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云芝专利>正文

一种改良过滤设备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8797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0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过滤设备组装方法,操作简单实用,维护方便快捷,在核电、污水、化工、轻工、医药、饮料等液体过滤领域易于应用推广。该方法:上盘、底盘、轴承装置、机体底部中心的下密封座分别从装卸滤板门置入机体,之后芯轴从所述机体的顶部中心孔依次穿过并连接所述上盘、所述底盘、所述轴承装置、所述下密封座,上密封中心穿过所述芯轴的顶端与所述机体顶部中心孔连接;之后安装所述上盘与所述底盘的支杆,之后安装立柱与所述支杆对应连接,之后安装滤板的出液端头与液体通孔的连接,之后所述滤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对应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污水、化工、轻工、医药、饮料等液体过滤领域的一种过滤设备组装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在核电、污水、化工、轻工、医药、饮料等液体过滤领域,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过滤设备,在大流量过滤设备的制造方面,很多企业采取增大过滤面积、大都采取加大滤片的制作面积,同时给滤片制作方面增加了难度,在安装方面也增加了难度;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滤盘故障,就需要把设备壳体打开,甚至还需把主轴等部件拆下才能进行滤盘维护,如个别滤盘需要更换,返回生产厂家维修,在现场没有物件可代替滤盘,导致设备不能使用,必须等到滤盘到位才能进行。这种情况下,费工费时,使用厂家使用这样的设备,会造成误工停产等严重问题。专利名称:废液处理装置、专利申请号:2011102200757专利技术里公布了通过开闭舱口门、以用于浸泡膜的取放,但装置结构不合理,不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专利名称:一种圆盘式过滤设备、专利号:2010102041879,该专利技术里公布了 n个滤片及其配套垫片通过长键定位在芯轴的托盘于压盘之间靠压盘锁紧螺母固定,n个滤片支脚由n个支柱套于对称的n条支柱连接在托盘于压盘之间,利用支柱两端螺母固定;滤片与芯轴形成一体,不打开壳体等是取不下滤片的。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上盘、底盘、轴承装置、机体底部中心的下密封座分别从装卸滤板门置入机体,之后芯轴从所述机体的顶部中心孔依次穿过并连接所述上盘、所述底盘、所述轴承装置、所述下密封座,上密封中心穿过所述芯轴的顶端与所述机体顶部中心孔连接;之后安装所述上盘与所述底盘的支杆,之后安装立柱与所述支杆对应连接,之后安装滤板的出液端头与液体通孔的连接,之后所述滤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对应连接。其中,所述滤板的拆卸,打开对应的所述装卸滤板门,之后拆下所述滤板的出液端头与所述液体通孔的连接、之后拆下所述滤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的连接,之后所述滤板取出并平移出所述装卸滤板门。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简单实用,维护方便快捷,在核电、污水、化工、轻工、医药、饮料等液体过滤领域易于应用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上盘、底盘、轴承装置、机体底部中心的下密封座分别从装卸滤板门置入机体,之后芯轴从所述机体的顶部中心孔依次穿过并连接所述上盘、所述底盘、所述轴承装置、所述下密封座,上密封中心穿过所述芯轴的顶端与所述机体顶部中心孔连接;之后安装所述上盘与所述底盘的支杆,之后安装立柱与所述支杆对应连接,之后安装滤板的出液端头与液体通孔的连接,之后所述滤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对应连接。其中,所述滤板的拆卸,打开对应的所述装卸滤板门,之后拆下所述滤板的出液端头与所述液体通孔的连接、之后拆下所述滤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的连接,之后所述滤板取出并平移出所述装卸滤板门。本专利技术可以实施多种不同结构的设备,作为优选,以实施例1与实施例2较为典型。