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肥料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上个世纪晚期,世界稻米年产量平均为4000亿公斤左右,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世界上所产稻米的95%为人类所食用。水稻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品质的改善与产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关注。水稻的生育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是指从移栽至分孽终止,也就是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此时以促进有效分粟和争取多穗为目标;中期是指水稻生育已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花粉形成时期),此时以壮杆攻大穗为目标,但施肥不能过多;后期是指水稻进人抽穗到成熟的时期,此时以攻粒多、粒饱为主,既要保住不脱肥,又不能贪青晚熟,由于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不仅导致肥料的养分利用率降低,而且也使包括土壤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化肥的使用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我国大量的试验结果证实,我国目前化肥的N、P、K比例与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状况不相协调,现在的化肥市场主要以全溶、速溶、速散的化肥品种为主,加剧了肥料的浪费和养分的流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硫酸钾镁肥8~15份,氯化钾9~14份,肥料级磷酸氢钙13~20份,磷酸脲20~27份,粉状尿素25~30份,向日葵秸秆炭粉5~10份,硅酸钠0.1~1份,EDTA螯合锌0.1~0.5份,EDTA螯合铁0.05~0.5份,辅料1~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硫酸钾镁肥8~15份,氯化钾9~14份,肥料级磷酸氢钙13~20份,磷酸脲20~27份,粉状尿素25~30份,向日葵秸杆炭粉5~10份,硅酸钠0.1~1份,EDTA螯合锌0.1~0.5份,EDTA螯合铁0.05~0.5份,辅料I~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硫酸钾镁肥10~13份,氯化钾11~12份,肥料级磷酸氢钙16~18份,磷酸脲22~24份,粉状尿素26~28份,向日葵秸杆炭粉7~10份,硅酸钠0.4~0.7份,EDTA螯合锌0.15~0.25份,EDTA螯合铁0.1~0.4份,辅料3~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海泡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粉状尿素、(磷酸脲+肥料级磷酸氢钙)与(硫酸钾镁肥+氯化钾)的重量比为(5~6):(7~8):(4~5),且磷酸脲与肥料级磷酸氢钙的重量比为4: (3~4)。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料中N、P、K三种元素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N+P205+K20≥4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粉状尿素与向日葵秸杆炭粉的重量比为3.5~4.5。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配比将肥料级磷酸氢钙、磷酸脲、硫酸钾镁肥、氯化钾、硅酸钠、EDTA螯合锌、EDTA螯合铁及辅料搅拌均匀,经破碎后放入造粒机内混合均匀,造粒机转速为30~50r/min,并间歇式通入热蒸汽,得到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母粒;S2、将SI得到的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母粒烘干、筛分,送至造粒机内;S3、按配比将粉状尿素微波加热至125~135°C呈熔融状态得到熔融物料,按配比将向日葵秸杆炭粉微波加热至60~80°C投入得到的熔融物料,搅拌得到浆料;S4、将S3得到的浆料喷射与S2得到的物料颗粒表面,造粒机转速为30~40r/min,得到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颗粒;S5、将S4得到的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颗粒冷却至45~55°C后,筛分,送至包裹机内;S6、将油状防结块剂喷涂在S5得到的物料表面,其中包裹机转速为15~20r/min,得到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步骤具体为:S1、按配比分别称取肥料级磷酸氢钙、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政辉,杨友坤,徐为宁,许继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