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出光方向的偏心日光灯,包括一外管以及一设于外管内的灯管,灯管相对于外管偏心设置,外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一接头固定连接,接头与一外盖可拆卸式配合;外管内固设有一反光罩;灯管两顶端的侧壁分别设有一止转平面;接头包括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外管的开口密封连接,第二连接端周缘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卡槽或凸筋;外盖内壁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筋或卡槽,外盖的凸筋与第二连接端的卡槽配合,或者,外盖的卡槽与第二连接端的凸筋配合,外盖的端部设有一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节外管和接头相对于灯管和外盖的转动角度,来调节日光灯的出光方向和亮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调节出光方向的偏心日光灯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光灯,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出光方向的偏心日光灯。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日光灯都固定在一个方向照明,无法调节日光灯的照明方向,导致日光灯的照明范围很窄,为了扩大日光灯的照明范围,只能多安装几支日光灯,这势必造成了电能的浪费,也提高了使用成本。另外,日光灯的亮度也无法调节,无法满足需要调节亮度的使用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出光方向的偏心日光灯,其可以扩大日光灯的照明范围,调节日光灯的亮度,有效节省电能,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出光方向的偏心日光灯,包括一外管以及一设于所述外管内的灯管,所述灯管相对于所述外管偏心设置,所述外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所述外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接头与一外盖可拆卸式配合;所述外管内固设有一反光罩;所述灯管两顶端分别设有两铜针,所述灯管两顶端的侧壁分别设有一止转平面,所述灯管在所述止转平面处的横截面由两相对设置的弧形和两相对设置的线形组成;所述接头包括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外管的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周缘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卡槽或凸筋,所述接头上还设有一沿轴向设置且可容所述灯管穿入的安装孔;所述外盖内壁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筋或卡槽,所述外盖的凸筋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卡槽配合,或者,所述外盖的卡槽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凸筋配合,所述外盖的端部设有一偏心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弧形部和两相对设置的线形部,所述弧形部与所述灯管的外壁配合,所述线形部与所述灯管的止转平面配合。具体地,所述外管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管。具体地,所述外管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管。具体地,所述反光罩的横截面为弧形。优选地,所述反光罩由铝箔或镍箔制成。具体地,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灯管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具体地,所述外盖的凸筋为圆锥形凸起,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卡槽为圆锥形凹槽。具体地,所述外盖的卡槽为圆锥形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凸筋为圆锥形凸起。本技术提供的日光灯,可以通过调节外管和接头相对于灯管和外盖的转动角度,来调节日光灯的出光方向和亮度,从而扩大了日光灯的照明范围,避免了多安装几支日光灯来扩大照明范围,日光灯亮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节省了电能,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出光方向的偏心日光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管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头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盖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盖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出光方向的偏心日光灯,包括一外管I以及一设于外管I内的灯管2,灯管2相对于外管I偏心设置,外管I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外管I的两端开口分别与一接头3固定连接,接头3与一外盖4可拆卸式配合;所述外管I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管,外管I也可以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管,夕卜管I内固设有一反光罩(未示出),反光罩的横截面为弧形,反光罩由铝箔、镍箔或纳米反光材料等制成,反光罩用于将灯管2发出的光线向外反射出去,以提高光线的利用效率,同时还避免了在外管I外部设置一个反光罩来反光,节省了生产成本;所述灯管2两顶端分别设有两铜针21,两铜针21用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实现对灯管2的通电照明,灯管2两顶端的侧壁分别设有一止转平面22,灯管2在止转平面22处的横截面由两相对设置的弧形和两相对设置的线形组成;所述接头3包括一第一连接端31和一第二连接端32,第一连接端31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端32的直径,第一连接端31与外管I的开口密封连接,第二连接端32周缘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卡槽321 (或凸筋),接头3上还设有一沿轴向设置且可容灯管2穿入的安装孔33,安装孔33与灯管2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所述外盖4内壁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筋41 (或卡槽),外盖4的凸筋41与第二连接端32的卡槽321配合,从而使得外盖4和接头3固定在一起,当需要拆下外盖4时,直接将外盖4向外拔出即可;具体地,外盖4的凸筋41为圆锥形凸起,第二连接端32的卡槽321为圆锥形凹槽,采用圆锥形的凸筋41和卡槽321,既便于外盖4的凸筋41插入第二连接端32的卡槽321内,使外盖4和第二连接端32固定牢固,又便于外盖4的凸筋41从第二连接端32的卡槽321内轻松拔出,从而提高了外盖4的拆装效率;或者,外盖4的卡槽与第二连接端32的凸筋配合,外盖4的卡槽为圆锥形凹槽,第二连接端32的凸筋为圆锥形凸起,同样也可以实现提高外盖4的拆装效率的目的;外盖4的端部设有一偏心设置的固定孔42,固定孔4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弧形部421和两相对设置的线形部422,弧形部421与灯管2的外壁配合,线形部422与灯管2的止转平面22配合,当外盖4固定到接头3的第二连接端32上之后,外盖4上的固定孔42可以将灯管2紧紧固定,使得灯管2无法相对外盖4转动。本技术的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如下:(I)当需要调整日光灯的出光方向时,首先将日光灯从安装支架(未示出)上拆下来,然后将外盖4从接头3的第二连接端32拔下来,接着将外管I和接头3相对灯管2和外盖4转动一定的角度之后,再将外盖4固定到接头3的第二连接端32上,最后将日光灯固定到安装支架上,由于外管I产生了相对转动,因此外管I内的反光罩也随之产生相对转动,反光罩将灯管2发出的光线反射到其他方向,从而实现了对日光灯出光方向的调节。如果日光灯的出光方向没有达到所需的方向,可按照上述方法继续调节,直至达到所需的出光方向。(2)当需要调整日光灯的亮度时,首先将日光灯从安装支架(未示出)上拆下来,然后将外盖4从接头3的第二连接端32拔下来,接着将外管I和接头3相对灯管2和外盖4转动一定的角度之后,再将外盖4固定到接头3的第二连接端32上,最后将日光灯固定到安装支架上,由于灯管2是偏心设置的,因此灯管2相对外管I内的反光罩的距离也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反光罩反射出来的光线的量也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了对日光灯亮度的调节。如果日光灯的亮度没有达到所需的亮度,可按照上述方法继续调节,直至达到所需的亮度。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日光灯,可以通过调节外管I和接头3相对于灯管2和外盖4的转动角度,来调节日光灯的出光方向和亮度,从而扩大了日光灯的照明范围,避免了多安装几支日光灯来扩大照明范围,日光灯亮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节省了电能,降低了使用成本。另外,通过设定第二连接端32上的卡槽321 (或凸筋)以及外盖4上的凸筋41 (或卡槽)的数量,可以设定日光灯出光方向和亮度的调节精度。例如,可以在第二连接端32上设置四个卡槽321,同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出光方向的偏心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管以及一设于所述外管内的灯管,所述灯管相对于所述外管偏心设置,所述外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所述外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接头与一外盖可拆卸式配合;?所述外管内固设有一反光罩;?所述灯管两顶端分别设有两铜针,所述灯管两顶端的侧壁分别设有一止转平面,所述灯管在所述止转平面处的横截面由两相对设置的弧形和两相对设置的线形组成;?所述接头包括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外管的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周缘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卡槽或凸筋,所述接头上还设有一沿轴向设置且可容所述灯管穿入的安装孔;?所述外盖内壁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筋或卡槽,所述外盖的凸筋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卡槽配合,或者,所述外盖的卡槽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凸筋配合,所述外盖的端部设有一偏心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弧形部和两相对设置的线形部,所述弧形部与所述灯管的外壁配合,所述线形部与所述灯管的止转平面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出光方向的偏心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管以及一设于所述外管内的灯管,所述灯管相对于所述外管偏心设置,所述外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所述外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接头与一外盖可拆卸式配合; 所述外管内固设有一反光罩; 所述灯管两顶端分别设有两铜针,所述灯管两顶端的侧壁分别设有一止转平面,所述灯管在所述止转平面处的横截面由两相对设置的弧形和两相对设置的线形组成; 所述接头包括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外管的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周缘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卡槽或凸筋,所述接头上还设有一沿轴向设置且可容所述灯管穿入的安装孔; 所述外盖内壁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筋或卡槽,所述外盖的凸筋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卡槽配合,或者,所述外盖的卡槽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凸筋配合,所述外盖的端部设有一偏心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弧形部和两相对设置的线形部,所述弧形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毅超,余高辉,
申请(专利权)人:吴毅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