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装置及空调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6218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降低压力损失的放电装置以及空调机。放电装置(1000)具有低电位侧的对电极(700)和高电位侧的线状体放电电极(300)。上述对电极利用一块导电性板状体一体地形成了多个平板部(731)、第1连接部(733R)和第2连接部(733L)。上述多个平板部大致平行地排列,呈长条形且是平板形状。上述第1连接部将平板部(731)的长度形状的一方端部相互连接。上述第2连接部将平板部(731)的另一方端部相互连接。上述放电电极在平板部(731)之间沿长度方向配置,电位比对电极(700)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电装置及空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效地将浮游在室内的细菌、霉、病毒等除去、灭活的放电装置及空调机。
技术介绍
在已往进行放电并形成电场的放电装置中,为了降低压力损失,在箱体内部形成空气流路,并斜切流路且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导电板(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另外,为了提高空气清洁性能,用定位工具等,在装置内部,使用多个弯折成く字形的对电极(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2-48047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65957号
技术实现思路
在已往的放电及形成电场的放电装置中,为了降低压力损失,有时使对电极相对于空气流路倾斜,但是,由于对电极都是一片一片地制作成的,所以,存在着组装费时、零件数目较多、不容易将多个对电极固定在固定工具上的问题。另外,存在若从平板上切起对电极部作为一个零件、则压力损失因带部而增加的课题。另外,用树脂制作时,虽然能制作成任意形状,但是,混入了替代金属的碳等的导电性树脂存在着费用高、导电不稳定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降低压力损失。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放电装置,具有:对电极,利用一块导电性板状体一体地形成3块以上的平板部、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电位是低压侧;上述3块以上的平板部大致平行地排列,呈长条形且是平板形状;上述第1连接部将上述3块以上的平板部的上述长条形状中的一方端部相互连接;上述第2连接部将上述3块以上的平板部的上述长条形状中的另一方端部相互连接;以及放电电极,在相邻的上述平板部之间沿上述长条形状的长度方向配置,是电位比上述对电极高的高压侧的线状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利用对电极的形状来降低压力损失,所以,通过风量增加,可提高放电装置的每单位时间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300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放电装置1000安装于空调机3000的安装状态的图。图3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3000的图2的F-F剖面。图4是实施方式1的放电装置1000的分解组装图。图5是实施方式1的支承部组件2000的分解组装图。图6是从实施方式1的放电装置1000中去除了预滤器100和上部框200的状态的放电装置1000的俯视图。图7相当于图4中的A-A剖面的剖面。图8是实施方式1的对电极700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B-B剖面、C-C剖面。图10是已往的对电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图10中的D-D剖面和连接部的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对电极700和放电电极300的位置关系的图(相当于图8的C-C剖面的剖面)。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右中间框500和左中间框600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左中间框600和下部框800的组装状态的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弹簧安装部的详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下部框800的排水孔842a、842b的图。图17是实施方式1的下部框800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伸出部507的图。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伸出部507的另一图。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低压侧连接部710和高压侧供电端子709的爬电距离的图。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放电电极300的图。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与对电极700不同的另一对电极的立体图。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对电极700的连接部733与上部肋201及下部肋844的关系的图。图24是实施方式1的放电装置1000(卸下了上部框20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上部框200里侧的对电极接触肋202的立体图。