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偏航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454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9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轴承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风电偏航轴承。提出的风电偏航轴承包括有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3)和钢球(2);所述轴承内圈(3)和所述轴承外圈(1)的滚道均为48°接触角的单滚道结构,轴承外圈上端面(4)位于轴承内圈上端面(5)的下方,轴承外圈下端面(6)位于轴承内圈下端面(7)的下方;所述钢球(2)的直径为50.8mm,所述轴承内圈(3)的滚道、轴承外圈(1)的滚道曲率R为26.42mm,滚道偏心量为0.758mm,所述轴承内圈(3)的滚道、轴承外圈(1)的滚道与所述钢球(2)之间的游隙为0~0.04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满足轴承的承载性能,更加符合风电偏航轴承的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偏航轴承
本技术属于轴承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偏航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风力发电机组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轴承用于偏航系统中,一方面保证与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相互配合,使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始终处于迎风状态,充分利用风能,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另一方面是提供必要的锁紧力矩,以保障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为避免风力发电机组在偏航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振动而造成整机的共振,轴承在机组偏航时必须具有合适的阻尼力矩,这对偏航轴承的内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风电偏航轴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偏航轴承,所述的轴承包括有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钢球;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的滚道均为48°接触角的单滚道结构,轴承外圈上端面位于轴承内圈上端面的下方,轴承外圈下端面位于轴承内圈下端面的下方;所述钢球的直径为50.8mm,所述轴承内圈的滚道、轴承外圈的滚道的曲率R均为26.42mm,滚道偏心量为0.758mm,所述轴承内圈的滚道、轴承外圈的滚道与钢球间的游隙为O?0.04_。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风电偏航轴承,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满足轴承的承载性能,更加符合风电偏航轴承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内圈的滚道部位示意图。图中:1、轴承外圈,2、钢球,3、轴承内圈,4、轴承外圈上端面,5、轴承内圈上端面,6、轴承外圈下端面,7、轴承内圈下端面。【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风电偏航轴承,所述的轴承包括有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3和钢球2;轴承外圈上端面4位于轴承内圈上端面5的下方,轴承外圈下端面6位于轴承内圈下端面7的下方;结合图2,所述轴承内圈3的滚道为48°接触角的单滚道结构;所述钢球2的直径为50.8mm,所述轴承内圈3的滚道曲率R为26.42mm,滚道偏心量为0.758mm。所述轴承内圈3的滚道与钢球2间的游隙为O?0.04_。所述轴承外圈I也为48°接触角的单滚道结构,轴承外圈I的滚道曲率、滚道偏心量、滚道与钢球2间的游隙均与轴承内圈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电偏航轴承,所述的轴承包括有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3)和钢球(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3)和所述轴承外圈(1)的滚道均为48°接触角的单滚道结构,轴承外圈上端面(4)位于轴承内圈上端面(5)的下方,轴承外圈下端面(6)位于轴承内圈下端面(7)的下方;所述钢球(2)的直径为50.8mm,所述轴承内圈(3)的滚道、轴承外圈(1)的滚道曲率R为26.42mm,滚道偏心量为0.758mm,所述轴承内圈(3)的滚道、轴承外圈(1)的滚道与所述钢球(2)之间的游隙为0~0.04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偏航轴承,所述的轴承包括有轴承外圈(I)、轴承内圈(3)和钢球(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3)和所述轴承外圈(I)的滚道均为48°接触角的单滚道结构,轴承外圈上端面(4)位于轴承内圈上端面(5)的下方,轴承外圈下端面(6)位于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关向可张延娜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新能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