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98069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为提供具有简单构造并能够与较小直径贯通孔结合的卡夹,是一种与连通消声件(50)的表面(51)以及背面(52)的贯通孔(53)卡合的卡夹(1),其特征在于,具有筒部(2)、设在筒部的基端部的凸缘部(15)、设在凸缘部且朝向筒部的前端部侧相对于筒部的轴线倾斜延伸的具有挠性的连结片部(21)、以及设在连结片部的前端的由钩基部(31)以及钩前端部(32)构成的L字形钩部(22),在将筒部从表面侧向背面侧插入贯通孔时,钩前端部与筒部一起穿过贯通孔,连结片部受到贯通孔表面侧的孔边缘的按压而弯曲,钩部伴随连结片部的弯曲而旋转,以钩基部沿着筒部外表面的方式位移,钩前端部向贯通孔另一面侧的孔边缘的外方旋转并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卡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形成在薄板部件上的贯通孔卡合的卡夹,详细涉及用于将消声件等薄板部件安装到车身面板的卡夹。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将消声件等薄板部件安装到车身面板的卡夹,公知有如下卡夹,即、具备能够插入薄板部件上形成的贯通孔的筒部(轴部)、设在筒部的一端并且比贯通孔大的凸缘部、在筒部的另一端经由铰链部设置的脚部以及杆(例如专利文献I)。这样的卡夹配置成通过脚部以及杆的协作而成为大致C字状,在初期状态下,脚部向筒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与凸缘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杆向筒部的径向外方延伸。而且,将卡夹插入贯通孔时,脚部连同筒部穿过贯通孔,之后,杆受到贯通孔的孔边缘挤压,杆以及脚部利用铰链部相对于筒部旋转,脚部向穿过的贯通孔的径向外方旋转,从而卡夹与贯通孔卡合(配合)。而且,通过将在车身面板上突出设置的双头螺栓插入筒部的内部,形成薄板部件经由卡夹向车身面板安装的安装构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12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专利文献I记载的卡夹由于脚部能够穿过贯通孔,并且在杆受到贯通孔的孔边缘挤压时脚部能够向穿过的贯通孔的径向外方突出,所以脚部与杆之间的距离大。而且,通过使脚部与杆之间的距离大,导致杆在旋转时会与凸缘部接触,所以为了旋转必须使杆变形,从而卡夹向贯通孔的插入力变高。与杆接触的薄板部件的材质越硬则越会阻碍杆变形,所以卡夹向贯通孔的插入力进一步变高。而且,由于用于连结脚部以及杆的铰链部设置在筒部的外表面,所以考虑到脚部等的旋转空间,存在能够结合的贯通孔较大这样的问题。反之,如果贯通孔小,则为了确保铰链部的空间,筒部的宽度(直径)变小,内部不再能够容纳双头螺栓等。即,铰链部在筒部的外表面体积大,存在卡夹的通用性下降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作出的专利技术,课题在于提供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能够与较小直径贯通孔结合的卡夹。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是一种与连通薄板部件(50)的一面(51)以及另一面(52)的贯通孔(53)卡合的卡夹,具有:能够插入所述贯通孔的筒部(2);设在所述筒部的基端部且比所述贯通孔大的凸缘部(15);设在所述凸缘部且朝向所述筒部的前端部侧相对于所述筒部的轴线倾斜延伸的具有挠性的连结片部(21);以及具备设在所述连结片部的前端的钩基部(31)以及在所述钩基部突出设置的钩前端部(32)的L字形的钩部(22),在将所述筒部从所述一面侧向所述另一面侧插入所述贯通孔时,所述钩前端部与所述筒部一起穿过所述贯通孔,所述连结片部受到所述贯通孔的所述一面侧的孔边缘的按压而弯曲,所述钩部伴随所述连结片部的弯曲而旋转,以所述钩基部沿着所述筒部的外表面的方式位移,所述钩前端部向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另一面侧的孔边缘的外方旋转并卡合。根据该结构,由于没有必要在筒部的外表面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钩部,所以能够在贯通孔的径向减小筒部的外表面与贯通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即,能够减小贯通孔的直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钩基部以及所述筒部的一方设有卡定爪(33),在所述钩基部以及所述筒部的另一方设有能够卡定所述卡定爪的卡定孔(7),通过所述卡定爪被卡定在所述卡定孔,来维持所述钩前端部与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另一面侧的孔边缘卡合的状态。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维持卡夹与贯通孔的卡合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连结片部具有第一节部(24)、板片部(25)和第二节部(26),所述第一节部与所述凸缘部相连且具有挠性;所述板片部与所述第一节部相连,且向所述筒部的前端部侧相对于所述筒部的轴线倾斜并以直线状延伸;所述第二节部设在所述板片部的前端部与所述钩基部之间并具有挠性。根据该结构,由于弯曲部位预先设定,所以在卡夹与贯通孔卡合时,钩部可靠地移动到规定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筒部的内表面,至少设有一个向所述筒部的中心侧突出设置的突片(11)。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筒部的内部与其他部件卡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筒部、所述凸缘部、所述连结片部以及所述钩部由一个相连的树脂材料形成。根据该结构,由于部件数量少,所以制造以及安装作业容易。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以上结构,能够提供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能够与较小直径贯通孔结合的卡夹。