻的边框I和边框2,连接边框I和边框2的角键3。其中,边框I和边框2结构相同,均包括用于插入角键3的卡接槽4,封装太阳能电池层压件的密封槽6以及用于卡接所述角键3的卡接点5。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光伏组件边框组装完成后产品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其边框,以提高光伏组件边框组装后产品的合格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每个所述第一边框包括封装太阳能电池层压件的第一组件密封槽,以及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组件密封槽开口方向相背离的边框槽;与所述第一边框垂直,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框,每个所述第二边框包括封装太阳能电池层压件的第二组件密封槽,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二边框上背离所述第二组件密封槽开口方向表面的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包含贯穿所述突出结构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环绕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且连接后呈矩形的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所述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分别卡在两个所述第一边框的边框槽内,且所述第一组装框贯穿所述第二边框上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第二组装框贯穿所述第二边框上其余的定位孔,所述第一组装框和所述第二组装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扎带式;其中,所述定位孔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组装框及所述第二组装框相契合。优选地,所述边框槽与所述第一组装框和所述第二组装框相契合。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边框上的定位孔的个数为四个。优选地,所述四个定位孔沿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定位孔的形状为六边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密封所述层压件的光伏组件边框,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为上面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框,以及捆扎固定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组装框,其中所述第一边框上包括卡接组装框的边框槽,所述第二边框上背离第二组件密封槽的表面上设置有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上包括贯穿所述突出结构的定位孔,所述组装框包括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所述第一组装框和所述第二组装框同时卡接在第一边框的边框槽和定位孔中,从而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捆扎在一起,形成矩形光伏组件边框。从上述光伏组件边框各组成结构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在组装过程中,可直接通过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之间的扎带式连接,将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组装成矩形光伏组件边框,而无需现有技术中的铆接工艺过程,在边框上形成卡接凹点再与角键之间进行铆接,从而避免了铆接冲压引起的边框角部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封装所述层压件的上述光伏组件边框,同样能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同时,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边框结构简单,只需要用力将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推挤固定即可,节省了铆接工艺步骤,从而节省了平行度、直线度等机械对位精度较高的铆接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边框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边框整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框剖面结构图;图4为图3中所示边框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边框剖面结构图;图6为图5所示边框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装框的主视图;图8为组装框卡接位置端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组装框卡接位置端部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边框在组装完成后,存在产品的合格率较低的问题。专利技术人发现,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现有技术中边框封装层压件的具体过程为:在层压件的边缘涂抹密封胶;将角键的两肢边插入到边框中,将边框和角键组装在一起,并使边框的密封槽卡住层压件的边缘,使密封胶充分填充所述边框的密封槽;对所述边框进行定位,利用铆接设备在所述边框与角键的肢边重合的位置冲出四个凹点,从而使得角键上的锯齿与所述凹点相互卡接,进而将角键与边框铆接到一起,形成光伏组件。由于铆接过程中过多的冲压对边框的角部位置产生压力,导致边框的角部容易出现角缝或角错位等问题,进而导致光伏组件边框产品的合格率较低。基于此,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每个所述第一边框包括封装太阳能电池层压件的第一组件密封槽,以及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组件密封槽开口方向相背离的边框槽;与所述第一边框垂直,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框,每个所述第二边框包括封装太阳能电池层压件的第二组件密封槽,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二边框上背离所述第二组件密封槽开口方向表面的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包含贯穿所述突出结构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环绕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且连接后呈矩形的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所述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分别卡在两个所述第一边框的边框槽内,且所述第一组装框贯穿所述第二边框上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第二组装框贯穿所述第二边框上其余的定位孔,所述第一组装框和所述第二组装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扎带式;其中,所述定位孔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组装框及所述第二组装框相契合。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框,以及捆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外围的组装框,由于该光伏组件边框的组装过程中,只需将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分别插入到第二边框的定位孔中,用力推挤至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每个所述第一边框包括封装太阳能电池层压件的第一组件密封槽,以及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组件密封槽开口方向相背离的边框槽;与所述第一边框垂直,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框,每个所述第二边框包括封装太阳能电池层压件的第二组件密封槽,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二边框上背离所述第二组件密封槽开口方向表面的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包含贯穿所述突出结构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环绕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且连接后呈矩形的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所述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分别卡在两个所述第一边框的边框槽内,且所述第一组装框贯穿所述第二边框上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第二组装框贯穿所述第二边框上其余的定位孔,所述第一组装框和所述第二组装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扎带式;其中,所述定位孔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组装框及所述第二组装框相契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每个所述第一边框包括封装太阳能电池层压件的第一组件密封槽,以及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组件密封槽开口方向相背离的边框槽; 与所述第一边框垂直,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框,每个所述第二边框包括封装太阳能电池层压件的第二组件密封槽,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二边框上背离所述第二组件密封槽开口方向表面的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包含贯穿所述突出结构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第二边框的延伸方向相同; 环绕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且连接后呈矩形的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所述第一组装框和第二组装框分别卡在两个所述第一边框的边框槽内,且所述第一组装框贯穿所述第二边框上至少一个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丹丹姜磊韩帅于波张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