图2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对电极接触肋202的功能的剖面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0...预滤器,200...上部框,201...上部肋,202...对电极接触肋,205...纵格子,206...横格子,207、208...侧面部,211...把手部,300...放电电极,301...端子,302...管,303...电线,400...弹簧,400a...弹簧端部,500...右中间框,505...绝缘壁,506...缺口,507...伸出部,508...平坦部,590...凹部,591...标记线,592...标记记号,600...左中间框,605...绝缘壁,606...缺口,607...伸出部,608...平坦部,680...折返部,681...立起部,682...伞部,682-1...圆弧部,682-2...直线部,683...区域,685...立起壁,700...对电极,707...第1连接片,708...第2连接片,709...高压侧供电端子,709a...卡挂部,710...低压侧连接部,731...平板部,731-1...对电极最上部,732...带部,733...连接部,733R...第1连接部,733L...第2连接部,735...第1突出部,736...第2突出部,741...弯折部,742...排列方向,800...下部框,840...低压端子保持部,841...高压端子保持部,842a、842b...排水孔,843...对电极保持部,844...下部肋,846、847...下部框凸部,851~854...爪,931...平板部,932...带部,933...连接部,1000...放电装置,1500...支承部,1512...格子部,1530...高压基板,1514...卡挂部,1518...板接触部,1519...开口部,1520...上肋,1521...下肋,1522...螺钉固定部,1540...高压基板罩,1560...支承侧低压端子,1570...支承侧高压端子,2000...支承部组件,3000...空调机,3060...热交换器,3061...吸入口,3062...吹出口,3063...送风风扇,3064...空调机用预滤器,3070...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下面,参照附图1~26说明实施方式1的放电装置1000。放电装置1000例如用于空调机内,将空气中含有的浮游菌、病毒灭活。图1是安装着放电装置1000的空调机300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放电装置1000安装于空调机3000的安装状态的图。另外,图2表示从图1的空调机3000上卸下了板3070的状态。图3表示图2的F-F剖面。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用于放电、生成电场的放电装置100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支承部组件2000的分解组装图。支承部组件2000由放电装置1000、支承部1500、与支承部1500相关的高压基板1530、支承侧高压端子1570、支承侧低压端子1560、以及用于将“高压基板1530、支承侧高压端子1570、支承侧低压端子1560”安装在支承部1500上的高压基板罩1540构成。图6是从放电装置1000上卸下了预滤器100和上部框200的状态的放电装置1000的俯视图。图7是相当于图4(或图6)中的A-A剖面的剖面。如图6、图7所示,放电装置1000的长边侧是左右方向(图6的X方向),短边侧是纵方向(图6的Y方向),上部框200和下部框800重叠的方向是高度方向(图7的Z方向)。(放电装置1000的构造)图4中,从上风侧起(从图中上方起),放电装置1000依次由预滤器100、上部框200、放电电极300、弹簧400、右中间框500(上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放电装置及空调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电极,利用一块导电性板状体一体地形成3块以上的平板部、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电位是低压侧;上述3块以上的平板部大致平行地排列,呈长条形状且是平板形状;上述第1连接部将上述3块以上的平板部的上述长条形状中的一方端部相互连接;上述第2连接部将上述3块以上的平板部的上述长条形状中的另一方端部相互连接;以及放电电极,在相邻的上述平板部彼此之间沿上述长条形状的长度方向配置,是电位比上述对电极高的高压侧的线状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2 JP 2012-1832961.一种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电极,利用一块导电性板状体一体地形成3块以上的平板部、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电位是低压侧;上述3块以上的平板部平行地排列,呈长条形状且是平板形状;上述第1连接部将上述3块以上的平板部的上述长条形状中的一方端部相互连接;上述第2连接部将上述3块以上的平板部的上述长条形状中的另一方端部相互连接;以及放电电极,在相邻的上述平板部彼此之间沿上述长条形状的长度方向配置,是电位比上述对电极高的高压侧的线状体,上述线状体的截面是矩形,短边为0.04mm以上0.1mm以下,长边为0.3mm以上0.6mm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接部具有:按各上述平板部设置的第1突出部,从各上述平板部的上述长条形状中的上述一方端部的下方朝上述长度方向突出;以及按各相邻的上述平板部彼此设置的第1连接片,从相邻的上述平板部彼此之中的、上述3块以上的平板部依次排列的排列方向的跟前侧的上述第1突出部的上端,与相邻的上述平板部中的上述第1突出部的下端相连;上述第2连接部具有:按各上述平板部设置的第2突出部,从各上述平板部的上述长条形状中的上述另一方端部的下方朝上述长度方向突出;以及按各相邻的上述平板部彼此设置的第2连接片,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冈怜司古桥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