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婷安专利>正文

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126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9:07
一种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指在可做数折操作的折叠床上半段位置中置有一趴卧垫,而折叠床由数段落杆架及脚架构成床体,使在每两杆架相邻位置的左右两边分别组装有一弯折转接头来供做折叠、定位及使用者可以趴姿形态而趴卧在折叠床上,头部在压触到靠、软两垫时刚好使其脸面系位在镂空空间,而身体胸、腹则位在趴卧垫中间位置的凹口空间,使眼、鼻、口、耳及胸、腹部位不致受到压迫而产生不适,并使髋部、膝盖得以触靠位在趴卧垫的周边获得支撑,进而使折叠床藉由各个段落两旁的弯折转接头来以供使用者依其需求来做不同倾斜角度调整定位使用之外,并予做折收叠置形态、以减少占用空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
技术介绍
按一般使用者对于睡眠姿势,大分有五种:即仰卧睡、左侧卧睡、右侧卧睡、俯卧睡及伏案睡(即趴桌睡),由于每一种睡姿都有其优点与缺点,因此要依睡眠者的身体状况以为选择适当的睡姿,其中以目前约有60%的人选择仰卧睡分析,其优点是视野较广,但缺点则是:一、会压迫脊椎及后肩腰部,现代人较缺乏运动,身体上的伸肌群普遍紧绷,腰背循环较差,长时间仰卧时,因压迫腰背部,会加重影响腰背循环,造成腰酸背痛;又肩胛骨跟肩关节一带受到压挤影响循环,再加上白天肩关节的过度使用,常会造成肌腱、关节囊发炎,年老时加速退化演变成50肩。二、仰卧时脸部中开窍的部位多朝上,而气与津液走势则下行,舌根下坠,口水、痰、鼻涕等分泌物易流入气管,阻塞呼吸道,非常不利于肺部气血的运行,影响到肺的功能,产生胸闷,容易做噩梦惊醒,而失眠,并形成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而猝死。三、长期卧床的中风或慢性病人,如果疏于照顾,总是让病人仰卧,很容易在背部及臀部等部位长出褥疮。四、仰卧时,部分左肺在心脏下方,受心脏的压迫较大,肺部后叶末端细支气管及肺泡较难撑开,形成换气不良。五、仰卧时,心脏右心室在上,左心室在下受其压迫,主动脉又在整个心脏下方压迫更大,使心脏打血较吃力,体循环不良,会造成身体不适,较难入眠。以上五点并不适宜有肥胖、打鼾和有呼吸道、心脏疾病及僵直性脊椎炎、腰酸背痛的患者,眼晴手术后患者。因此,以一般在求学、室内办公者而言,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提供做卧睡运用,因此大部份是以自已的座位空间为主,配合坐椅及办公桌以为在休息时间来小睡片刻;然而以传统的趴桌睡方式却有以下的缺点发生,如:一、当手肘需向外侧弯或倚靠桌面时,由于尺神经在手肘内侧神经处非常表浅,以致容易长时间的压迫而受伤,导致尺神经麻痹或是神经沾粘的使无名指与小指产生酸痛情形。二、以手臂当枕头睡时会因长时间的压迫手臂桡神经及脸部,无法使血液正常循环及神经传导,如此会使发生肩痛、手臂酸痛及局部的神经麻痹或脸部变形。三、经长时间歪扭颈部及上半身后,会使颈、肩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以致形成两部位的肌肉酸痛,并造成颈椎及胸椎轻微变形、病痛。四、长时间歪扭颈部亦会压迫到颈椎神经血管与神经,而影响到正常脑部血液循环,当脑部经常性缺血的话,会造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呈暂时性紊乱,导致头晕、耳呜、腿软脚麻。五、传统趴桌睡会使身体无意地增加弯曲度,以致压迫到心、肺器官,进而增加两者的负担,导致呼吸不顺、供氧量不足情形,因而产生头昏眼花现象。六、肌桌睡会导致眼球的受到压迫下、以致眼压升高的造成眼球涨大、眼轴增长,不但会影响视力外,也会增加青光眼的病发机率。七、由于午餐后即做趴桌睡时会使身体增加弯曲度,以致正在运作中的胃部受到压迫,以致增加蠕动的时间与负担,以致造成胃胀气、降低消化能力,长久下来便会产生慢性胃炎。有鉴于此, 申请人:遂提出本案创作,并提出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其结构简单,操作和装卸非常便利,不仅可提供多种倾斜角度的姿势,适应范围更加广泛,且占用空间较小,更具头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在可做数折操作的折叠床上半段位置中置有一趴卧垫,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床以数段落的杆架及脚架构成,脚架位在杆架下方并以枢设形态组设,并两相邻杆架设有弯折转接头来做折叠、定位;而在前端供头部支撑的杆架设有一靠垫、软垫;该趴卧垫由两L杆及两L形软垫所构成。其中,在折叠床前端的杆架设有一可从杆架往外延伸拉出的活动架。其中,在折叠床前端所供头部支撑的杆架下方设有一靠垫,并在可从杆架往外延伸拉出的活动架中则设有一软垫,在靠垫与软垫之间形成镂空空间。其中,位在折叠床上半段的趴卧垫由两L杆及两L形软垫构成,形成在两边之间的中间位置具有一凹口空间。其中,位在折叠床上半段的趴卧垫由两L杆及两L形软垫所构成,在两L杆之间并由一连杆衔接以变化两杆之间的宽度距离。