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键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4567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挡雨条影响车辆美观的问题。本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车窗包括后边框和上边框,上边框内竖直设有两导轨,两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条形挡板,挡板的长度方向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上边框的下侧面上开设有条形的贯穿槽,该贯穿槽位于插接槽的外侧,挡板的下端面与贯穿槽相对,后边框内设有能够驱动挡板伸出贯穿槽的驱动机构。本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具有挡雨功能,同时能够缩回车门内,不影响车辆外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涉及一种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
技术介绍
车窗是车厢四壁设置的窗户,为了挡风遮雨,但又不遮挡视线,车窗一般采用玻璃材料,借橡胶密封条嵌在窗框上或用专门的粘合剂粘贴在窗框上。为便于自然通风,汽车的侧窗玻璃通常可上、下或前、后移动,在玻璃与导轨之间,装有呢绒或植绒橡胶等材料的密封槽,某些汽车的侧窗,还采用有利于汽车布置的圆柱面玻璃。侧窗玻璃采用茶色或带有隔热层,可使室内保温并有安闲宁静的舒适感,具有完善的冷气、暖气、通风及空调设备的高级客车常常将侧窗设计成不可开启式,以提高车身的密封性。随着汽车玻璃技术的发展,新挡风玻璃技术也陆续出现,例如能减少阳光对轿车车厢内的影响,提高舒适性的水平。车窗一般采用上下移动式,但是在下雨天当车窗打开时仍然存在雨水进入车内的问题。 中国技术专利申请(201220117713.2)公开了一种汽车车窗挡雨条,包括挡雨条本体,挡雨条本体包括上部的固定端和下部的挡雨端,设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金属压条,金属压条的形状与固定端的弧形一致,金属压条的上部向内侧弯折形成包边,包边向内延伸的长度和固定端的厚度等长,金属压条内侧通过胶粘剂粘连在挡雨条本体上部固定端的外表面,金属压条的包边包裹住固定端的上部。该技术由于采用了在挡雨条本体上部固定端的外表面粘接有金属压条的结构,金属压条提高了挡雨条长度方向的强度,防止了挡雨条的变形。但是上述挡雨条是固定在车体上的,不管下不下雨均难以取下,在不需要使用时该挡雨条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该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具有挡雨功能,同时能够缩回车门内,不影响车辆外观。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所述车窗包括后边框和与后边框相连接的上边框,所述后边框与上边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边框的下侧面上开设有车窗玻璃插接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内竖直设有两导轨,所述两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条形挡板,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所述上边框的下侧面上开设有条形的贯穿槽,该贯穿槽位于插接槽的外侧,上述挡板的下端面与贯穿槽相对,所述后边框内设有能够驱动挡板伸出贯穿槽的驱动机构。车门本体、后边框、上边框一体冲压成型,后边框与上边框内部均具有空腔,车窗关闭时,车窗玻璃上升并插入插接槽;条形挡板在不使用时位于上边框内,能够沿着导轨做竖直方向的移动,下雨天需要打开部分车窗换气时,通过驱动机构使条形挡板向下移动,条形挡板部分伸出贯穿槽,由于贯穿槽位于插接槽的外侧,因此挡板也位于车窗玻璃的外侧,玻璃下降的高度大致等于挡板的宽度,因此挡板与车窗玻璃之间存在换气的间隙,而雨水无法进入;不需要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使挡板缩回上边框内,不影响车辆的外观。在上述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中,所述导轨包括竖直固连在上边框内的杆体,所述两杆体的相对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板两端面的上方均具有一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滑槽为挡板的移动提供导向性,同时也使挡板保持稳定。在上述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竖直固定在后边框内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所述位于车体后方的杆体槽底位置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的导向槽,所述滑块上具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导向槽与气缸的活塞杆相固连。导向槽的长度为挡板上下移动的最大距离,连接杆与气缸的活塞杆相垂直,气缸通过连接杆为挡板提供动力。在上述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中,所述杆体下方的滑槽内均设有一限位块,所述挡板完全伸出贯穿槽时,滑块与限位块相抵靠。限位块对挡板的移动进行限位,同时挡板完全伸出贯穿槽后限位块为挡板提供支撑,使挡板保持稳定。在上述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中,所述挡板的宽度为1.5cm?2.5cm。该宽度根据上边框的宽度设计,使挡板不使用时能够完全容纳到上边框的内腔中。