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置物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161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伸缩置物杆,包括一设有安装通孔的连接座和一外直管,外直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连接座的安装通孔;外直管内滑套有至少一可从其一端或两端伸出的内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一方面能够自由伸缩而调节整体长度,另一方面使外直管可相对连接座进行轴向运动,可以避免因卫生间的空间限制使内直管不能从外直管的某一端伸出或不能伸出至极限位置的现象发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置物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杆,特别是涉及一种伸缩置物杆。
技术介绍
置物杆是一种常见的卫浴产品,多安装于卫生间中用于悬挂毛巾、浴巾等物件。目前,置物杆一般包括连接座和金属材质的直管,直管通过一个或两个连接座安装于墙壁上。为了能够悬挂更多的毛巾、浴巾等物件,现有技术的置物杆多采用至少两直管并列连接的方式,但这样会导致两物件之间的距离较近,既不方便悬挂,也不利于物件的脱水干燥。针对这个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采用外直管套内直管的方式增加总长度的置物杆,虽然这种置物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其却存在新的问题:其外直管一般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导致当需要将内直管从外直管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时,经常会受到卫生间的空间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伸缩置物杆,其不仅能够进行自由伸缩而调节整体长度,还能够根据卫生间大小进行灵活调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伸缩置物杆,包括一设有安装通孔的连接座和一外直管,外直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连接座的安装通孔;外直管内滑套有至少一可从其一端或两端伸出的内直管。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座本体和旋转座,所述安装通孔设于旋转座;旋转座可转动地安装于连接座本体。所述连接座本体包括两支座和一底板,两支座分别间隔固接于底板,且该两支座呈上下分布;所述旋转座枢接于两支座之间。还包括至少一 O型圈,该至少一 O型圈限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外直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过该O型圈,并与该O型圈呈过盈配合。还包括两螺丝套,且两螺丝套的最大外径尺寸分别大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孔径尺寸;所述外直管的两端内壁分别设有内螺纹,两螺丝套分别螺旋配合于所述外直管的两端,以用于防止所述外直管脱离所述连接座;至少一螺丝套设有用于对所述内直管形成让位的两端通透结构。所述内直管为一个,还包括两限位柱,两限位柱分别安装于该内直管的两端,且其中一限位柱位于所述外直管外,另一限位柱位于所述外直管内;所述两螺丝套中,其中一螺丝套设有用于对所述内直管形成让位的两端通透结构,两限位柱的相对外端分别配合于内直管的两端外,且两限位柱的相对外端的径向尺寸分别大于该螺丝套的内径尺寸。所述内直管为两个,该两内直管相向滑套于所述外直管内;还包括四个限位柱,两内直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限位柱,且两内直管相对外端的限位柱分别位于所述外直管夕卜,两内直管相对内端的限位柱分别位于所述外直管内;所述两螺丝套分别设有用于对所述内直管形成让位的两端通透结构,各内直管上的两限位柱的相对外端分别配合于内直管的两端外,且各内直管上的两限位柱的相对外端的径向尺寸分别大于两螺丝套的内径尺寸。所述内直管两端的限位柱的相对内端分别过盈配合于内直管的两端内。所述两支座的相对内侧壁分别设有一枢接孔,所述旋转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枢接轴,所述旋转座通过其两枢接轴与对应的枢接孔的插接配合枢接于所述两支座之间。还包括两护套,该两护套分别套装于所述旋转座的两枢接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其外直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连接座的安装通孔;外直管内滑套有至少一可从其一端或两端伸出的内直管,使得本技术一方面能够自由伸缩而调节整体长度,另一方面使外直管可相对连接座进行轴向运动,可以避免因卫生间的空间限制使内直管不能从外直管的某一端伸出或不能伸出至极限位置的现象发生;2、由于其连接座包括连接座本体和旋转座,且安装通孔设于旋转座,旋转座可转动地安装于连接座本体,使得本技术的外直管及内直管还具有旋转功能,可进行角度调节,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伸缩置物杆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内直管位于外直管内);图3是图2中本技术对应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内直管伸出外直管外);图6是图5中本技术对应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三(外直管轴向移动);图8是图7中本技术对应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伸缩置物杆,包括一设有安装通孔27的连接座2和一外直管1,外直管I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连接座2的安装通孔27 ;夕卜直管I内滑套有至少一可从其一端或两端伸出的内直管3。