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玉艳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736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香茹35-45份,石菖蒲35-45份,白豆蔻35-45份,陈皮35-45份,藿香35-45份,赤芍25-35份,败酱草25-35份,荔枝核25-35份,茜草25-35份,红花25-35份,青木香5-15份,灶心土5-15份,莪术5-15份,乳香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合理,各位药物协同作用,互为补充,达到化湿、行气、祛瘀、止痛之功效;纯中药组合物无耐药性,成本低,取材广,疗效非常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物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中医认为:癌症的起因首先是人体内阴阳失衡,组织细胞在不同的致癌因素长期作用下突变而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是组织细胞异常和过度增生。其实癌组织也是人体的一部分,只有在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监控系统才会对其失去监控力,久而久之,癌细胞日益增殖,肿瘤队伍日益壮大,最后侵蚀周围正常组织,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造成机体逐渐衰竭。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常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上腹部疼痛,进食后症状往往加剧,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加剧,发作频繁,并向腰背部放射,同时常伴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胃部灼热,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等症状。中药认为本病多属于“反胃”、“胃脘痛”的范畴。病机是由于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损伤,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久则成积。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胃癌的发病机理根本在于胃阳虚,继而有气虚痰湿、血瘀等病理特征,形成肿物,阻塞通道,早期表现为厌食,食后饱胀,胃脘隐痛。痰气交阻于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形成脾胃虚弱证;进而痰气交结,瘀血热毒内蓄不去,灼伤胃络,导致便血呕血,加上饮食不下,气血化生无源,导致气血双亏;热结津伤是胃癌发展至晚期的阶段性的病机,阳虚而致肿瘤形成,至阻水谷之道而不得通,蕴热渐生,而出现的标证。中晚期胃癌,多数为虚实夹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香茹35-45份,石菖蒲35-45份,白豆蘧35-45份,陈皮35_45份,藿香35-45份,赤芍25-35份,败酱草25-35份,荔枝核25-35份,茜草25-35份,红花25-35份,青木香5_15份,灶心土 5-15份,莪术5-15份,乳香5-15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香茹40份,石菖蒲40份,白豆蘧40份,陈皮40份,藿香40份,赤芍30份,败酱草30份,蒸枝核30份,菌草30份,红花30份,青木香10份,灶心土 10份,莪术10份,乳香10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组方合理,各位药物协同作用,互为补充,达到化湿、行气、祛瘀、止痛之功效;纯中药组合物无耐药性,成本低,取材广,疗效非常显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配伍合理,组方中各组分相互协同,其中:香茹和中化湿,石菖蒲化湿和胃,白豆蘧化湿、行气,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藿香化湿,五药共为君药;赤芍祛瘀止痛,败酱草祛瘀止痛,荔枝核祛瘀散滞,茜草活血化瘀,红花活血祛瘀,五药共为臣药;青木香行气、止痛,灶心土温中、止呕,莪术行气止痛、破血祛瘀,乳香活血消肿、生肌止痛,四药共为佐药,十四药共用,共奏化湿、行气、祛瘀、止痛之功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每份Ig):香茹35份,石菖蒲35份,白豆蘧35份,陈皮35份,藿香35份,赤芍25份,败酱草25份,荔枝核25份,茜草25份,红花25份,青木香5份,灶心土 5份,莪术5份,乳香5份。实施例二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每份Ig):香茹40份,石菖蒲40份,白豆蘧40份,陈皮40份,藿香40份,赤芍30份,败酱草30份,蒸枝核30份,菌草30份,红花30份,青木香10份,灶心土 10份,莪术10份,乳香10份。实施例三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每份Ig):`香茹45份,石菖蒲45份,白豆蘧45份,陈皮45份,藿香45份,赤芍35份,败酱草35份,荔枝核35份,茜草35份,红花35份,青木香15份,灶心土 15份,莪术15份,乳香15份。临床观察: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治疗胃癌患者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在42~72岁之间。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30天为I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胃癌疗效评定:治愈:症状消失,检查癌细胞消失。有效:症状减轻,癌细胞减少。无效:症状无变化,癌细胞继续扩散。效果: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治愈53例,有效6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4.2 %。典型病例:谢某,男,43岁,胃约有0.5~0.7癌块,服西药无效,病状:胃疼痛、反胃呕吐、胃胀、不思饮食、心慌头晕、提手、胃出血、糜烂溃疡。后服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药物6天,胃部疼痛和呕吐明显减轻,食欲增加,治疗80天后复检,癌块消失,无转移,身体恢复正常,至今无复发。王某,女,56岁,胃里有肿块,经常胃疼、反胃,经西医治疗,胃疼时好时坏,服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药物,8天以后,胃疼减轻,食欲增加,30天后胃疼消失,90天后,经检查肿块基本消失,后又巩固两个月,至今无复发。蔡某,男,65岁,胃约有癌块,服西药无效,病状:胃疼痛、反胃呕吐、胃胀、不思饮食、心慌头晕、提手、胃出血、糜烂溃疡;后服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药物10天后,胃部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本药物90天,身体恢复正常,至今无复发。本专利技术组方合理,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能够较快的改善反胃、胃脘痛症状,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上述参照实施例对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香茹35?45份,石菖蒲35?45份,白豆蔻35?45份,陈皮35?45份,藿香35?45份,赤芍25?35份,败酱草25?35份,荔枝核25?35份,茜草25?35份,红花25?35份,青木香5?15份,灶心土5?15份,莪术5?15份,乳香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 香茹35-45份,石菖蒲35-45份,白豆蘧35-45份,陈皮35-45份,藿香35-45份,赤芍25-35份,败酱草25-35份,荔枝核25-35份,茜草25-35份,红花25-35份,青木香5_15份,灶心土 5-15份,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艳邵竹蕾薛红丽刘萍
申请(专利权)人:李玉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