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采集终端与试验箱数据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0740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22:09
一种信号采集终端,包括处理器、信号采集接口、RS-485通讯接口和RS-232通讯接口;信号采集接口连接到处理器的I/O端口上;RS-485通讯接口连接到处理器的第二UART上;RS-232通讯接口连接到处理器的第三UART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试验箱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使用若干个信号采集终端,每个信号采集终端与1个试验箱对应连接,信号采集终端的信号采集接口和RS-232通讯接口连接到试验箱上,RS-485通讯接口连接到RS-485网络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把不同厂家的试验箱进行设备联网、集中显示和控制,结合大屏幕显示,对试验箱关键运行指标进行预警和报警,将大大降低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采集终端与试验箱数据采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控设备的采集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RS-485网络通讯的信号采集终端;本技术还涉及使用前述信号采集终端的试验箱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在机电设备的环境与可靠性检测、电子元器件的老化测试、电磁兼容测试中,被测设备根据试验大纲要求需要在试验箱中运行不同周期。在测试期间,每个试验箱的运行状态都需要定时人工巡检及记录,还要对突然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干预处理。这种工作模式需要专人专箱一对一负责,可以满足试验任务少、试验箱数量少的情况。但面对不断增加的试验箱数量和试验任务及在夜晚值班情况下,上述工作模式让人手相形见绌。试验箱设备临界工作状态的监控,对试验箱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关键的影响,对这些设备开关量信号的采集、预警及干预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信号采集终端,把不同品牌、不同型号试验箱设备的状态及运行信息在大屏上集中显示并提前做出故障预警,大大降低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使用前述信号采集终端的试验箱数据米集系统。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信号采集终端,其特点是:包括STM32F103处理器、信号采集接口、RS-485通讯接口和RS-232通讯接口 ;信号采集接口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I/O端口上;RS-485通讯接口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第二 UART上;RS-232通讯接口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第三UART上;所述的信号采集接口由三个相同结构的采集模块组成,对外提供INPUTO、INPUTl、INPUT2的采集引脚,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分别为INPUT0_CPU、INPUT1_CPU、INPUT2_CPU引脚;INPUT0_CPU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PB12的I/O管脚;INPUT1_CPU连接到STM32F103 处理器 PB13 的 I/O 管脚;INPUT2_CPU 连接到 STM32F103 处理器 PB14 的 I/O 管脚;所述的采集模块由光电耦合器件Al、比较器IC1A、指示灯LEDl及电阻R1、R2、R3、R4、R5、R6组成;其中INPUTO连接到电阻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连接至光电耦合器件Al的I管脚;Al的2管脚连接到COM ;电阻R2连接至Al的I管脚和2管脚之间;A1的3管脚连接到信号地,Al的4管脚通过电阻R3上拉至5V,并连接到比较器IClA的“ + ”输入,IClA的输入连接在比较电平V+,V+设定3.3V ;IC1A的输出通过电阻R4上拉至3.3V,并连接电阻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连接至INPUT0_CPU ;INPUT0_CPU和带有限流电阻R6的LEDl连接,R6上拉至3.3V ;所述的RS-485通讯接口由光电耦合模块、RS-485收发器、RS-485总线抗干扰模块和电源DC-DC组成;RS-485收发器为芯片SP485 ;RS-485总线抗干扰模块由总线保护元件TVS、电阻R108、R109、R110、电容C103、C104、电感L1、L2组成;芯片SP485的8管脚连接至V_485,5管脚连接至GND_485,芯片SP485的6管脚连接至电感LI的一端,LI另一端连接至A_485,芯片SP485的7管脚连接至电感L2,L2另一端连接至B_485 ;电阻R109连接至芯片SP485的6管脚和I管脚之间;电阻R108连接至芯片SP485的7管脚和V_485之间;电阻RllO连接至芯片SP485的6管脚和GND_485之间;电容C104的一端连接至芯片SP485的7管脚,C104的另一端连接至GND_485 ;电容C103的一端连接至芯片SP485的6管脚,C103的另一端连接至GND_485 ;TVS的I管脚连接至A_485,2管脚连接至B_485,3管脚连接至GND_485 ;光电I禹合模块构成了隔离电路,由高速光电稱合器件AlOl、A102、普通光电f禹合器件 A103、电阻 R101、R102、R103、R104、R105、R106、R107、及电容 C101、C102 组成;高速光电耦合器件AlOl的6管脚通过电阻RlOl上拉至3.3V,同时和RX_CPU连接;A101的2管脚通过电阻R105连接至V_485电压;A101的3管脚连接至芯片SP485的I管脚;A101的VCC管脚连接至3.3V,A101的GND管脚连接至信号地;电容ClOl连接至3.3V和信号地中;A102的2管脚通过电阻R104连接至3.3V ;A102的3管脚连接至TX_CPU ;A102的6管脚通过电阻R107上拉至V_485,同时连接到SP485的4管脚;A102的VCC管脚连接至V_485,A102的GND管脚连接至GND_485 ;电容ClOl连接至V_485和GND_485中;A103的I管脚通过电阻R102连接至3.3V,A103的2管脚连接至TX_EN_CPU,电阻R103连接至A103的I管脚和2管脚之间;A103的4管脚连接至V_485,A103的3管脚通过电阻R106下拉至GND_485,同时连接至SP485的2管脚和3管脚之间;STM32F103处理器的UART串口的RX_CPU、TX_CPU通过光电隔离电路连接芯片SP485的R0、DI引脚,控制信号TX_EN_CPU经过光电隔离电路去控制芯片SP485的DE和/RE引脚。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试验箱数据采集系统,其特点是,该系统使用若干个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信号采集终端,每个信号采集终端与I个试验箱对应连接,信号采集终端的信号采集接口和RS-232通讯接口连接到试验箱上,RS-485通讯接口连接到RS-485网络中,不同试验箱采集到的信息通过RS-485网络发送到中央控制室进行集中处理。[0021 ] 试验箱上的信号经过INPUTO进入采集模块;C0M为试验箱上的公共地;当INPUTO为高电平时,指示灯LEDl点亮,此时光电耦合器件Al导通,比较器IClA的+端为低电平,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STM32F103处理器采集到的信号为低电平;当INPUTO为低电平时,指示灯LEDl熄灭,此时光电耦合器件Al不导通,比较器IClA的+端为高电平,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STM32F103处理器采集到的信号为高电平;由STM32F103处理器输出的TX_EN_CPU信号为“ I ”状态,则芯片SP485的DE和/RE引脚为“I”状态,发送器有效,接收器禁止,此时STM32F103处理器通过RS-485总线发送数据字节;TX_EN_CPU信号为“0”状态,则芯片SP485的DE和/RE引脚为“O”状态,发送器禁止,接收器有效,此时STM32F103处理器接收来自RS-485总线的数据字节;电阻R106和光电耦合器件A103同时构成上电抑制电路,保证STM32F103处理器上电期间,电阻R106所连接的DE和/RE引脚处于“O”状态,避免在一个RS-485网络中同时有多个收发器工作在“发送”状态,导致数据丢失、产生错误,使RS-485网络瘫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STM32F103处理器、信号采集接口、RS?485通讯接口和RS?232通讯接口;信号采集接口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I/O端口上;RS?485通讯接口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第二UART上;RS?232通讯接口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第三UART上;?所述的信号采集接口由三个相同结构的采集模块组成,对外提供INPUT0、INPUT1、INPUT2的采集引脚,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分别为INPUT0_CPU、INPUT1_CPU、INPUT2_CPU引脚;INPUT0_CPU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PB12的I/O管脚;?INPUT1_CPU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PB13的I/O管脚;?INPUT2_CPU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PB14的I/O管脚;所述的采集模块由光电耦合器件A1、比较器IC1A、指示灯LED1及电阻R1、R2、R3、R4、R5、R6组成;其中INPUT0连接到电阻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连接至光电耦合器件A1的1管脚;?A1的2管脚连接到COM;电阻R2连接至A1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A1的3管脚连接到信号地,A1的4管脚通过电阻R3上拉至5V,并连接到比较器IC1A的“+”输入,IC1A的“?”