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锦宽专利>正文

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7796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7:54
一种塔式光网养殖装置,用以养殖各式藻类,包括一支架,呈立体多层塔状,并由多个垂直杆及多个横杆连接组成,多个光反应器排列设于该多个横杆上,且该每一光反应器具有一容置空间以放置藻类,多个照明元件分别设置于各该光反应器的一侧以提供光线,一水流控制装置通过多个给水管及多个出水管连接至该多个光反应器,以汰换该多个容置空间内的水,一进气装置通过多个进气管将气体输入至该多个容置空间内,且该多个进气管位于该多个容置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该立体多层塔状的支架,有效提升光反应器数量,以达到增进产能的功效,并配合进气装置达到提升藻类产油量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式光网养殖装置
本技术关于藻类养殖装置的设计,尤其是一种利用长方体支架来设置多个光反应器,增加单位面积中的光反应器数量以提升藻类的产能及产量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由于温室效应及生质能源缺乏等问题,而利用微藻可达到二氧化碳减量与提炼生质能源的功效,因此养殖微藻的产业与研究亦随的发展。微藻为采收周期短且易于培养的植种,部分种类的微藻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为油脂储藏,并于细胞内形成油滴,而从这些微藻提取的油即可转变为生质能源使用,此外,微藻进行光合作用时可吸取二氧化碳,故可借此减少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目前微藻的培养可分为开放式与密闭式两种,开放式培养是利用如池塘等开放池作为培养场所,虽成本较低,但无法确切的控制环境因子如温度、光量等,故一般微藻细胞密度较低而使产能减少。而密闭式养殖则是通过各种密闭的培养器进行养殖,密闭式培养较易控制各项因素而提升微藻细胞密度,相较于开放式培养可获得较高的产能,然而培养器及运转维护的成本较高,但由于可获能更佳的养殖效果,故目前许多业者或研究机构皆采用密闭式养殖。但目前的密闭式养殖多为单层设置,如利用绕圈管式或螺旋管式的培养系统、多个垂直设置的圆柱状培养系统或大直径的横卧平行于地面的培养系统等,皆为单层的养殖系统,其产量与产能因此受限,而欲获得更高的产能,则必须扩大养殖系统的设置面积,则会提高培养的成本。故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构思一种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希冀可解决上述传统藻类养殖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塔式光网养殖装置,通过长方体的一支架,提高单位面积内所设置的光反应器数量,并配合一进气装置以增加藻类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以提升藻类的产量、产油能及品质,此外,选用玻璃、塑胶及塑钢等作为养殖藻类的光反应器的材料,以减低养殖装置的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塔式光网养殖装置,便于随时掌握藻类的生长情形,且可作为观赏用的摆饰。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用以养殖各式藻类,且能够增加藻类的产能,其包括:一支架,包括多个垂直杆及多个横杆,该多个垂直杆及该多个横杆相互连接组合形成垂直向延伸的长方体;多个光反应器,分别排列设置于该支架上,且该每一光反应器具有一容置空间,以供放置藻类;多个照明元件,分别设置于各该光反应器内的一侧,以提供光线至各该容置空间内的藻类;一水流控制装置,通过多个给水管及多个出水管连接至该多个光反应器,以将干净水流注入该多个容置空间内,并将脏污水流自该多个容置空间内弓丨出进行汰换;及一进气装置,通过多个进气管将气体输入至该多个容置空间内,且该每一进气管各自设于该每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中,该支架设有多个支撑板,该多个支撑板分别设于该多个横杆之间,供以支撑该多个光反应器。所述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中,该多个垂直杆与该多个横杆相互连接形成多个矩形框,并逐一向上排列设置以形成该支架。所述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中,该多个照明元件分别设于该多个容置空间内,且为一 LED灯条。所述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中,该多个照明元件分别设于该多个支撑板相对支撑该多个光反应器的一侧面,以由该多个光反应器的顶端照射光线至该多个容置空间内。所述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中,该多个光反应器为透明管状结构体或透明板状结构体。所述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中,该多个光反应器的材质选自玻璃、塑胶及塑钢的其中之一。所述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中,更具有多个透明板,分别设于各该垂直杆上,以将该支架包覆于内形成封闭状态。