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092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8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具体公开了一种以磁场产生电场,透过导体或是电场对触控面板产生信号的触控笔,其包括一组线圈以及磁铁,两者可相互移动并经感应而于线圈上产生电流,经由触控笔的一笔尖导体/笔尖平板发出电力线或是磁力线,让触控面板感应其动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射电容式触控笔
本技术涉及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尤指用于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之投射电容式触控笔。
技术介绍
以先前的技术方法,触控笔皆需要有电源提供或是由外部传送感应电场,使触控笔获得能量后,触控笔才能作用,并且只能作用在电磁式的触控技术上。以上的技术,如触控笔内部有电源的部分,不管其使用充电电池或是超级电容等储能装置,皆需重新充电或是更换,且有使用寿命的问题。如是被动式的电磁触控笔,则主控端需要释放出高能量的电磁场,让触控笔感应能量而动作,其使用的耗电量比有储能装置的触控笔更耗电。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技术,使得触控笔不需仰赖内部电源或储能装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职是之故,创作人鉴于习知技术之缺失,乃思及改良创作之意念,终能创作出本案之“投射电容式触控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磁场产生电场,透过笔尖导体或是笔尖平行之电场对触控面板产生信号的触控笔,其包括一组线圈以及磁铁,两者可相互移动并经感应而于线圈上产生电流,经由触控笔的一笔尖导体/笔尖平板发出电力线或是磁力线,让触控面板感应其动作。本案所提供之触控笔不须内建电源也无需由外部感应电源,并能提供不同的触控动作,包括藉由笔尖下压以及按压按钮的方式达到产生电流的相同的功能。本案之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包含一磁铁,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一线圈,容许该磁铁之该第一端之进出,其中当一外力使该磁铁与该线圈产生一第一相对运动时,使该线圈上产生一第一电流,一弹簧,连接于该磁铁之该第二端,其中当该外力被移除时,该弹簧使该磁铁与该线圈产生一第二相对运动,且使该线圈产生一第二电流,以及一笔尖导体或一笔尖平板,电连接于该线圈,其中当该第一电流与该第二电流产生时,透过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使一外部之触控面板产生对应之一第一信号与一第二信号。本案之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包含一磁铁,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以及一线圈,其中当该磁铁与该线圈产生一第一相对运动时,使该线圈上产生一第一电流,且当该磁铁与该线圈产生一第二相对运动时,使该线圈产生一第二电流,透过该第一电流与该第二电流使一外部之触控面板产生对应之一第一信号与一第二信号。本案之下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包含一磁铁,以及一线圈,其中该磁铁或是该线圈之一运动方向是以一笔压的方式,或是一按钮的方式改变,以产生一正向电流与一反向电流,且在一外部之触控面板上相应产生一正向信号与一反向信号,进而判读该触控笔的多种动作。本案之再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包含一笔本体,一磁铁,设置于该笔本体,以及一线圈,设置于该笔本体,且得与该磁铁相对运动,由此当该磁铁感应该线圈时,该线圈产生一电流,并用以形成一触控信号。本案之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包含一磁铁,具有一正极与一负极,以及一线圈,其中该线圈因感应该磁铁之该正极与该负极,而分别产生一正向电流与一反向电流,且因应该正向电流与该反向电流,在一外部之触控面板上分别产生一正向信号与一反向信号。本案之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包含一笔尖导体或一笔尖平板,以及一线圈,电连接于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其中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透过该线圈放大一导体效果,以产生一相对较强之触控信号。本案之下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包含一磁铁,以及一线圈,其中该磁铁感应该线圈,使该线圈产生一电流,进而影响一外部之触控面板上之一触控信号的强弱。本案之再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装置,包含多个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其中当该多个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在包含振荡电路的外部的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上触控时,透过该震荡电路,产生相应的多个信号,来支持多点触控笔功能。本案之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控制方法,包含提供一磁铁与一线圈,以一笔压的方式,或是一按钮的方式改变该磁铁或是该线圈之一运动方向,因应该运动方向之改变,产生一正向电流与一反向电流,因应该正向电流与该反向电流在一外部之触控面板上相应产生一正向信号与一反向信号,以及运用该正向信号与该反向信号以判读该触控笔的多种动作。本案之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控制方法,包含提供一笔尖导体或一笔尖平板以及电连接于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之一线圈,以及使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透过该线圈放大一导体效果,以产生一相对较强的一触控信号。