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和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979642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和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第一终端用户的视频图像;对视频图像进行面部识别以获取面部表情信息;将面部表情信息发送至与第一终端建立通话连接的第二终端,面部表情信息用于使第二终端根据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在第二终端的人脸图像模型合成视频图像并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利用面部识别技术在发送端(例如,第一终端)提取面部表情信息,在接收端(例如,第二终端)根据发送的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人脸图像模块实现人脸图像的合成和还原,由于传输的面部表情数据量非常小,大大降低了视频通话过程中传送的数据量,从而使得视频通话更加流畅,降低了网络带宽有限或者流量受限等对视频通话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和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和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宽带的快速提升以及硬件设备的发展和普及,视频通话的市场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虚拟视频通话的主要方法是在发送端采集图像,并确定图像中的面部区域,对面部区域内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将提取出来的面部特征信息发送至接收端,在接收端利用面部特征信息重现对应的用户的面部表情。目前存在的缺陷是,由于每个人的面部特征是不同的,提取的面部特征信息的数据依然非常大,并且上述方法还需根据面部特征信息重建特定对象面部模型(例如,发送端的用户的面部模型)。因此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传送的视频数据量非常大,消耗了大量数据流量,还可造成视频通话不流畅,不适合带宽有限的移动网络或者流量受限的场合,因此严重阻碍了视频通话的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虚拟视频通话方法。该方法大大降低了视频通话过程中传送的数据量,节省了数据流量,从而使得视频通话更加流畅,降低了网络带宽有限或者流量受限对视频通话的影响,提升了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虚拟视频通话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终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包括:采集第一终端用户的视频图像;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面部识别以获取面部表情信息;将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通话的第二终端,所述面部表情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在所述第二终端的人脸图像模型合成视频图像并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利用面部识别技术在发送端(例如,第一终端)提取面部表情信息,在接收端(例如,第二终端)根据发送的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人脸图像模型实现人脸图像简单的合成和还原,由于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传输的信息仅限于面部表情信息,并由于该面部表情信息无需合成完整的人脸图像,所包括的信息量少,编码之后面部表情信息的数据量可仅占用几个比特字节,因此与
技术介绍
传输的信息相比,大大降低了视频通话过程中传送的数据量,节省了数据流量,从而使得视频通话更加流畅,降低了网络带宽有限或者流量受限对视频通话的影响,特别适合在移动网络中传输,提升了用户体验。另外,无需在第二终端重建第一终端用户的人脸图像模型,第二终端只需要根据面部表情信息在预设的人脸图像模型上显示对应的面部表情即可,使得第二终端易于调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包括:接收与第二终端建立通话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视频图像的面部表情信息;根据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在所述第二终端的人脸图像模型合成视频图像并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利用面部识别技术在发送端(例如,第一终端)提取面部表情信息,在接收端(例如,第二终端)根据发送的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人脸图像模型实现人脸图像简单的合成和还原,由于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传输的信息仅限于面部表情信息,并由于该面部表情信息无需合成完整的人脸图像,所包括的信息量少,编码之后面部表情信息的数据量可仅占用几个比特字节,因此与
技术介绍
传输的信息相比,大大降低了视频通话过程中传送的数据量,节省了数据流量,从而使得视频通话更加流畅,降低了网络带宽有限或者流量受限对视频通话的影响,特别适合在移动网络中传输,提升了用户体验。另外,无需在第二终端重建第一终端用户的人脸图像模型,第二终端只需要根据面部表情信息在预设的人脸图像模型上显示对应的面部表情即可,使得第二终端易于调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终端,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视频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面部识别以获取面部表情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发送至与终端建立通话的第二终端,所述面部表情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在所述第二终端的人脸图像模型合成视频图像并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利用面部识别技术提取面部表情信息,使与终端建立通话的第二终端根据发送的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人脸图像模型实现人脸图像简单的合成和还原,由于传输的信息仅限于面部表情信息,又由于该面部表情信息无需合成完整的人脸图像,所包括的信息量少,编码之后面部表情信息的数据量可仅占用几个比特字节,因此与
技术介绍
传输的信息相比,大大降低了视频通话过程中传送的数据量,节省了数据流量,从而使得视频通话更加流畅,降低了网络带宽有限或者流量受限对视频通话的影响,特别适合在移动网络中传输,提升了用户体验。另外,无需在第二终端重建用户的人脸图像模型,第二终端只需要根据面部表情信息在预设的人脸图像模型上显示对应的面部表情即可,使得第二终端易于调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终端建立通话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视频图像的面部表情信息;合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在所述终端的人脸图像模型合成视频图像并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利用面部识别技术提取面部表情信息,与终端建立通话的第一终端根据发送的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人脸图像模型实现人脸图像简单的合成和还原,由于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传输的信息仅限于面部表情信息,并由于该面部表情信息无需合成完整的人脸图像,所包括的信息量少,编码之后面部表情信息的数据量可仅占用几个比特字节,因此与
技术介绍
传输的信息相比,大大降低了视频通话过程中传送的数据量,节省了数据流量,从而使得视频通话更加流畅,降低了网络带宽有限或者流量受限对视频通话的影响,特别适合在移动网络中传输,提升了用户体验。另外,无需在重建人脸图像模型,只需要根据面部表情信息在预设的人脸图像模型上显示对应的面部表情即可,易于调整,使得终端易于调整。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虚拟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虚拟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虚拟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第一终端用户的视频图像;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面部识别以获取面部表情信息;将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通话的第二终端,所述面部表情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在所述第二终端的人脸图像模型合成视频图像并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第一终端用户的视频图像;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面部识别以获取面部表情信息;将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通话的第二终端,所述面部表情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在所述第二终端的人脸图像模型合成视频图像并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面部识别以获取面部表情信息,包括: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面部识别以获得面部特征,在所述面部特征中提取所述面部表情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包括以下内容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否皱眉、嘴巴张开或合上、嘴角的弧度、眼睛睁开或闭上、眼睛的大小、是否有眼泪。4.一种虚拟视频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与第二终端建立通话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视频图像的面部表情信息;根据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和预设在所述第二终端的人脸图像模型合成视频图像并显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与第二终端建立通话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视频图像的面部表情信息后,还包括:选择真实的或卡通的人脸图像模型,所述选择的真实的或卡通的人脸图像模型用于与所述面部表情信息合成视频图像并显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