输入连接在比较电平V+,V+设定3.3V;IC1A的输出通过电阻R4上拉至3.3V,并连接电阻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连接至INPUT0_CPU;INPUT0_CPU和带有限流电阻R6的LED1连接,R6上拉至3.3V;所述的RS?485通讯接口由光电耦合模块、RS?485收发器、RS?485总线抗干扰模块和电源DC?DC组成;RS?485收发器为芯片SP485;RS?485总线抗干扰模块由总线保护元件TVS、电阻R108、R109、R110、电容C103、C104、电感L1、L2组成;芯片SP485的8管脚连接至V_485,5管脚连接至GND_485,芯片SP485的6管脚连接至电感L1的一端,L1另一端连接至A_485,芯片SP485的7管脚连接至电感L2,L2另一端连接至B_485;电阻R109连接至芯片SP485的6管脚和7管脚之间;电阻R108连接至芯片SP485的7管脚和V_485之间;电阻R110连接至芯片SP485的6管脚和GND_485之间;电容C104的一端连接至芯片SP485的7管脚,C104的另一端连接至GND_485;电容C103的一端连接至芯片SP485的6管脚,C103的另一端连接至GND_485;TVS的1管脚连接至A_485,2管脚连接至B_485,3管脚连接至GND_485;光电耦合模块构成了隔离电路,由高速光电耦合器件A101、A102、普通光电耦合器件A103、电阻R101、R102、R103、R104、R105、R106、R107、及电容C101、C102组成;高速光电耦合器件A101的6管脚通过电阻R101上拉至3.3V,同时和RX_CPU连接;A101的2管脚通过电阻R105连接至V_485电压;A101的3管脚连接至芯片SP485的1管脚;A101的VCC管脚连接至3.3V,A101的GND管脚连接至信号地;电容C101连接至3.3V和信号地中;?A102的2管脚通过电阻R104连接至3.3V;A102的3管脚连接至TX_CPU;A102的6管脚通过电阻R107上拉至V_485,同时连接到SP485的4管脚;A102的VCC管脚连接至V_485,A102的GND管脚连接至GND_485;电容C101连接至V_485和GND_485中;A103的1管脚通过电阻R102连接至3.3V,A103的2管脚连接至TX_EN_CPU,电阻R103连接至A103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A103的4管脚连接至V_485,A103的3管脚通过电阻R106下拉至GND_485,同时连接至SP485的2管脚和3管脚之间;STM32F103处理器的UART串口的RX_CPU、TX_CPU通过光电隔离电路连接芯片SP485的RO、DI引脚,控制信号TX_EN_CPU经过光电隔离电路去控制芯片SP485的DE和/RE引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STM32F103处理器、信号采集接口、RS-485通讯接口和RS-232通讯接口 ; 信号采集接口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I/O端口上; RS-485通讯接口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第二 UART上; RS-232通讯接口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第三UART上; 所述的信号采集接口由三个相同结构的采集模块组成,对外提供INPUTO、INPUTUINPUT2的采集引脚,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的分别为INPUTO_CPU、INPUT1_CPU、INPUT2_CPU引脚;INPUTO_CPU连接到STM32F103处理器PB12的I/O管脚;INPUT1_CPU连接到STM32F103 处理器 PB13 的 I/O 管脚;INPUT2_CPU 连接到 STM32F103 处理器 PB14 的 I/O 管脚; 所述的采集模块由光电耦合器件Al、比较器IC1A、指示灯LEDl及电阻Rl、R2、R3、R4、R5、R6组成;其中INPUTO连接到电阻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连接至光电耦合器件Al的I管脚;Al的2管脚连接到COM ;电阻R2连接至Al的I管脚和2管脚之间;A1的3管脚连接到信号地,Al的4管脚通过电阻R3上拉至5V,并连接到比较器IClA的“ + ”输入,IClA的输入连接在比较电平V+,V+设定3.3V ;IC1A的输出通过电阻R4上拉至3.3V,并连接电阻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连接至INPUT0_CPU ;INPUT0_CPU和带有限流电阻R6的LEDl连接,R6上拉至3.3V ; 所述的RS-485通讯接口由光电耦合模块、RS-485收发器、RS-485总线抗干扰模块和电源DC-DC组成;RS-485收发器为芯片SP485 ; RS-485总线抗干扰模块由总线保护元件TVS、电阻R108、R109、R110、电容C103、C104、电感L1、L2组成; 芯片SP485的8管脚连接至V_485,5管脚连接至GND_485,芯片SP485的6管脚连接至电感LI的一端,LI另一端连接至A_485,芯片SP485的7管脚连接至电感L2,L2另一端连接至B_485 ;电阻R109连接至芯片SP485的6管脚和7管脚之间;电阻R108连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传胡昌平朱建培刘烨杨光年张海瑞田亚丽陈端迎张桂平于帅匡海松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杰瑞深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