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559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2 22:53
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其原料和重量份数包括:石菖蒲提取物10~30份;茶枯液10~30份;重量含量10%的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5~10份;所述的石菖蒲提取物是将石菖蒲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钟,过滤得到的液体,茶枯液是用1公斤茶籽饼加5-8公斤水浸泡后过滤得到的液体,生产方法是将石菖蒲提取物、茶枯液和三氯异氰尿酸常温下合并,混合均匀,装到容器,得到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用水稀释1500-2000倍喷洒在水稻茎叶上,一次喷洒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率达到70%,二次喷洒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率达到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水稻防病剂,特别是。
技术介绍
白叶枯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的细菌性病害,又是国内检疫对象。症状:又称白叶瘟,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症状类型有叶缘型、急性调萎型、中脉型、枯心型等几种,以叶缘型较为常见。1、叶缘型: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发病先从叶尖、叶缘发生,初为暗绿色或黄绿色,半透明水溃状斑点,渐沿叶脉或中脉向下扩展或枯黄色或灰白色的长条斑,可达叶片基部或整个叶片,病健组织界限明显,分界处有时呈波纹装。潮湿时,病斑常溢出蜜黄色颗粒菌脓,干后成蜜黄色鱼子状小粒。这时识别白叶枯病的重要特征之一。2、急性调萎型:叶片表现失水、青枯,呈青灰色或灰绿色。叶缘略有皱缩或卷曲,外观呈萎蔫状。3、中脉型:有的水稻自分蘖至孕穗阶段,剑叶或其下I一3叶中脉淡黄色,病斑沿中脉上下延伸,上可达叶尖,下可达叶鞘。4、枯心型:在分 蘖期出现,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I一2片叶首先出现失水,卷筒、青枯等症状,最后死亡,剥开新青卷的心叶或折断茎基部或切断病叶,用力挤压,可见有白色菌脓溢出,别于大螟、二化螟及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及残留田间的病稻株是主要初侵染源。细菌在种子内越冬,播后由叶片水孔、伤口侵入,形成中心病株,病株上分泌的菌脓借风雨、露水、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晨露未干的病田操作是人为传播病害主要途径之一。高温高湿、多露、暴雨,雨涝是病害流行条件。长期深水灌溉、漫灌、串灌均有利病菌传播;氮肥使用过多、过迟,稻株生长过于茂密,株间通风透光不良,增加田间湿度等,都也有利病害严重发生。目前公开文献介绍的白叶枯病防治方法:(I)清除田间病株残留,加强病草管理。带病稻草不能带进大田。(2)种子处理:选用健康无病种子,并搞好药剂浸种。80%402抗菌剂2000倍浸种2天,还可用3%中生菌素600倍液,浸种2天后,催芽播种。(3)严禁稻田间串灌、漫灌,防止稻田受淹。田间出现发病中心,要放出积水保持湿润状态。防止病菌随水扩散。(4)、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首先要控制发病中心,防治向外扩展,开始喷洒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克兑水50公斤,也可在施用叶枯宁同时混入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防效明显提高。也可用3%克菌康(中生菌素)800倍液喷雾。或用菌毒清500倍液喷洒。对常发病田块,在苗床就要喷药防治。但是目前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共同的特点是施用化学药剂较多,“无公害”(无农药污染)水稻生产就成为当务之急。在农作物的4项污染源(工业三废、卫生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中,农药的污染是最严重、最频繁和最易引起公众注意的。对于这些污染现阶段只有采取躲避的办法,即主要组织生产无农药污染的无公害粮食。这也是目前粮食害虫的防治的指导思想。即从经济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提倡用植物农药或微生物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讲究科学用药、把农药的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量、协调化防、生防和其它物理防治手段的矛盾。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农药的残留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标准以下。由于目前农民们为了方便和快捷,大都使用高浓度农药,当喷洒了有残留毒素的农药时,就会导致有残留毒素的农药对我们身体造成危害,所以,提倡使用无毒无公害的杀虫剂,对水稻种植就变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低毒的杀菌剂和植物提取物为主的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药物,使之种植出无害无毒的水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物,其原料和重量份数包括:石菖蒲提取物10~30份;茶枯液10~30份;重量含量10%的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5~10份;所述的石菖蒲提取物是将石菖蒲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钟,过滤得到的液体; 所述的茶枯液是用I公斤茶籽饼加5-8公斤水浸泡后过滤得到的液体。所述的生产方法是将石菖蒲提取物、茶枯液和三氯异氰尿酸常温下合并,混合均匀,装到容器,得到产品。`所述的使用方法是将石菖蒲提取物、茶枯液和三氯异氰尿酸混合均匀,用水稀释1500-2000倍喷洒在水稻茎叶上,该产品一次喷洒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率达到70%,二次喷洒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率达到90%以上。本专利技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物的用途,是进一步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其它无公害杀菌剂复配使用。例如与叶枯宁、硫酸链霉素等混合。所述原料中,几种原料的来源简介如下:石菖蒲(学名iAcorus tatarinowii)属天南星科,别名昌本、菖蒲、昌阳、昌草,为禾草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与印尼等国。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密林下。中国民间作为药材使用,其性微温,味辛,具有开鸾、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根茎和叶中均含挥发油(0.11%~0.42%)及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茶籽饼,是油茶树的果实榨油以后的渣,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拉丁文名Camellia oleiferaAbel,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三氯三嗪三酮,分子式=C3C13N3O3,缩写TCCA,又称强氯精;三氯乙氰脲酸;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粒状固体,具有强烈的氯气刺激味。三氯异氰尿酸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具有高效、广谱、较为安全的消毒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芽孢等都有杀灭作用,对球虫卵囊也有一定杀灭作用。TCCA的杀菌性能优异,是新一代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漂白剂和防缩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工业循环水、游泳池、餐馆,旅店、公共场所,家庭、医院、禽蛋和防治鱼病变等的消毒杀菌。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细菌、病毒芽孢都有杀灭作用,对杀灭甲肝、乙肝病毒具有特效,对性病毒和艾滋病毒也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使用安全方便,该产品还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奶制品,水稻种子处理,水果保鲜、纤维漂白、羊毛防缩,日用化工脱色,木材防霉造纸,橡胶氧化和电池材料等方面。本专利技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依靠石菖蒲的抗真菌和细菌杀菌作用,抑制水稻白叶枯病病毒的生长,茶枯液具有表面活性剂和杀菌效果,易被吸收和降解;三氯异氰尿酸具有高效广谱杀菌功效,也可稀释喷雾,可单独使用。三者合并后能够更有效地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物的材料成分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2、本专利技术的杀虫剂对可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一次喷洒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率达到70%,二次喷洒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率达到85%以上;而且没有耐药用性,可以多年使用。而一些农药,即使是剧毒农药,最多第二年,病虫害就适应了药性,效果衰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和重量份数包括:石菖蒲提取物10~30份;茶枯液10~30份;重量含量10%的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5~10份;所述的石菖蒲提取物是将石菖蒲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钟,过滤得到的液体;所述的茶枯液是用1公斤茶籽饼加5?8公斤水浸泡后过滤得到的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和重量份数包括:石菖蒲提取物10~30份;茶枯液10~30份;重量含量10%的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5~10份; 所述的石菖蒲提取物是将石菖蒲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钟,过滤得到的液体; 所述的茶枯液是用I公斤茶籽饼加5-8公斤水浸泡后过滤得到的液体。2.防治水稻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敏周廖引先雷军强覃稳梅覃崇宁梁钰琴李玉秋韦倩梅
申请(专利权)人: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