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洗西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090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洗西服,其包括表层、中层和里层,所述中层用于连接表层及里层,所述中层由中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里层由里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里层和中层上开设有若干孔洞,所述表层的面料包括重量占比为40%--60%的澳大利亚羊毛、20-30%的Thermolite中空纤维、20-30%的芳纶纤维以及0.5-1%的芳纶基导电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洗西服清洗方便、彻底,且其透气性好,穿着舒适。另一方面,西服表层采用多种纤维混纺,其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功能及抗静电效果,以及超强的断裂强力及撕破强力。另外,经过后处理,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消臭功能,以及优异的防水、拒油、拒污功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洗西服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洗西服。
技术介绍
西服的穿着,历来是很讲究的,穿着西服进行社交活动也是很得体的。但是,西服的洗涤往往比较麻烦,因为与一般的服装相比,其材质一般较厚,清洗起来比较费力,且不容易清洗掉西服内部的灰尘。如送到干洗店清洗,又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西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洗西服,其清洗起来较为容易,且透气性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洗西服,其包括表层、中层和里层,所述中层用于连接表层及里层,所述中层由中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里层由里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里层和中层上开设有若干孔洞,所述表层的面料包括重量占比为40%—60%的澳大利亚羊毛、20-30%的Thermolite中空纤维、20-30%的芳纶纤维以及0.5-1%的芳纶基导电纤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里层和中层上的孔洞的位置交错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孔洞自内向外呈渐缩式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孔洞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并在所述里层和中层上均匀分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层、中层和里层的厚度比为(1-2): (0.5-1.3): (0.1-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机洗西服清洗方便、彻底,且其透气性好,穿着舒适。另一方面,西服表层采用多种纤维混纺,其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功能及抗静电效果,以及超强的断裂强力及撕破强力。另外,经过后处理,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消臭功能,以及优异的防水、拒油、拒污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机洗西服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0.表层;20.里层;30.中层;40.孔洞。【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洗西服,其清洗起来较为容易,且透气性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洗西服,其包括表层、中层和里层,所述中层用于连接表层及里层,所述中层由中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里层由里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里层和中层上开设有若干孔洞,所述表层的面料包括重量占比为40%—60%的澳大利亚羊毛、20-30%的Thermolite中空纤维、20-30%的芳纶纤维以及0.5-1%的芳纶基导电纤维。优选地,所述里层和中层上的孔洞的位置交错设置;所述孔洞自内向外呈渐缩式设置;所述孔洞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并在所述里层和中层上均匀分布;所述表层、中层和里层的厚度比为(1-2): (0.5-1.3): (0.1-1.2)。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西服表层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表层面料采用重量占比为40%—60%的澳大利亚羊毛、20-30%的Thermolite中空纤维、20-30%的芳纶纤维以及0.5-1%的芳纶基导电纤维混纺而成。优选的,所述的澳大利亚羊毛的长度为50_80mm、细度为1.5-1.65dtex;所述Thermolite中空纤维的长度为20_45mm、细度为1.4_1.6dtex;所述芳纟仑纤维的长度为20-45mm、细度为1.3-2.0dtex;所述芳纶基导电纤维的长度为20_40mm、细度为1.3-2.0dtex0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西服表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条染复精梳-纺纱-织造-整理,其中整理包括:烧毛-单煮-洗呢-双煮-烘呢-光触媒加工液浸轧-烘呢-TEFLON三防整理-焙烘-熟修-刷毛-剪毛-刷毛-给湿-罐蒸,光触媒加工液的用量为30g/l——50g/l,轧液率75%——85%,在光触媒加工液的使用时保持车速25m/min——30m/min,温度120° C——135° C,TEFLON三防整理加工的轧液率75_85%,车速保持18_22m/min,温度 160-180。C。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机洗西服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上述机洗西服包括:表层10、里层20、以及位于上述二者之间的中层30。其中,以中层30为基础,其用于连接表层10以及里层20,连接方式可采用缝合等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地,表层的面料包括重量占比为40%—60%的澳大利亚羊毛、20-30%的Thermo I i te中空纤维、20-30%的芳纶纤维以及0.5-1%的芳纶基导电纤维。澳大利亚羊毛的长度为50-80mm、细度为1.5-1.65dtex。Thermolite中空纤维的长度为20_45mm、细度为1.4-1.6dtex。芳纶纤维的长度为20-45mm、细度为1.3-2.0dtex0芳纶基导电纤维的长度为20_40mm、细度为1.3-2.0dtex0上述中层30由中层纱线编织而成,中层纱线由长度25_40mm的中空纤维和芳纶纤维混纺织而成。上述里层20由里层纱线编织而成,里层纱线由长度50-80mm的羊毛纺织而成。另外,本实施例中还给出了一种多功能毛精纺西服面料的加工工艺,流程为:条染复精梳-纺纱-织造-整理,而整理包括:烧毛-单煮-洗呢-双煮-烘呢-光触媒加工液浸轧-烘呢-TEFLON三防整理-焙烘-熟修-刷毛-剪毛-刷毛-给湿-罐蒸。另外,光触媒加工液的用量为30g/l——50g/l,轧液率75%——85%,在光触媒加工液的使用时保持车速25m/min——30m/min,温度120° C——135° C。TEFLON三防整理加工的轧液率75-85%,车速保持18_22m/min,温度160-180° C。最后制得的面料规格为:纱支96/2-100/2Nm,总紧度145-165,经密615-796根/10厘米,纬密400-358根/10厘米,克重340-390克/米。经测试,本实施例中的西服表层具有以下参数:法向发射率(≥0.80) 0.89;电荷面密度um/m2 (洗前< 1.5,50次洗后< 2.0):洗前0.1,洗后0.5;断裂强力N(≥ 196):经 2O8O,纬 I89O;撕破强力N(≥10):经210,纬260;抗菌处理样品的增长值:金黄色葡萄球菌-4.5,大肠杆菌-3.8;抗菌活性值:金黄色葡萄球菌6.4,大肠杆菌6.9;消臭:氨( ≥70)98;醋酸/ 乙酸(≥80)99.5;异戊酸(≥85)95;防水(70-100分):洗前100分,干洗5次后100分;拒油(0-8级):洗前8级,干洗3次后6级;防污(1-5级):洗前5级,干洗2次后4级。上述测试分别采用以下标准:CASl 15-2005《保健功能纺织品》GB/T127032-2009 电荷面密度GB/T3923.1-1997 断裂强力性能GB/T3917.2织物撕破性能ATCC6538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8739 大肠杆菌JECV301《光触媒抗菌消臭加工纤维制品认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洗西服,其包括表层、中层和里层,所述中层用于连接表层及里层,所述中层由中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里层由里层纱线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和中层上开设有若干孔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洗西服,其包括表层、中层和里层,所述中层用于连接表层及里层,所述中层由中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里层由里层纱线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和中层上开设有若干孔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洗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和中层上的孔洞的位置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学如袁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澳洋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