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在杯口端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颈部,还包括:套筒,装在的颈部的外壁上,该套筒在靠近杯口端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内径,其尺寸与的颈部的外壁配合部分相对应,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套筒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内径,该第二内径大于第一内径,使套筒的第二端与颈部的外壁相隔一定的距离,从而限定出环形空腔,套筒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及包括吊带的提拉机构,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空腔内,提拉机构被构造成其一部分可在拉力或重力的作用下自第一通孔被拉伸出空腔以便于提拉,且在拉力或重力的作用消失后自动缩回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提拉机构内置在空腔内更好地保护了提拉机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
本技术涉及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市场上的带有吊带等提拉机构的容器尤其是杯体中,其吊带均耷拉在容器外表面,这不仅影响了容器的美观,而且还容易损坏和污损吊带,致使不得不经常清洗或者更换吊带,为使用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其提拉机构在未使用状态下可以内置在杯子的内部,且在使用时可以自杯子内部拉出并且在用完后可以缩回容器内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在杯口端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颈部,还包括:套筒,装在的颈部的外壁上,该套筒在靠近杯口端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内径,其尺寸与的颈部的外壁配合部分相对应,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套筒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内径,该第二内径大于第一内径,使套筒的第二端与颈部的外壁相隔一定的距离,从而限定出环形空腔,套筒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包括吊带的提拉机构,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空腔内,提拉机构被构造成其一部分可在拉力或重力的作用下自第一通孔被拉伸出空腔以便于提拉,且在拉力或重力的作用消失后自动缩回空腔内。本技术的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通过在套筒与杯体之间设置空腔,并通过将提拉机构内置在该空腔内部并将提拉机构构造成其一部分可在拉力或重力的作用下自第一通孔被拉伸出空腔以便于提拉,且在拉力或重力作用消失后自动缩回空腔内。这样,当使用者需要提拉该杯子时,只需拉动提拉机构即可将提拉机构从空腔中拉出,以便于使用者提拉。当使用者释放掉施加到提拉机构上的力时,提拉机构在其自身的作用下便缩回空腔内部,恢复至未使用状态。本技术操作方便,外表美观。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提拉机构包括弹性的吊带。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提拉机构还包括偏置弹性件,其设置在空腔内,其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连接吊带的自由端,偏置弹性件向吊带提供回缩的偏置力,吊带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空腔内,吊带具有与偏置弹性件连接的第一端和可自第一通孔穿出套筒的第二端。为了在拉拽吊带过程中更加省力,且减少吊带在被拉拽过程中因所受的摩擦力而导致的对吊带的磨损,优选地,杯子还包括环圈,环圈绕套筒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套筒可旋转地设置在空腔内,环圈套设在颈部的外壁上,提拉机构沿周向缠绕在环圈上。为了防止吊带自环圈上脱落,优选地,环圈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提拉机构沿周向缠绕在环圈的凹槽上。为了防止偏置弹性件在长时间使用或拉伸长度过大时由于弹性过载而失去弹性,优选地,吊带上设置有位于空腔内部、以防止偏置弹性件被拉伸至其临界拉伸长度的第一限位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限位件为吊带自身系成的节或附接到吊带上的构件。为了防止吊带回缩过程中完全缩回空腔内无法再次取出,优选地,杯子还包括第二限位件,其设置在或连接在提拉机构的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第二限位件位于套筒的外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二限位件为吊带自身系成的节或附接到吊带上的构件。由于偏置弹性件设置在空腔内,且离第一通孔距离较远,当该偏置弹性件损坏时,其很难取出维修更换,因此,为了方便对偏置弹性件进行维修更换,优选地,套筒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间隔设置且与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提拉机构的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固定在套筒的靠近第二通孔的位置上。本技术的杯子,通过在套筒与杯体的颈部之间设置空腔,并通过将提拉机构内置在该空腔内部并将提拉机构构造成其一部分可在拉力或重力的作用下自第一通孔被拉伸出空腔以便于提拉,且在拉力或重力作用消失后自动缩回空腔内。这样,当使用者需要提拉该杯子时,只需拉动提拉机构即可将提拉机构从空腔中拉出,以便于使用者提拉。当使用者释放掉施加到提拉机构上的力时,提拉机构在其自身的作用下便缩回空腔内部,恢复至未使用状态。本技术操作方便,外表美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杯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杯盖未示出;图2示出了根据图1中的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a示出了在吊带未使用状态下,根据图1中的杯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在吊带被拉出的状态下,根据图3a中的杯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杯子在去除掉杯体和杯盖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a示出了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b示出了根据图6a中的套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c示出了根据图6a中的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a示出了根据图4的实施例中的环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b示出了根据图7a中的环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_3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包括杯体10和杯盖(未示出),杯体10在杯口端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颈部,杯子还包括套筒20和提拉机构。