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间通讯方法及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6822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5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片间通讯方法及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发送端:获取待发送报文的指定信息;向第一接收端发送所述报文的指定信息,以及,以指定长度的报文片段为粒度陆续向第一接收端发送所述报文;在第一接收端:接收所述报文的指定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指定信息和陆续接收到的报文片段对数据帧进行填充,以完成对所述数据帧的封装。本实施例中的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报文时,不再以单个报文为单位进行发送,而是将报文分解,改为以指定长度的报文片段为单位进行发送,而且发送时先发送接收端所需的指定信息(如报文长度),从而使得接收端不需要再缓存整个报文,解决了接收端的缓存资源被大量占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间通讯方法及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般涉及数据通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片间通讯方法及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片间通讯中,发送端经常会向接收端发送报文。由于发送与接收过程一般无法做到绝对同步或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通常需要在接收端设置一定的缓存空间用来缓存报文。在一些场景中,接收端在接收到完整报文后才能根据完整报文得知某些特定信息,以便进行下一步处理。以DP (Data Process,数据处理)芯片通过Interlaken接口向OT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络)芯片发送报文为例:0ΤΝ芯片接收到DP芯片发来的报文后,下一步需要封装成GFP数据帧然后映射到OTN管道,但在开始封装GFP帧前,需要先获知报文的长度,因此在现有技术中,OTN芯片接收报文时需先进行整个报文的缓存,当缓存了一个完整的报文后,才能计算出报文长度以生成报文长度域,进而才能将报文长度域与报文数据封装成GFP格式的数据帧。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接收端需要缓存整个报文的做法,大大消耗了接收端的缓存资源,尤其是在多通道通讯时,接收端的缓存资源被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片间通讯方法及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间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发送端:获取待发送报文的指定信息;向第一接收端发送所述报文的指定信息,以及,以指定长度的报文片段为粒度陆续向第一接收端发送所述报文;在第一接收端:接收所述报文的指定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指定信息和陆续接收到的报文片段对数据帧进行填充,以完成对所述数据帧的封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间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发送端: 获取待发送报文的指定信息; 向第一接收端发送所述报文的指定信息,以及,以指定长度的报文片段为粒度陆续向第一接收端发送所述报文; 在第一接收端: 接收所述报文的指定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指定信息和陆续接收到的报文片段对数据帧进行填充,以完成对所述数据帧的封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指定信息和陆续接收到的报文片段对数据帧进行填充,包括: 对陆续接收到的报文片段进行缓存; 当缓存中的报文片段达到指定条件时,使用所述指定信息以及从缓存中陆续取出的报文片段对所述数据帧进行填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的指定信息为报文的长度信肩、O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为GFP数据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长度为映射到OTN管道的报文数据长度。6.一种片间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第二发送端与第二接收端之间的通讯,所述第二发送端具有多个发送通道,所述第二接收端具有多个接收通道,所述发送通道与所述接收通道一一对应; 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二发送端: 对于每个发送通道:获取并向第一接收端发送当前发送通道中待发送报文的指定信息; 在各个发送通道之间以指定长度的报文片段为粒度进行交织调度,将每个发送通道中的待发送报文陆续向第二接收端上对应的接收通道发送; 在第二接收端: 对于每个接收通道:接收报文的指定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指定信息和陆续接收到的报文片段对当前接收通道所对应的数据帧进行填充,以完成对所述数据帧的封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指定信息和陆续接收到的报文片段对当前接收通道所对应的数据帧进行填充,包括: 对陆续接收到的报文片段进行缓存; 当缓存中的报文片段达到指定条件时,使用所述指定信息以及从缓存中陆续取出的报文片段对当前接收通道所对应的数据帧进行填充。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的指定信息为报文的长度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为GFP数据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长度为映射到OTN管道的报文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陈玉杰雷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