作为一种优选,上述连接座2包括连接座本体和旋转座21,上述安装通孔27正是设于旋转座21 ;旋转座21可转动地安装于连接座本体。上述连接座本体包括两支座23和一底板22,两支座23分别间隔固接于底板22(具体是采用螺钉24进行锁固),且该两支座23呈上下分布;底板22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装饰扣25。旋转座21枢接于两支座23之间,具体是两支座23的相对内侧壁分别设有一枢接孔,旋转座2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枢接轴,旋转座21通过其两枢接轴与对应的枢接孔的插接配合枢接于两支座23之间。这里,本技术还包括两护套9,该两护套9分别套装于旋转座21的两枢接轴。作为一种优选,本技术还包括两O型圈4,该两O型圈4分别套装于安装通孔27内,上述外直管I可轴向移动地穿过该O型圈4,并与该O型圈4呈过盈配合,如此,可以保证外直管I轴不会相对旋转座21随意滑动,并保证外直管I轴向运动时手感顺畅。作为一种优选,本技术还包括两螺丝套5、6,且两螺丝套5、6的最大外径尺寸分别大于上述安装通孔27的孔径尺寸;上述外直管I的两端内壁分别设有内螺纹,两螺丝套5、6分别螺旋配合于外直管I的两端,以用于防止外直管I脱离连接座2 ;其中一螺丝套6设有用于对内直管3形成让位的两端通透结构,另一螺丝套5的外端则呈封闭结构。具体上述内直管3为一个,本技术还包括两限位柱7、8,该两限位柱7、8分别安装于该内直管3的两端,具体是:两限位柱7、8的相对内端分别过盈配合于内直管3的两端内;其中一限位柱7位于外直管I外,另一限位柱8位于外直管I内;两限位柱7、8的相对外端分别配合于内直管3的两端外,且两限位柱7、8的相对外端的径向尺寸分别大于上述其中一螺丝套6的内径尺寸,如此,可以保证当内直管3伸出外直管I时,位于外直管I内的限位柱8与其中一螺丝套6形成卡位而避免内直管3脱离外直管1,也可以保证当内置管收入外直管I内时,位于外直管I外的限位柱7与另一螺丝套6形成卡位而避免内直管3因全部收入外直管I内造成不方便拉伸。当然,上述内直管也可以为两个,若内直管为两个,则该两内直管相向滑套于外直管内,各内直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限位柱,且两内直管相对外端的限位柱分别位于外直管外,两内直管相对内端的限位柱分别位于外直管内。此时,上述两螺丝套分别设有用于对内直管形成让位的两端通透结构,各内直管上的两限位柱的相对外端分别配合于内直管的两端外,且各内直管上的两限位柱的相对外端的径向尺寸分别大于两螺丝套的内径尺寸。本技术的一种伸缩置物杆,其一种应用状态如图2、图3所示:内直管3收纳于外直管I内,其位于外直管I外的限位柱8与其中一螺丝套6形成卡位,方便用户通过拉动该限位柱8将内直管3抽出;外直管I轴向运动至使另一螺丝套5与旋转座21的安装通孔27形成卡位。此时,由于旋转座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置物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有安装通孔的连接座和一外直管,外直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连接座的安装通孔;外直管内滑套有至少一可从其一端或两端伸出的内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置物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有安装通孔的连接座和一外直管,外直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连接座的安装通孔;外直管内滑套有至少一可从其一端或两端伸出的内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置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座本体和旋转座,所述安装通孔设于旋转座;旋转座可转动地安装于连接座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置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本体包括两支座和一底板,两支座分别间隔固接于底板,且该两支座呈上下分布;所述旋转座枢接于两支座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置物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O型圈,该至少一 O型圈限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外直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过该O型圈,并与该O型圈呈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置物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螺丝套,且两螺丝套的最大外径尺寸分别大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孔径尺寸;所述外直管的两端内壁分别设有内螺纹,两螺丝套分别螺旋配合于所述外直管的两端,以用于防止所述外直管脱离所述连接座;至少一螺丝套设有用于对所述内直管形成让位的两端通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伸缩置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直管为一个,还包括两限位柱,两限位柱分别安装于该内直管的两端,且其中一限位柱位于所述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陈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