其中,套筒20装在的颈部的外壁上,该套筒20在靠近杯口端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内径,其尺寸与的颈部的外壁配合部分相对应,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套筒20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内径,该第二内径大于第一内径,使套筒20的第二端与颈部的外壁相隔一定的距离,从而限定出环形空腔110。套筒20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腔110连通的第一通孔23。提拉机构包括吊带40和偏置弹性件60。偏置弹性件60设置在空腔110内,其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吊带40容纳在空腔110内,且吊带4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吊带40的第一端与固定连接在套筒的空腔110内的偏置弹性件60连接,偏置弹性件60可向吊带40提供回缩的偏置力。杯子还可以包括第二限位件50,吊带40的第二端穿过第一通孔23并延伸至套筒的外部,该吊带40的第二端与第二限位件50连接,以防止吊带40被偏置弹性件60拉回时弹入空腔内部后无法再次拉出。第二限位件50例如可以是拉环,要求拉环直径必须大于套筒20上的第一通孔23的尺寸,且应满足消费者使用。优选地,套筒为圆筒。本实施例的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通过在套筒20与杯体颈部之间设置空腔110,并通过将吊带40内置在该空腔110内部并将吊带40的第一端连接至偏置弹性件60的自由端,还通过在吊带40的第二端设置位于套筒20外部的第二限位件50。这样,当不使用吊带40时,吊带40被隐藏在空腔110内,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吊带40时,只需拉动第二限位件50或吊带40的位于套筒外部的位置即可向外拉动该吊带40,并同时拉伸偏置弹性件60,使其发生形变,以便使用者进行提拉,当使用者释放掉施加到吊带40上的力时(拉力或重力),吊带40在偏置弹性件60的作用下缩回空腔110内部。[0031 ] 本实施例由于当吊带40未被使用时位于空腔110的内部,而不是耷拉在杯子的外部,使得杯子的整体美观,且本实施例仅通过拉拽第二限位件50或吊带40的第二端并通过偏置弹性件60对吊带40的偏置力便轻松地实现了吊带40的拉出和缩回,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提拉机构可以是其它的结构,比如,提拉机构整体为可伸缩的弹性体,如松紧带、皮筋等。或者提拉机构也可以是仅部分位置具有弹性,该具有弹性的部位可以是在提拉机构的任何位置。提拉机构的靠近第一通孔23的一端可以伸出第一通孔23夕卜,也可以不设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包括杯体(10)和杯盖,所述杯体(10)在杯口端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颈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20),装在所述的颈部的外壁上,该套筒在靠近所述杯口端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内径,其尺寸与所述的颈部的外壁配合部分相对应,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内径,该第二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径,使所述套筒的第二端与颈部的外壁相隔一定的距离,从而限定出环形空腔(110),所述套筒(20)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110)连通的第一通孔(23);以及包括吊带(40)的提拉机构,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空腔(110)内,所述提拉机构被构造成其一部分可在拉力或重力的作用下自所述第一通孔(23)被拉伸出所述空腔(110)以便于提拉,且在所述拉力或重力的作用消失后自动缩回所述空腔(1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包括杯体(10)和杯盖,所述杯体(10)在杯口端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颈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套筒(20),装在所述的颈部的外壁上,该套筒在靠近所述杯口端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内径,其尺寸与所述的颈部的外壁配合部分相对应,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内径,该第二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径,使所述套筒的第二端与颈部的外壁相隔一定的距离,从而限定出环形空腔(110),所述套筒(20)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110)连通的第一通孔(23);以及 包括吊带(40)的提拉机构,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空腔(110)内,所述提拉机构被构造成其一部分可在拉力或重力的作用下自所述第一通孔(23)被拉伸出所述空腔(110)以便于提拉,且在所述拉力或重力的作用消失后自动缩回所述空腔(1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机构包括弹性的吊带(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机构还包括偏置弹性件(60),其设置在所述空腔(110)内,其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连接所述吊带(40)的自由端,所述偏置弹性件(60)向所述吊带(40)提供回缩的偏置力, 所述吊带(40 )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空腔(110 )内,所述吊带(40 )具有与所述偏置弹性件(60 )连接的第一端和可自所述第一通孔(23 )穿出所述套筒(20 )的第二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内置式吊带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子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自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