本案之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控制方法,包含提供一笔尖导体或一笔尖平板以及电连接于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之一线圈,以及使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透过该线圈放大一导体效果,以产生一相对较强的一触控信号。本案之再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控制方法,包含提供一笔本体、一设置于该笔本体之磁铁与一设置于该笔本体之线圈,使该线圈与该磁铁相对运动,由此当该磁铁感应该线圈时,于该线圈上产生一电流,以及藉由该电流以形成一触控信号于一外部之触控面板上。本案之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控制方法,包含提供一磁铁以及一线圈,以该磁铁感应该线圈,使该线圈产生一电流,以及使该电流影响一外部之触控面板上之一触控信号的强弱。本案之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提供多个投射电容式触控笔,使该多个触控笔在包含一振荡电路之一外部之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上触控,以及透过该震荡电路,因应该多个触控笔之触控,产生相应的多个信号,来支持一多点触控笔功能。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其显示一依据本创作构想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示意图。图2:其显示一依据本创作构想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示意图。图3(a)与(b):其分别显不一正向磁场感应之一正向电流方向与一反向磁场感应之一反向电流方向之波形图。图4(a):其显示一依据本创作构想之第三较佳实施例之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示意图。图4(b):其显不一正向磁场感应之一正向电流方向之波形图。图5(a):其显示一依据本创作构想之第四较佳实施例之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示意图。图5(b):其显不一反向磁场感应之一反向电流方向。图6:其显示一依据本创作构想之第五较佳实施例之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露一种应用于电容式触控系统的驱动组件或是感测组件的触控笔。不同于藉由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与超级电容等装置来提供功能的公知触控笔,本技术所提出的触控笔藉由磁场产生电场进而达成在触控面板上触控的功能,并可由不同相磁场所产生不同的电流达成多种触控辨识的功能。凡是以磁电方式或是类似以下较佳实施例皆属于本专利范围。本专利以显著的低成本以及无功耗的方式达成多种触控功能超越目前已知技术。图1显示一依据本创作构想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投射电容式触控笔的示意图。其中该投射电容式触控笔I包含一磁铁11、一线圈12与一笔尖导体13。该磁铁11以及该线圈12,两者可相互移动并经由该磁铁11所产生之磁场与该线圈12感应,而在该线圈上产生电流,经由该投射电容式触控笔I的一尖端处的笔尖导体13(或一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包含:?磁铁,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线圈,容许该磁铁的该第一端的进出,其中当外力使该磁铁与该线圈产生第一相对运动时,使该线圈上产生第一电流;?弹簧,连接于该磁铁的该第二端,其中当该外力被移除时,该弹簧使该磁铁与该线圈产生第二相对运动,且使该线圈产生第二电流;以及?笔尖导体或笔尖平板,电连接于该线圈,其中当该第一电流与该第二电流产生时,透过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使外部的触控面板产生对应的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17 TW 1021256401.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包含: 磁铁,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 线圈,容许该磁铁的该第一端的进出,其中当外力使该磁铁与该线圈产生第一相对运动时,使该线圈上产生第一电流; 弹簧,连接于该磁铁的该第二端,其中当该外力被移除时,该弹簧使该磁铁与该线圈产生第二相对运动,且使该线圈产生第二电流;以及 笔尖导体或笔尖平板,电连接于该线圈,其中当该第一电流与该第二电流产生时,透过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使外部的触控面板产生对应的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电容式触控笔,还包括按钮与连接于该按钮的按钮连杆,该按钮连杆连接于该磁铁,其中当该按钮被压下时,所产生的该外力使该按钮连杆向内带动该磁铁的该第一端脱离该线圈时,会产生反感应势,并在该线圈上产生该第二电流,且当该按钮被释压时,该外力被移除,使该弹簧回推该磁铁回到原来位置,此时会产生感应势,并在该线圈上产生该第一电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电容式触控笔,还包括外壳,容置该磁铁、该线圈、该弹簧与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其中该外壳具有顶端与尾端,该顶端具有开口,容许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自该开口露出,以接触该触控面板,且该弹簧固定于该尾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电容式触控笔,其中当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受压时,产生该外力使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向内带动该线圈向该磁铁的该第一端靠近,则会产生感应势,并在该 线圈上产生该第一电流,当该笔尖导体或该笔尖平板被释压时,该弹簧会回推该线圈回到原来位置,此时会产生反感应势,并在该线圈上产生该第二电流,该第一电流为正向电流,且该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山
申请(专利权)人: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