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7011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6:09
一种逆变器装置设有逆变器叠堆(10)和通过从正面进入而在其内容纳有逆变器叠堆(10)的配电盘(50),逆变器叠堆(10)在其底部上具有脚轮(10a),逆变器叠堆(10)包括:输出端子;输出继电器条(73),用以构成配电盘(50)并适于连接输出继电器端子(53),该输出继电器端子附连到连接至负载的输出线(55);以及下框架(20),用以构成底部且由连接而形成长方体的各侧面的多个框架构件(21)构成。在下框架(20)中,用于构成供输出继电器条(73)穿过的四侧框架的一侧的框架构件(21)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逆变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逆变器叠堆和配电盘的逆变器装置,所述逆变器叠堆在其底部上具有脚轮,通过从正面进入而在配电盘内容纳有逆变器叠堆。
技术介绍
迄今已知的逆变器装置包括在其底部上具有脚轮的逆变器叠堆和通过从正面进入而在其内容纳有逆变器叠堆的配电盘(例如,参看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平7-1235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虽然未在专利文献1中明确指出,但迄今已知的逆变器装置使得逆变器叠堆的输出端子和输出继电器端子由平板状输出继电器条连接,该输出继电器端子构成配电盘并且附连到连接至负载的输出线。此外,构成逆变器装置的逆变器叠堆使得构成底部且穿过输出继电器条的下框架由作为非磁性体的不锈钢等制成,目的在于防止因过电流等发生所导致的发热和振动。不锈钢相比钢板等是昂贵的,这导致包括具有这种下框架的逆变器叠堆的逆变器装置的制造成本增加。鉴于上述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装置,使得可以在防止因过电流等发生所导致的发热和振动的同时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装置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逆变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叠堆;以及配电盘,所述配电盘容纳所述逆变器叠堆;所述逆变器叠堆具有:输出继电器条,所述输出继电器条连接到其自身的输出端子,以及下框架,所述下框架构成底部,并且由彼此连接以形成长方体的各侧面的多个框架构件构成,其中在所述下框架中,构成供所述输出继电器条穿过的四侧框架中的一个侧面的框架构件由非磁性体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0.31 JP 2011-2397341.一种逆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叠堆;以及配电盘,所述配电盘容纳所述逆变器叠堆;所述逆变器叠堆具有:输出继电器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敏弘吉川智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