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春芬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724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05:58
一种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轮叶铃子香、小红参、益母草花、白芍、桑椹子、亚麻籽、腰子草、刺藜、菟丝子、全蝎、冰片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是一种强传染性的接触性传染病,由腺病毒引起。起病急,症状重,多双眼发病。主要症状有充血、疼痛、畏光并伴有水样分泌物。发病数天后,角膜出现弥散斑点状上皮损害。常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西医常使用静脉注射西地兰或异搏定、乙胺碘吠酮或口服奎尼丁治等,但是副作用很大,且不能根治。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轮叶铃子香、小红参、益母草花、白芍、桑椹子、亚麻籽、腰子草、刺藜、菟丝子、全蝎、冰片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轮叶铃子香40 - 70份、小红参30 —50份、益母草花30 - 50份、白芍20 - 40份、桑椹子20 — 40份、亚麻籽20 — 40份、腰子草10 — 30份、刺黎10 — 30份、英丝子10 — 30份、全竭10 — 20份、冰片10 — 15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轮叶铃子香50份、小红参40份、益母草花40份、白芍30份、桑椹子30份、亚麻籽30份、腰子草20份、刺藜20份、菟丝子20份、全蝎15份、冰片12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轮叶铃子香:苦、甘、寒。清肝明目。临床用于角膜炎。小红参:甘、温。归肝经。活血舒筋,祛瘀生新,调养气血。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贫血,月经不调,闭经,产后关节痛,头晕失眠等症。益母草花:甘、苦,凉。养血,活血,利水。用于贫血,痈疮肿毒,血滞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等症。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头痛眩晕。桑椹子:甘、酸、寒。归肝、肾经。滋阴养血,生津,润肠。用于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等。亚麻籽:甘、平。归肝、胃、大肠经。养血祛风,润燥通便。用于麻风,皮肤干燥,瘙痒,脱发,疮疡湿疹,肠燥便秘。 腰子草:甘、温。益肾壮阳,养血补虚,理气除湿。用于虚劳,眼目昏花,阳痿,遗精,睾丸肿痛,贫血,白浊,白带等症。刺藜:淡,平。活血,调经,祛风止痒。用于月经过多,痛经,闭经,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症。菟丝子: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用于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池,遗尿等。全蝎:咸、辛、平,有毒,归肝经。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癫痫,中风半身不遂,风湿顽痹。冰片:辛、苦、凉。归心、肺经。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用于中风,热病神昏,气闭耳聋,喉痹,口疮,痈肿,痔疮,蛲虫病等症。中医认为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为外受风邪,引动肝火,风热相搏,上攻于目。本专利技术中轮叶铃子香为君药,小红参调养气血,益母草花养血、活血,为臣药,白芍养血和营,敛阴平肝,桑椹子滋阴养血,亚麻籽养血祛风,腰子草养血补虚,刺藜祛风止痒,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全蝎熄风止痉,攻毒散结,冰片明目去翳。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清热解毒、养血熄风、活血通络、明目退翳之功效,达到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于2007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112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2例患者中,年龄17 - 55岁,病程多在I周到4个月,平均年龄34岁。2、诊断标准 2.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 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呈点呈片,胞睑红肿,黑睛可见星翳。耳前或颌下可扪及核。目艮沙涩,灼痛,畏光流泪,甚者热泪如汤,或眵多清稀。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症见:眼痒势轻,时作时止,白睛微显污红,面色少华或萎黄,舌淡脉细。3、治疗方法 3.1处方:轮叶铃子香50g、小红参40g、益母草花40g、白芍30g、桑椹子30g、亚麻籽30g、腰子草20g、刺藜20g、菟丝子20g、全蝎15g、冰片12g。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5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 4.1治疗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视力恢复正常(或视力恢复至发病前视力); 显效:视力提闻,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或好转,视力无提高; 无效:视力无提高或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好转或加重。4.2结果:112例患者中,治愈79例(70.5% ),显效20例(17.8%),有效10例(8.9% ),无效3例(2.8%),总有效率为97.2%。典型病例 1、王某,男,39岁,右眼红赤,畏光疼痛反复发作月余,诊见右眼红赤,时而眼痒,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口苦、头痛时作,大便秘结。舌淡脉细。检查:白睛红赤,黑睛中央及周边有几个芝麻大小之星点。视力:右眼0.12,左眼1.2,诊为: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服药后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减轻,眼部红赤稍减退,检查右眼视力增进至0.8。继续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I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2、孙某,女,33岁,双眼红、痛、流泪,现伴有头痛、发热。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双眼睑轻度肿胀,睑结膜充血明显,下睑穹窿部有滤泡形成,左眼角膜有点状炎性浸润,舌质红,苔黄厚腻。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I个疗程,每日I剂,症状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对本专利技术没有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轮叶铃子香40g、小红参30g、益母草花30g、白芍20g、桑椹子20g、亚麻籽20g、腰子草10g、刺藜10g、菟丝子10g、全蝎10g、冰片IOg制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轮叶铃子香50g、小红参40g、益母草花40g、白芍30g、桑椹子30g、亚麻籽30g、腰子草20g、刺藜20g、菟丝子20g、全蝎15g、冰片12g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轮叶铃子香70g、小红参50g、益母草花50g、白芍40g、桑椹子40g、亚麻籽40g、腰子草30g、刺藜30g、菟丝子30g、全蝎20g、冰片15g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轮叶铃子香40-70份、小红参30-50份、益母草花30-50份、白芍20-40份、桑椹子20-40份、亚麻籽20-40份、腰子草10-30份、刺藜10-30份、菟丝子10-30份、全蝎10-20份、冰片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血虚生风型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轮叶铃子香40 - 70份、小红参30 - 50份、益母草花30 — 50份、白芍20 — 40份、桑堪子20 — 40份、亚麻杆20 — 40份、腰子草10 — 30份、刺黎10 — 30份、英丝子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春芬杜翠云石雪杰
申请(专利权)人:石春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