所述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中,该多个垂直杆与该多个横杆分别具有一夹角,而使该支架呈金字塔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长方体的一支架,提高单位面积内所设置的光反应器数量,并配合一进气装置以增加藻类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以提升藻类的产量、产油能及品质,此外,选用玻璃、塑胶及塑钢等作为养殖藻类的光反应器的材料,以减低养殖装置的成本;便于随时掌握藻类的生长情形,且可作为观赏用的摆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反应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实施例:1_塔式光网养殖装置;10_支架;101-垂直杆;102-横杆;103-支撑板;11-光反应器;111-容置空间;12-照明元件;13-水流控制装置;131-给水管;132_出水管;14_进气装置;141_进气管;1411_气孔;15_透明板;第二实施例:2_塔式光网养殖装置;202_横杆;203_支撑板;21_光反应器;211-容置空间;22_照明元件;第三实施例:3-塔式光网养殖装置;30_支架;301-垂直杆;302-横杆;303-支撑板;31_光反应器;311-容置空间;32_照明元件;341-进气管;α-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附图,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光反应器示意图。本技术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1,用以养殖各式藻类,且可增加藻类的产能与品质,其包括一支架10、多个光反应器11、多个照明元件12、一水流控制装置13及一进气装置14。该支架10包括多个垂直杆101与多个横杆102,并相互连接组合形成垂直向延伸的长方体。该多个垂直杆101垂直地面设置,该多个横杆102则分别设于该多个垂直杆101之间,以形成多个矩形框,且逐一向上排列设置,使该支架10具有多层摆放空间。该支架10更设有多个支撑板103,该多个支撑板103分别设置于该多个横杆102之间,以支撑该多个光反应器11。该多个光反应器11分别排列设置于该多个横杆102上,且该每一光反应器11具有一容置空间111,供以放置欲养殖的藻类。于本实施例中,该多个光反应器11为透明的管状结构体,其中,该多个光反应器11选自玻璃、塑胶或塑钢,而使该多个光反应器11具有极佳的透光率,可即时得知藻类的生长情况。此外,通过该支架10,该多个光反应器11为多层排列的设置,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中该多个光反应器11的个数来提高藻类的产量与产能。该多个照明元件12分别设于该多个光反应器11内的一侧,以提供光线至各该容置空间111的藻类,于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照明元件12设于该多个容置空间111内,且分别为一 LED灯条,并自该容置空间111的底端向上照射光线,使光线可布满对应的该容置空间111内,以供养殖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由于该多个光反应器11的设置方式为连续排列并为透明状,使该每一照明元件12发光时,光线除可供满布于该多个容置空间111内以外,些许光线亦会散出至外界,而使该多个塔式光网养殖装置I整体呈现发光状态,且依据藻类种类差异可呈现不同颜色的亮光。该水流控制装置13通过多个给水管131及多个出水管132连接至该多个光反应器11,该每一给水管131用以将干净水流注入对应的该容置空间111内,该每一出水管132则用以将对应的该容置空间111内的脏污水流引出,以汰换该容置空间111内的水,利用简易的操控即使该多个容置空间111的水流常保洁净,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养殖各式藻类,且能够增加藻类的产能,其包括:一支架,包括多个垂直杆及多个横杆,该多个垂直杆及该多个横杆相互连接组合形成垂直向延伸的长方体;多个光反应器,分别排列设置于该支架上,且该每一光反应器具有一容置空间,以供放置藻类;多个照明元件,分别设置于各该光反应器内的一侧,以提供光线至各该容置空间内的藻类;一水流控制装置,通过多个给水管及多个出水管连接至该多个光反应器,以将干净水流注入该多个容置空间内,并将脏污水流自该多个容置空间内引出进行汰换;及一进气装置,通过多个进气管将气体输入至该多个容置空间内,且该每一进气管各自设于该每一容置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养殖各式藻类,且能够增加藻类的产能,其包括: 一支架,包括多个垂直杆及多个横杆,该多个垂直杆及该多个横杆相互连接组合形成垂直向延伸的长方体; 多个光反应器,分别排列设置于该支架上,且该每一光反应器具有一容置空间,以供放置藻类; 多个照明元件,分别设置于各该光反应器内的一侧,以提供光线至各该容置空间内的藻类; 一水流控制装置,通过多个给水管及多个出水管连接至该多个光反应器,以将干净水流注入该多个容置空间内,并将脏污水流自该多个容置空间内弓丨出进行汰换 '及 一进气装置,通过多个进气管将气体输入至该多个容置空间内,且该每一进气管各自设于该每一容置空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设有多个支撑板,该多个支撑板分别设于该多个横杆之间,供以支撑该多个光反应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光网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垂直杆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锦宽
申请(专利权)人:洪锦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