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振机的回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696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5:30
一种直振机的回料机构,该回料机构是一体成型所构成,且相对于该固定台与该可动台的倾斜状呈相反倾斜状,其该回料机构,包括:一本体;一U型镂空体,其设于该本体中;一可动台部,其设于该U型镂空体内;数个驱动板簧部,位于该U型镂空体的两侧,用以驱动该可动台部产生振动;借此,直振机固定线圈的电磁吸力对该可动台吸放,其通电时该可动台被吸,又其断电时该驱动板簧将该可动台复归,使该防振配重块产生反作用力,并与该可动台及该回料机构的可动台部呈反方向振动,形成该回料机构的可动台部与驱动板簧部一体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振机的回料机构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直振机的回料机构,尤指一种强化直振机振动、回料稳定。
技术介绍
现有直振机应用于微小元件的振动,使微小元件能进行整列排序于直振轨道,然,直振机的振动利用固定线圈的电磁吸力对可动台吸放,如此一来,当固定线圈通电时,则可动台被吸,又固定线圈断电时驱动板簧将可动台复归,使防振配重块产生反作用力,并与可动台反方向振动,再以振动于直振轨道而将微小元件转至回料盘的回料轨道,使回料盘的回料轨道将微小元件输送至预定处。但查,该固定线圈与可动台的电磁吸力需要消耗较高功率来产生振动,可加装一体成型的机构来强化振动,能有效降低功率,然,防振配重块与可动台呈反方向振动,亦造成回料盘的回料轨道的微小元件跨至直振轨道,使各微小元件之间产生撞击或破坏原本整列排序好的状态。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问题点,乃积极研究改良,以克服其缺失,为本技术所欲解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直振机的回料机构,其回料机构为一体成型,并加装于直振机产生共振,进而强化振动的功效,其回料机构设有区域弱化的结构呈现挠性状,使直振机与回料机构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振机的回料机构,包括:一直振机,其包括:一底座;一防振配重块,其设于该底座上,且数个防振板簧结合该防振配重块与该底座的前、后侧面;一固定台,其前、后侧面呈倾斜状,并设于该防振配重块上,且其内设一具有电磁吸力的固定线圈;一可动台,其前、后侧面呈倾斜状,并设于该固定台上,且数个驱动板簧结合该固定台与该可动台的前、后侧面;一直振轨道,其设于该可动台上;一回料盘,其具有一回料轨道,该回料轨道的内侧面相对于该直振轨道的内侧面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配重块的内侧面与该回料盘的下方分别相对于回料机构的下方与上方连结;该回料机构是一体成型所构成,且相对于该固定台与该可动台的倾斜状呈相反倾斜状,该回料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振机的回料机构,包括: 一直振机,其包括:一底座;一防振配重块,其设于该底座上,且数个防振板簧结合该防振配重块与该底座的前、后侧面;一固定台,其前、后侧面呈倾斜状,并设于该防振配重块上,且其内设一具有电磁吸力的固定线圈;一可动台,其前、后侧面呈倾斜状,并设于该固定台上,且数个驱动板簧结合该固定台与该可动台的前、后侧面;一直振轨道,其设于该可动台上;一回料盘,其具有一回料轨道,该回料轨道的内侧面相对于该直振轨道的内侧面结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振配重块的内侧面与该回料盘的下方分别相对于回料机构的下方与上方连结; 该回料机构是一体成型所构成,且相对于该固定台与该可动台的倾斜状呈相反倾斜状,该回料机构,包括:一本体;一U型镂空体,其设于该本体中;一可动台部,其设于该U型镂空体内;数个驱动板簧部,位于该U型镂空体的两侧,用以驱动该可动台部产生振动; 借此,该固定线圈的电磁吸力对该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仁
申请(专利权)人:捷坤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