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凝镊自动清洁擦干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433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凝镊自动清洁擦干支座,包括底座,底座上有两个通孔,通孔下方有容腔,其关键在于:所述容腔中部设置有一块隔板,隔板上也具有两个通孔;隔板的通孔上均设置有开合装置,容腔侧壁与开合装置对应处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一个固定扣;容腔顶部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垂直向下连接一根转轴;容腔底部还设置有超声波清洁仪,容腔内壁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底座上方的通孔之间位置设置有一根支架,支架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底座上方的两个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底座上还设置有两个擦拭盒,擦拭盒内安装有卷轴;底座内还设置有单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和擦拭效果好,且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凝镊自动清洁擦干支座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凝镊清洁和擦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凝镊依次包括镊尖、绝缘镊杆和电极座,电极座后部的插头通过导线与外部的主机相连,电凝镊的镊尖向病灶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镊尖两端之间的蛋白质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由于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两个镊尖之间,因此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相当安全。在电凝镊使用完毕后,一般直接放在托盘内。再次使用之前,必须要对两个镊尖部分进行清洁消毒。通常的做法是人工使用浸过酒精或蒸馏水的棉球、医用纱布对镊尖进行擦拭,或者使用射线消毒、高温蒸汽消毒、或消毒液浸泡消毒等方法,但是此种方法需要人工专门来做,浪费时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凝镊自动清洁擦干支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凝镊自动清洁擦干支座,包括底座,底座上有两个通孔,通孔下方有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中部设置有一块隔板,隔板上也具有两个通孔;隔板的通孔上均设置有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半圆环型开合块,其中一个开合块固定在隔板上,另一个开合块通过底部的滑动销卡于隔板的滑动槽内,并通过弹簧与容腔侧壁连接;所述开合装置的两个开合块的自由端还对应设置有金属片和电磁体片;容腔侧壁与开合装置对应处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一个固定扣;容腔顶部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垂直向下连接一根转轴;容腔底部还设置有超声波清洁仪,容腔内壁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底座上方的通孔之间位置设置有一根支架,支架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底座上方的两个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两个擦拭盒,擦拭盒内安装有卷轴;底座内还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开合装置的两个开合块相向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片。所述底座擦拭盒内的卷轴上缠绕有两条柔性擦拭带,其外围端拉入容腔内部,并依次通过容腔侧壁的固定扣和开合装置上的限位片,最后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容腔底部还具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和进液通道上均设置有受单片机控制的阀门。所述卷轴上具有受单片机控制的卡紧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和擦拭效果好,且能够自动更换干净的柔性擦拭带,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1-1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开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俯视图;图6为图1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电凝镊自动清洁擦干支座,包括底座I,底座I上有两个通孔15,通孔15底部有容腔2 ;容腔2中部固定有一块隔板3,隔板3上也具有两个通孔3_2 ;隔板3的通孔3-2上均设置有开合装置8 ;所述开合装置8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半圆环型开合块8-2,其中一个开合块8-2固定在隔板3上,另一个开合块8-2通过底部的滑动销8_1卡于隔板3的滑动槽3-1内,并通过弹簧14与容腔2侧壁连接;所述开合装置8的两个开合块8-2的自由端还对应设置有金属片8-3和电磁体片8-4 ;容腔2侧壁与开合装置8对应处均通过弹簧9连接有固定扣10 ;容腔2顶部固定有电机5,电机5输出端垂直向下连接一根转轴4 ;容腔2底部还设置有超声波清洁仪16,容腔2内壁设置有感应装置11 ;所述底座I上方的通孔15之间位置设置有一根支架20,支架20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底座I上方的两个液压缸18的活塞杆19相连;所述底座I上还设置有两个擦拭盒21,擦拭盒21内安装有卷轴22 ;底座I内还设置有单片机12。