在上述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中,所述挡板采用透明塑料制成。挡板在挡雨时不会阻挡视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通过驱动机构使条形挡板向下移动,因此挡板与车窗玻璃之间存在换气的间隙,能够进行换气,但雨水无法进入。2、由于挡板在不使用时能够通过驱动机构缩回上边框内,因此不影响车辆的外观。3、由于挡板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因此挡板在挡雨时不会阻挡视线,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上边框;11、插接槽;12、贯穿槽;2、后边框;3、导轨;31、杆体;311、滑槽;312、导向槽;32、限位块;4、挡板;41、滑块;42、连接杆;5、驱动机构;51、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车窗包括后边框2和上边框1,车门本体、后边框2、上边框I 一体冲压成型,后边框2与上边框I均为中空结构,上边框I的下侧面上开设有车窗玻璃插接槽11,车窗关闭时,车窗玻璃上升并插入插接槽11。上边框I内竖直设有两导轨3,两导轨3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条形挡板4,挡板4的长度方向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上边框I的下侧面上开设有条形的贯穿槽12,该贯穿槽12位于插接槽11的外侦牝上述挡板4的下端面与贯穿槽12相对,后边框2内设有能驱动机构5,该驱动机构5够驱动挡板4伸出贯穿槽12。挡板4在不使用时位于上边框I内,能够沿着导轨3做竖直方向的移动,下雨天需要打开部分车窗换气时,通过驱动机构5使挡板4向下移动,挡板4部分伸出贯穿槽12,由于贯穿槽12位于插接槽11的外侧,因此挡板4也位于车窗玻璃的外侦牝玻璃下降的高度大致等于挡板4的宽度,因此挡板4与车窗玻璃之间存在换气的间隙,而雨水无法进入;不需要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5使挡板4缩回上边框I内,不影响车辆的外观。具体来说,导轨3包括竖直固连在上边框I内的杆体31,两杆体31的相对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311,挡板4两端面的上方均具有一滑块41,滑块41滑动连接在滑槽311内,滑槽311为挡板4的移动提供导向性,同时也使挡板4保持稳定。驱动机构5包括一竖直固定在后边框2内的气缸51,气缸5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位于车体后方的杆体31槽底位置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的导向槽312,滑块41上具有一连接杆42,连接杆42穿过导向槽312与气缸51的活塞杆相固连,导向槽312的长度为挡板4上下移动的最大距离,连接杆42与气缸51的活塞杆相垂直,气缸51通过连接杆42为挡板4提供动力。杆体31下方的滑槽311内均设有一限位块32,挡板4完全伸出贯穿槽12时,滑块41与限位块32相抵靠,限位块32对挡板4的移动进行限位,同时挡板4完全伸出贯穿槽12后限位块32为挡板4提供支撑,使挡板4保持稳定。挡板4的宽度根据上边框I的宽度设计,使挡板4不使用时能够完全容纳到上边框I的内腔中,因此本实施例中挡板4的宽度为2cm。挡板4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在挡雨时不会阻挡视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所述车窗包括后边框(2)和与后边框(2)相连接的上边框(1),所述后边框(2)与上边框(1)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边框(1)的下侧面上开设有车窗玻璃插接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1)内竖直设有两导轨(3),所述两导轨(3)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条形挡板(4),所述挡板(4)的长度方向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所述上边框(1)的下侧面上开设有条形的贯穿槽(12),该贯穿槽(12)位于插接槽(11)的外侧,上述挡板(4)的下端面与贯穿槽(12)相对,所述后边框(2)内设有能够驱动挡板(4)伸出贯穿槽(12)的驱动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所述车窗包括后边框(2)和与后边框(2)相连接的上边框(1),所述后边框(2)与上边框(I)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边框(I)的下侧面上开设有车窗玻璃插接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I)内竖直设有两导轨(3),所述两导轨(3)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条形挡板(4),所述挡板(4)的长度方向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所述上边框(I)的下侧面上开设有条形的贯穿槽(12),该贯穿槽(12)位于插接槽(11)的外侧,上述挡板(4)的下端面与贯穿槽(12)相对,所述后边框(2)内设有能够驱动挡板(4)伸出贯穿槽(12)的驱动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包括竖直固连在上边框(I)内的杆体(31),所述两杆体(31)的相对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311),所述挡板(4)两端面的上方均具有一滑块(4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键
申请(专利权)人:汪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