【附图说明】图1是对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从斜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2是对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从斜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的主视图。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的侧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的仰视图。图7是图3的VI1-VII剖视图。图8是表示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安装到消声件的贯通孔时的途中形态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安装到消声件的贯通孔时的途中形态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安装到消声件的贯通孔时的途中形态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安装到消声件的贯通孔时的途中形态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安装到消声件的贯通孔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涉及的卡夹将消声件安装在车身面板上的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用于为了将板状的消声件(绝缘体)固定在分隔汽车的发动机室与舱室的隔壁(挡泥板)等上而使用的卡夹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各图中所示的坐标轴确定各方向。图1?图7表示卡夹I的立体图、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仰视图以及剖视图。而且,卡夹I由于具有左右对称并且前后对称的形态,所以省略与主视图相同的后视图,左右相同的侧视图仅表示为侧视图。如图1?图6所示,卡夹I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A,具有以轴线A为轴线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筒部2。筒部2具备:具有朝向左方的平面的左侧壁3、具有朝向右方的平面的右侧壁4、将左侧壁3以及右侧壁4前端彼此相连的前侧壁5、将左侧壁3以及右侧壁4后端彼此相连的后侧壁6。在左侧壁3以及右侧壁4的外表面,形成有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前后端与前侧壁5以及后侧壁6的外表面连通的卡定槽7。而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卡定槽7为卡合孔,前后端不与前侧壁5以及后侧壁6的外表面连通。前侧壁5以及后侧壁6的外表面形成以轴线A为中心的圆周面,在其适当位置形成有减重部8。在筒部2的内部,形成有沿轴线A在上下方向贯通的剖面圆形状的内孔9。在内孔9的孔壁的前部以及后部的彼此相对的部分,分别设有在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与筒部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连通的剖面四角形状的凹入的槽10。如图3以及图7所示,在各槽10的底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向轴线A侧突出的悬臂片状的突片11。突片11形成为前端从槽10向内孔9内突出的长度。突片11具有挠性,能够在上下方向倾斜倒下。突片11能够挂在突出到内孔9内的双头螺栓或者具有头部扩大部的轴等上。在筒部2的上端部,设有向轴线A的径向外侧延伸出的圆板状的凸缘部15。在凸缘部15的下表面的前部以及后部,设有在径向上延伸的突条16。突条16出于提高与安装卡夹I的薄板部件(消声件)表面的密合性的目的而设置。突条16在径向上延伸,从而抑制卡夹I相对于薄板部件绕轴线A旋转。在凸缘部15的周缘部的左右端部分,分别连结有连结片部21。在各连结片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夹,与连通薄板部件的一面以及另一面的贯通孔卡合,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插入所述贯通孔的筒部;设在所述筒部的基端部且比所述贯通孔大的凸缘部;设在所述凸缘部且朝向所述筒部的前端部侧相对于所述筒部的轴线倾斜延伸的具有挠性的连结片部;以及具备设在所述连结片部的前端的钩基部以及在所述钩基部突出设置的钩前端部的L字形的钩部,在将所述筒部从所述一面侧向所述另一面侧插入所述贯通孔时,所述钩前端部与所述筒部一起穿过所述贯通孔,所述连结片部受到所述贯通孔的所述一面侧的孔边缘的按压而弯曲,所述钩部伴随所述连结片部的弯曲而旋转,以所述钩基部沿着所述筒部的外表面的方式位移,所述钩前端部向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另一面侧的孔边缘的外方旋转并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4.19 JP 2011-0925621.一种卡夹,与连通薄板部件的一面以及另一面的贯通孔卡合,其特征在于,具有: 能够插入所述贯通孔的筒部; 设在所述筒部的基端部且比所述贯通孔大的凸缘部; 设在所述凸缘部且朝向所述筒部的前端部侧相对于所述筒部的轴线倾斜延伸的具有挠性的连结片部;以及 具备设在所述连结片部的前端的钩基部以及在所述钩基部突出设置的钩前端部的L字形的钩部, 在将所述筒部从所述一面侧向所述另一面侧插入所述贯通孔时,所述钩前端部与所述筒部一起穿过所述贯通孔,所述连结片部受到所述贯通孔的所述一面侧的孔边缘的按压而弯曲,所述钩部伴随所述连结片部的弯曲而旋转,以所述钩基部沿着所述筒部的外表面的方式位移,所述钩前端部向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另一面侧的孔边缘的外方旋转并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本松亨坂野嘉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