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悬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9245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1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悬窗,包括外开窗框、中悬转换框、中悬窗扇和安装于中悬窗扇内部的玻璃,中悬转换框的外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连接槽,连接槽具有突起部,突起部与外开窗框侧面的安装槽的边缘凸起连接,中悬转换框和外开窗框在连接槽和安装槽处通过自攻螺钉连接,中悬窗扇的内侧面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燕尾形卡槽,一对燕尾形卡槽交错分布,所述中悬窗扇的外侧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槽口与连接槽的槽口接触连接,且在凹槽和连接槽处通过自攻螺钉连接中悬窗扇和中悬转换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中悬转换框和中悬窗扇的结构,通过自攻螺丝连接,提高了密封性,节能性能和防水性,可实现多数窗形需要,实现窗扇的反转自由,满足了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悬窗
本专利技术属于窗扇
,特别涉及一种中悬窗。
技术介绍
中悬窗具有最大的开启面积,适用于需要在面积通风的建筑,如厂房,体育场等公共场所,其既有传统的风格,又有创新的技术,中悬窗配件经济性能好,安装简便,整窗自然,大方,极具有时尚装饰性。但是目前已有的铝合金窗型材表面线条简单,隔热效果不好,而且框体结构易变形,密封性不好,渗水严重,由于其结构不合理,导致窗扇等难以安装或者安装后的密封、隔热性能难以保证,同时也存在安装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水、隔热和密封性能良好的中悬窗。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中悬窗,包括外开窗框、中悬转换框、中悬窗扇和安装于中悬窗扇内部的玻璃,所述中悬转换框的外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具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与外开窗框侧面的安装槽的边缘凸起连接,所述中悬转换框和外开窗框在连接槽和安装槽处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所述中悬转换框的固定侧与外开窗框连接,所述中悬转换框的开启侧与中悬窗扇连接,所述中悬窗扇的内侧面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燕尾形卡槽,一对燕尾形卡槽交错分布,所述中悬窗扇的外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与连接槽的槽口接触连接,且在凹槽和连接槽处通过自攻螺钉连接中悬窗扇和中悬转换框;所述中悬窗扇与玻璃之间固定连接有压条,所述中悬转换框的固定侧与外开窗框的连接处及中悬转换框的固定侧与中悬窗扇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止口胶条,所述压条与玻璃的连接处设置有内密封胶条,所述中悬窗扇与玻璃的连接处设置有外密封胶条。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中悬转换框和中悬窗扇的结构,通过自攻螺丝连接,提高了密封性,节能性能和防水性,可实现多数窗形需要,实现窗扇的反转自由,满足了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剖视图;图3是图1B-B剖视图;图4是图1C-C剖视图。图1?图4中,1.外开窗框,101.安装槽,2.隔条,3.内密封胶条,4.外密封胶条,5.中悬窗扇,501.燕尾形卡槽,502.凹槽。6.中悬转换框,601.连接槽,602.突起部,7.止口胶条,8.压条,9.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 一种中悬窗,包括外开窗框1、中悬窗扇5、安装于中悬窗扇5内部的玻璃9和中悬转换框6,中悬转换框6的外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连接槽601,连接槽601具有突起部602,突起部602与外开窗框I侧面的安装槽101的边缘凸起连接,中悬转换框6和外开窗框I在连接槽601和安装槽101处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增强了密封性。中悬转换框6的固定侧与外开窗框I连接,中悬转换框6的开启侧与中悬窗扇5连接,中悬窗扇5的内侧面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燕尾形卡槽501,其中内侧燕尾形卡槽向内凹陷,使一对燕尾形卡槽501交错分布,中悬窗扇5的外侧面设置有凹槽502,凹槽502的槽口与连接槽601的槽口接触连接,且在凹槽502和连接槽601处通过自攻螺钉连接中悬窗扇5和中悬转换框6。中悬窗扇5与玻璃9之间固定连接有压条8,中悬转换框6的固定侧与外开窗框I的连接处及中悬转换框的固定侧与中悬窗扇5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止口胶条7,压条8与玻璃9的连接处设置有内密封胶条3,中悬窗扇5与玻璃9的连接处设置有外密封胶条4。玻璃9的两端设置有隔条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中悬转换框和中悬窗扇的结构,通过自攻螺丝连接,提高了密封性,节能性能和防水性,可实现多数窗形需要,实现窗扇的反转自由,满足了使用要求。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悬窗,包括外开窗框(1)、中悬转换框(6)、中悬窗扇(5)和安装于中悬窗扇(5)内部的玻璃(9),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悬转换框(6)的外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连接槽(601),所述连接槽(601)具有突起部(602),所述突起部(602)与外开窗框(1)侧面的安装槽(101)的边缘凸起连接,所述中悬转换框(6)和外开窗框(1)在连接槽(601)和安装槽(101)处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所述中悬转换框(6)的固定侧与外开窗框(1)连接,所述中悬转换框(6)的开启侧与中悬窗扇(5)连接,所述中悬窗扇(5)的内侧面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燕尾形卡槽(501),一对燕尾形卡槽(501)交错分布,所述中悬窗扇(5)的外侧面设置有凹槽(502),所述凹槽(502)的槽口与连接槽(601)的槽口接触连接,且在凹槽(502)和连接槽(601)处通过自攻螺钉连接中悬窗扇(5)和中悬转换框(6);所述中悬窗扇(5)与玻璃(9)之间固定连接有压条(8),所述中悬转换框(6)的固定侧与外开窗框(1)的连接处及中悬转换框的固定侧与中悬窗扇(5)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止口胶条(7),所述压条(8)与玻璃(9)的连接处设置有内密封胶条(3),所述中悬窗扇(5)与玻璃(9)的连接处设置有外密封胶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悬窗,包括外开窗框(I)、中悬转换框(6)、中悬窗扇(5)和安装于中悬窗扇(5)内部的玻璃(9),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悬转换框(6)的外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连接槽(601),所述连接槽(601)具有突起部(602),所述突起部(602)与外开窗框(I)侧面的安装槽(101)的边缘凸起连接,所述中悬转换框(6)和外开窗框(I)在连接槽(601)和安装槽(101)处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所述中悬转换框(6)的固定侧与外开窗框(I)连接,所述中悬转换框(6)的开启侧与中悬窗扇(5)连接,所述中悬窗扇(5)的内侧面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燕尾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法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升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