其中,位在折叠床上半段的趴卧垫由两L杆及两L形软垫所构成,并在两L杆尾末亦具有一可从L杆往外延伸拉出的活动杆,并活动杆结合有附属软垫以提供不同身长的使用者运用。其中,肌卧垫与靠垫、软垫为一体形态。其中,靠垫、软垫分别以左右分开的两块式组合构成以做为宽度距离的变化调整操作。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1、提供使用者以趴姿形态贴触在折叠床上的靠垫、软垫及趴卧垫中使用时,并不会使脸面及胸、腹部位受到压迫而产生不适,如此使折叠床可依需求来做不同倾斜角度调整定位使用之外,并予做折收叠置形态、以减少占用空间。2、位在折叠床前端杆架的靠垫及活动架的软垫之间所形成镂空空间,在于当使用者的头部在压触时、使其脸面得以位在镂空空间当中,不致让眼、鼻、口、耳部位受到压迫不适。3、形成在两边之间的中间位置具有一凹口空间,以供使用者以仰姿躺靠趴卧垫时的避免身体脊椎受到压触。4、由趴卧垫中间位置所具有凹口空间形态,以供使用者以趴卧姿势贴靠在趴卧垫时的避免身体胸、腹部受到压触。5、藉由趴卧垫来使得身体髋部、膝盖得以触靠位在趴卧垫的周边获得支撑。6、在两L杆之间并由一连杆衔接以变化两杆之间的宽度距离,以配合使用者的不同身材来做不同尺寸大小的调整变化操作。7、位在折叠床上半段位置的趴卧垫系由两L杆及两L形软垫所构成,并在两L杆尾末亦具有一可从L杆往外延伸拉出的活动杆,并结合附属软垫,以提供不同身长的使用者运用。8、肌卧垫并可与靠垫、软垫做为一体形态,以为运用在一般床体上使用。9、趴卧垫并可与靠垫、软垫做为一体形态外,靠垫、软垫亦可个别以左右分开的两块式组合构成,以做为宽度距离的变化调整操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活动架的活动示意图。图3:本技术活动架向外拉出的示意图。图4:本技术活动架向内缩入的示意图。图5:本技术L杆的示意图。图6:本技术趴卧垫的示意图。图7:本技术趴卧垫的连杆示意图。图8:本技术趴卧垫的活动杆示意图示。图9:本技术趴卧垫的附属软垫示意图示(九)。图10:本技术趴卧垫的收缩示意图。图11:本技术趴卧垫的伸出示意图。图12: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一)。图13: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二)。图14: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三)。图15: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四)。图16: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五)。图17: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六)。图18: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七)。【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图1?图7详细说明所示:本技术一种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指由一可做数折操作的折叠床I及在床前端设有靠垫2、软垫3及趴卧垫4所构成,其中折叠床I以数段落的杆架11及脚架12构成(参见图1),脚架12位在杆架11下方并以枢设形态组设,并在两相邻所设有弯折转接头13来做不同倾斜角度调整定位(如图2);在前端所供头部支撑的杆架11下方设有一靠垫2,并在可从杆架11往外延伸拉出的活动架14中则设有一软垫3 (如图3、4),使在靠垫2与软垫3之间形成镂空空间2A,另靠垫2及软垫3以软性材质制成以具有软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在可做数折操作的折叠床上半段位置中置有一趴卧垫,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床以数段落的杆架及脚架构成,脚架位在杆架下方并以枢设形态组设,并两相邻杆架设有弯折转接头来做折叠、定位;而在前端供头部支撑的杆架设有一靠垫、软垫;该趴卧垫由两L杆及两L形软垫所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在可做数折操作的折叠床上半段位置中置有一趴卧垫,其特征在于: 该折叠床以数段落的杆架及脚架构成,脚架位在杆架下方并以枢设形态组设,并两相邻杆架设有弯折转接头来做折叠、定位;而在前端供头部支撑的杆架设有一靠垫、软垫;该趴卧垫由两L杆及两L形软垫所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折叠床前端的杆架设有一可从杆架往外延伸拉出的活动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折叠床前端所供头部支撑的杆架下方设有一靠垫,并在可从杆架往外延伸拉出的活动架中则设有一软垫,在靠垫与软垫之间形成镂空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其特征在于,位在折叠床上半段的趴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安
申请(专利权)人:李婷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