所述开合装置8的两个开合块8-2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片8-5。所述底座I的擦拭盒21内的卷轴22上缠绕有两条柔性擦拭带13,其外围端拉入容腔2内部,并依次通过容腔2侧壁的固定扣10和开合装置8的限位片8-5,最后固定在转轴4上。所述容腔2底部还具有进液通道6和出液通道7,所述进液通道6和出液通道7上均设置有受单片机12控制的阀门17。所述卷轴22上具有受单片机12控制的卡紧装置。使用前,先将两条干净的柔性擦拭带缠绕在擦拭盒内的卷轴之上,然后将其外围端拉入到容腔内部,并依次通过固定扣和限位片,最终固定于转轴之上,并将卷轴卡紧,使得赶紧的柔性擦拭带不会被轻易拉出。使用时,将镊子通过底座上的通孔和隔板上的通孔置入,镊杆上部骑于底座上方的支架之上,下部放于两个开合装置的开合块之间,镊尖则位于隔板下方容腔内。当感应装置感应到有镊子插入,即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首先控制进液口阀门打开,向容腔内添加适量清洁液后关闭该阀门;然后超声波清洁仪工作,执行对镊尖的清洁功能;当清洁完成后,单片机控制超声波清洁仪停止工作,出液口阀门打开,释放残留清洁液后关闭该阀门。接下来,单片机控制底座上方的两个液压缸开始工作,带动活塞杆向上方顶起支架,从而将镊子也同步抬高。当镊尖被抬至两个开合装置之间的位置时,液压缸停止工作并保持活塞杆处于当前位置不动。此时,单片机为开合装置上的电磁铁片通电,产生吸附力,将两块开合块吸附合拢,使得柔性擦拭带与镊尖位置接触。然后控制容腔上方的电机工作,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卷起并拉动柔性擦拭带的一端朝着预定方向运动,连接柔性擦拭带另一端的固定扣和弹簧会随之被拉动;当转动到一定位置以后,电机停止转动,固定扣会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弹回,从而带动柔性擦拭带向着反方向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柔性擦拭带在电机和弹簧的交替作用下,实现左右反复擦拭运动,从而能实现对慑尖的擦拭功能。当擦拭完成后,单片机控制开合装置的电磁铁片断电,一侧开合块在弹簧拉动下与另一侧开合块分开。此时,使用者可以取出镊子,再次使用。当镊子被拔出后,感应装置再次传递信号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底座上方的液压缸工作,带动活塞杆回复到初始位置;然后控制容腔内的电机工作,并打开卷轴上的卡紧装置,使得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能将刚才已经使用过的柔性擦拭带卷起,而新的干净的柔性擦拭带能从擦拭盒内的卷轴上被拉出,重新覆盖在开合装置的内侧。最后,单片机控制电机停止运作,擦拭盒内的卷轴上的卡紧装置再次卡紧,等待下一次镊子插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和擦拭效果好,且能够自动更换干净的柔性擦拭带,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凝镊自动清洁擦干支座,包括底座,底座上有两个通孔,通孔下方有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中部设置有一块隔板,隔板上也具有两个通孔;隔板的通孔上均设置有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半圆环型开合块,其中一个开合块固定在隔板上,另一个开合块通过底部的滑动销卡于隔板的滑动槽内,并通过弹簧与容腔侧壁连接;所述开合装置的两个开合块的自由端还对应设置有金属片和电磁体片;容腔侧壁与开合装置对应处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一个固定扣;容腔顶部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垂直向下连接一根转轴;容腔底部还设置有超声波清洁仪,容腔内壁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底座上方的通孔之间位置设置有一根支架,支架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底座上方的两个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两个擦拭盒,擦拭盒内安装有卷轴;底座内还设置有单片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凝镊自动清洁擦干支座,包括底座,底座上有两个通孔,通孔下方有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中部设置有一块隔板,隔板上也具有两个通孔;隔板的通孔上均设置有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半圆环型开合块,其中一个开合块固定在隔板上,另一个开合块通过底部的滑动销卡于隔板的滑动槽内,并通过弹簧与容腔侧壁连接;所述开合装置的两个开合块的自由端还对应设置有金属片和电磁体片;容腔侧壁与开合装置对应处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一个固定扣;容腔顶部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垂直向下连接一根转轴;容腔底部还设置有超声波清洁仪,容腔内壁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底座上方的通孔之间位置设置有一根支架,支架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底座上方的两个液压缸的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雷周健王汉文刘斌刘灏李亚周邓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