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设备,包括机体8、上盘5、底盘13、装卸滤板门11、轴承装置15、芯轴27、电机1、减速机2、立柱10、滤板6,所述机体8本体为滤液腔体,所述芯轴27从所述机体8的顶部中心孔垂直穿过并连接所述上盘5、所述底盘13、所述轴承装置15、所述机体8底部中心的下密封座16,所述芯轴27的上部垂直穿过上密封座23与所述减速机2连接,所述减速机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I连接、所述减速机2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8顶部连接;2根及以上所述立柱10两端垂直对应连接所述上盘5和所述底盘13的支杆,N片所述滤板6的出液端头插入所述芯轴27的液体通孔并连接、所述滤板6的外圆边支板与所述立柱10对应连接;所述装卸滤板门11设于所述机体8的侧面。所述芯轴27在所述上盘5以上的部分是实心、以下的部分设有空心流道,在所述上盘5与所述底盘13之间的所述芯轴27部分、设有N个所述液体通孔并与所述滤板6的出液端头适配;所述芯轴27从所述机体8的顶部中心孔垂直穿过并连接所述上盘5、所述底盘13、所述轴承装置15、所述机体8底部中心的下密封座16,所述芯轴27的顶端穿过上密封座23与所述减速机(2)连接。2根及以上所述立柱10两端垂直对应连接所述上盖5和所述底盘13的支杆,并与N片所述滤板6适配,作为优选1:所述立柱10设计2根、或3根并与所述支杆及所述滤板6、所述液体通孔适配;作为优选2:所述立柱10设计4根、或5根、或6根、并与所述支杆及所述滤板6、所述液体通孔适配;作为优选3:所述立柱10设计8根、或10根、或12根并与所述支杆及所述滤板6、所述液体通孔适配;作为优选4:所述立柱10设计14根、或16根、或18根、或20根、并与所述支杆及所述滤板6、所述液体通孔适配;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10之间距离至少能平移出一片所述滤板6外圆边的间距,在所述上盘5和所述底盘13之间的所述立柱10部分设有与所述滤板6的适配连接装置。所述装卸滤板门11设于所述机体8的侧面,所述装卸滤板门11的开启舱口大于平移取出2片及以上的所述滤板6的口径、并能装卸所述上盘5及所述底盘13,所述机体8侧面设有I扇及以上所述装卸滤板门11,N扇所述装卸滤板门11在所述机体8侧面平置重叠的部分至少能装卸I片所述滤板6,N扇所述装卸滤板门11能完成所有的所述滤板6装卸工序。所述滤板6的内外圆边、所形成的内外圆边的圆周被所述滤板6均分2等分及以上,同一水平的和上下之间的所述滤板6之间均有一定的间距,便于所述滤板6装卸和清洗排料,同一水平相邻的所述滤板6外圆边设计可拆式连接,所述滤板6的出液端头插入所述液体通孔并连接,所述滤板6的外圆边支板与所述立柱10对应连接,所述外圆边支板设有可装卸所述滤板6调节行程。刮板21设于所述底盘13底部,或是设于所述轴承装置15上部。所述机体8中间是圆柱桶体、两端为封头或盖板焊接形成滤液腔体,所述顶部中心孔为凹柱型与上密封座23适配,所述机体8上顶部分别设有排气管3、进液管26、压力表9、上密封座23和所述减速机2 ;缓冲装置4设于所述机体8内壁上部与所述进液管26连接;所述压力表9设于所述机体8侧面或顶部并相通;所述机体8底部中心孔与所述下密封座16适配,所述机体8底部分别设有排渣管19、所述下密封座16、支腿20,并通过下封盖18与净液管17连接;喷淋进液管24设于所述机体8下侧边,喷淋装置22设于所述机体8内侧壁并与所述喷淋进液管24连接;视镜12设于所述机体8的侧面、或是设于所述装卸滤板门11的正面;N条所述支腿20设于并均分支撑所述机体8底部,或是所述支腿20制作成框架式设于并支撑所述机体8底部,或是所述支腿20与所述机体8适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设备,其操作方法:所滤液体利用泵输送、通过所述进液管道26、所述缓冲装置4进入所述滤液腔体内,之后所述所滤液体通过N片所述滤板6拦截过滤,之后滤后净液通过所述滤板6的出液端头经所述液体通孔进入所述空心流道、从所述净液管17流出;所滤液体需要助滤介质进行助滤过滤拦截时,可在所滤液体满载所述滤液腔体时、使其所述滤板6进行预涂助滤介质,完成之后进行过滤工序;所述滤板6根据所滤液体适配;当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过滤设备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上盘、底盘、轴承装置、机体底部中心的下密封座分别从装卸滤板门置入机体,之后芯轴从所述机体的顶部中心孔依次穿过并连接所述上盘、所述底盘、所述轴承装置、所述下密封座,上密封中心穿过所述芯轴的顶端与所述机体顶部中心孔连接;之后安装所述上盘与所述底盘的支杆,之后安装立柱与所述支杆对应连接,之后安装滤板的出液端头与液体通孔的连接,之后所述滤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过滤设备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上盘、底盘、轴承装置、机体底部中心的下密封座分别从装卸滤板门置入机体,之后芯轴从所述机体的顶部中心孔依次穿过并连接所述上盘、所述底盘、所述轴承装置、所述下密封座,上密封中心穿过所述芯轴的顶端与所述机体顶部中心孔连接;之后安装所述上盘与所述底盘的支杆,之后安装立柱与所述支杆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芝高明璐李俊芳
申请(专利权)人:高云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