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温隔音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9246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1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温隔音门,包括门本体(1)和与之配套的门套(2),门本体(1)的一边通过铰链与门套(2)上对应的一边活动连接,门本体(1)以铰链为轴转动;还包括隔温隔音条(7)、驱动臂(6)、设置在门本体(1)内的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电机(5)、用于检测门本体(1)是否关闭的触发装置(8);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技术方案对各装置加以设置连接,采用电控结构,针对门底部空隙,自动实现隔离操作,能够大大提高门的隔温隔音效果,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隔温隔苜I]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温隔音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居家时的环境方面,在装潢时,人们会选择具有隔音隔温门、窗,窗户由于其很好的密封性,在隔温、隔音方面,能够很好的隔离室外与室内的温度与声音;但是对于门来说,由于其开闭的特殊性,针对温度和声音的隔离效果不是很好,现有技术中的隔温隔音门还停留在门本体自身材料上的改进,已达到隔温隔音;而对于门底部的空隙却没做到隔离,大大影响了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电控结构,针对门本体底部空隙,能够有效提高隔温隔音效果的隔温隔音门。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隔温隔音门,包括门本体和与之配套的门套,门本体的一边通过铰链与门套上对应的一边活动连接,门本体以铰链为轴转动;还包括隔温隔音条、驱动臂、设置在门本体内的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电机、用于检测门本体是否关闭的触发装置;电源设置在门本体的表面上,电源经控制模块为电机、触发装置进行供电;电机设置在门本体内,电机的驱动端与驱动臂的一端相连接,驱动臂的另一端与隔温隔音条相连接;隔温隔音条与门本体底边相平行的位于门本体底部,且隔温隔音条的长度与门本体底边的长度相一致;电机经驱动臂控制隔温隔音条竖直运动;门本体上与铰链所在边相对的另一边上设有凹槽,触发装置设置在凹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置在凹槽内的触发装置为测距传感器,且测距方向相对凹槽向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门本体为隔温隔音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隔温隔音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基于电控结构,能够对门本体底部的空隙做好密封隔离操作,大大有效提高了门的隔温隔音效果,而且在门的关闭和开启过程中,采用自动控制,无需进行任何额外操作,即可实现预期效果; (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中,针对用于检测门本体是否关闭的触发装置,采用测距传感器,因此控制模块能够根据触发装置的触发信号,准确判断出门本体的开启与关闭,提高了自动控制过程的灵敏性; (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中,门本体采用隔温隔音材料,从最基础、最根本的装置着手,实现了更好的隔温隔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计隔温隔音门中门本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设计隔温隔音门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其中,1.门本体,2.门套,3.控制模块,4.电源,5.电机,6.驱动臂,7.隔温隔音条,8.触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隔温隔音门,包括门本体I和与之配套的门套2,门本体I的一边通过铰链与门套2上对应的一边活动连接,门本体I以铰链为轴转动;还包括隔温隔音条7、驱动臂6、设置在门本体I内的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电机5、用于检测门本体I是否关闭的触发装置8 ;电源4设置在门本体I的表面上,电源4经控制模块3为电机5、触发装置8进行供电;电机5设置在门本体I内,电机5的驱动端与驱动臂6的一端相连接,驱动臂6的另一端与隔温隔音条7相连接;隔温隔音条7与门本体I底边相平行的位于门本体I底部,且隔温隔音条7的长度与门本体I底边的长度相一致;电机5经驱动臂6控制隔温隔音条7竖直运动;门本体I上与铰链所在边相对的另一边上设有凹槽,触发装置8设置在凹槽内。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基于电控结构,能够对门本体底部的空隙做好密封隔离操作,大大有效提高了门的隔温隔音效果,而且在门的关闭和开启过程中,采用自动控制,无需进行任何额外操作,即可实现预期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置在凹槽内的触发装置8为测距传感器,且测距方向相对凹槽向外。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中,针对用于检测门本体I是否关闭的触发装置8,采用测距传感器,因此控制模块3能够根据触发装置8的触发信号,准确判断出门本体I的开启与关闭,提高了自动控制过程的灵敏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门本体I为隔温隔音材料。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中,门本体I采用隔温隔音材料,从最基础、最根本的装置着手,实现了更好的隔温隔音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3为单片机。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源4经控制模块3为电机5、触发装置8进行供电;当门未关闭时,由于门本体I未与门套2闭合接触,实时工作的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大于零,将检测信号上传至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根据该检测结果判断此时门未关闭,则控制模块3控制电机5工作将位于门本体I底部的隔温隔音条7抬起,不与地面接触;当门关闭时,由于门本体I与门套2闭合接触,实时工作的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等于零,将检测信号上传至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根据该检测结果判断此时门关闭,则控制模块3控制电机5工作将位于门本体I底部的隔温隔音条7放下,使得隔温隔音条7与地面接触;即实现针对门底部空隙的隔温隔音隔离,大大提高门的隔温隔音效果,其中,电机5的工作,经过驱动臂6对隔温隔音条7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起到更好的隔温隔音效果,从最基础的门本体I着手,采用隔温隔音材料,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的实际应用效果。综上,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隔温隔音门采用电控结构,针对门底部空隙,自动实现隔离操作,能够大大提高门的隔温隔音效果,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价值。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温隔音门,包括门本体(1)和与之配套的门套(2),门本体(1)的一边通过铰链与门套(2)上对应的一边活动连接,门本体(1)以铰链为轴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温隔音条(7)、驱动臂(6)、设置在门本体(1)内的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电机(5)和用于检测门本体(1)是否关闭的触发装置(8);电源(4)设置在门本体(1)的表面上,电源(4)经控制模块(3)为电机(5)、触发装置(8)进行供电;电机(5)设置在门本体(1)内,电机(5)的驱动端与驱动臂(6)的一端相连接,驱动臂(6)的另一端与隔温隔音条(7)相连接;隔温隔音条(7)与门本体(1)底边相平行的位于门本体(1)底部,且隔温隔音条(7)的长度与门本体(1)底边的长度相一致;电机(5)经驱动臂(6)控制隔温隔音条(7)竖直运动;门本体(1)上与铰链所在边相对的另一边上设有凹槽,触发装置(8)设置在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温隔音门,包括门本体(I)和与之配套的门套(2),门本体(I)的一边通过铰链与门套(2)上对应的一边活动连接,门本体(I)以铰链为轴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温隔音条(7)、驱动臂(6)、设置在门本体(I)内的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 )、电机(5 )和用于检测门本体(I)是否关闭的触发装置(8 );电源(4 )设置在门本体(I)的表面上,电源(4)经控制模块(3)为电机(5)、触发装置(8)进行供电;电机(5)设置在门本体(I)内,电机(5)的驱动端与驱动臂(6)的一端相连接,驱动臂(6)的另一端与隔温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迎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莱吉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