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用软筛及应用其的组合式渔用软筛,包括由可折叠塑料管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布设有网片,以形成分选苗种的软筛,插杆作为附属部分起稳固鱼筛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分选各种鱼类的大规格苗种,分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对鱼苗损伤小;制作工艺简单,携带运输方便,耐储存且不易损坏;操作简便实用,生产中易于实现,市场推广前景广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用软筛及应用其的组合式渔用软筛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选全长6cm以上大规格苗种的渔用软筛及应用其的组合式渔用软筛。
技术介绍
在鱼类苗种培育过程中,按照生产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同,常需要对苗种规格进行分选,确保苗种培育的同步性;此外,对于有残食习性的鱼类还可降低苗种因大小分化而相互残食的几率。在苗种销售过程中,养殖户对苗种规格有不同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某些热带、亚热带鱼类,在不能自然越冬或无越冬条件的地区就要求放养大规格的越冬苗种才能保证当年养成上市,因此,大规格苗种筛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针对大规格苗种分选的鱼筛,生产中分选苗种依然沿用一种由毛竹编织而成的竹筛,但其缺点也很明显:①、易损坏、伤苗,不便储存、携带和运输、容量小,筛选速度慢,分选大规格苗种时更凸显出其耗时耗工、劳动强度大的缺点;③、制作工艺复杂,难以批量生产,易被市场垄断;④、价格昂贵,难以被普通养殖户接受。而组合鱼筛(专利申请号:CN87210906)和一种可变栅栏间隔距离的鱼筛(专利申请号:CN201120335376.X)的专利技术理念相似,虽有效避免了竹筛的某些缺点,但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生产中难于操作。而塑料鱼筛(专利申请号:CN200820100057.9、ZL200620035427.6)同样存在竹筛的缺点②,而且在生产中操作不便,难以被养殖户接受。现在市面上还出现了金属类鱼筛,其设计理念是由竹筛演变而来,但由于重量大而易沉水、运输携带不方便、价格高而易变形生锈等缺点导致其推广效果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根据鱼类在短暂操作胁迫条件下有向深水区及四周逃窜的行为学特性设计而成的一种渔用软筛及应用其的组合式渔用软筛,适用于分选各种鱼类的大规格苗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渔用软筛,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可折叠管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布设有网片,所述框架的侧面设有用以稳固软筛的插杆。进一步的,所述插杆可通过细绳捆绑或卡扣与框架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也可以为网纲,所述插杆通过细绳捆绑或卡扣固定在框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网片的网线可为聚乙烯材质网线,型号可为4股、6股、9股、12股、15股或18股等,所述网片的网目长度可为3cm、4cm、5cm、6cm或7cm,还可以为3.5cm、4.5cm、5.5cm 或 6.5cm。进一步的,软筛的深度与网片网目的大小成反比。一种由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筛组合而成的组合式渔用软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渔用软筛由若干个软筛根据网目大小从大到小自水体上层至下层依次排列,以形成可同时分选几种规格苗种的组合渔用软筛。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减少软筛对苗种的损伤;(2)软筛原材料易得,制作工艺简单,可规模化生产;(3)容量大,筛选速度快,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可同时分选多个不同规格苗种;(4)不同网目的软筛可随机组合,操作简便实用,生产中易于实现,便于推广;(5)携带运输方便,耐储存且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组合方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选作业状态图;1-网片11-网目12-网线2-可折叠管3-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参考图1,一种渔用软筛由网片I和可折叠管2组合而成。可折叠管2用时穿过网片组合成框架,不用时从网片中抽出,拆分成部件,方便运输和储存;插杆3作为附属部分在分选苗种时通过细绳捆绑或使用卡扣固定在网纲上起稳固鱼筛的作用。整个软筛撑开似一张小型暂养网箱。软筛长度一般为1.5nT2.0m,可根据生产需要作适当调整;软筛宽度等于或略宽于网箱宽度(lm),一般为1.0nTl.2m,以便于操作;软筛深度50cnT90Cm不等,与网目11的大小成反比,即网目越大,深度越浅,反之亦然。网目长度主要分为3 cm、4 cm、5 cm、6 cm、7 cm等五种规格,也可根据生产需要米用3.5 cm、4.5 cm、5.5 cm、6.5 cm等长度的网目。为了尽量减少软筛对苗种的损伤,筛选的全过程均带水操作,且对编织网片的网线12有特殊要求,一般选用聚乙烯材质网线,型号依次为4股、6股、9股、12股、15股、18股等;对其要求可概况为网目越大,网线要求越粗。生产中,可按需求逐个用单张软筛开展大规格苗种分选作业。实施例2:参考图2,可将二张甚至三张网目大小不同的软筛随机组合,按软筛网目规格从大到小自水体上层至下层依次排列,形成可同时分选出几种规格苗种的组合渔用软筛。本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1)通过细绳、卡扣或套环使插杆固定软筛的一个操作面;(2)将网纲2的一端与暂养网箱的一条上纲平行对接,用手压低对接面至水面以下20cm?30cm,同时抬高软筛其他面;(3)将暂养网箱内待筛苗种赶入软筛(组合软筛则将苗种赶入处于最上面的软筛),然后将软筛各网纲抬高至露出水面20cm以上;(4)通过向软筛内泼水和抬高软筛数次,即可将符合规格要求的苗种筛出,并立即将其转入空置暂养网箱,而小规格的苗种则回塘继续培育。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不间断增氧,防止苗种缺氧浮头。从单次筛选苗种的重量来看,竹筛单次可筛选6cm左右的苗种4?8kg,IOcm左右苗种8?10 kg ;而同等条件下,软筛单次可筛选6cm左右的苗种50?75 kg, IOcm左右苗种75?100 kgo软筛比竹筛的单次效率可提高10倍左右;考虑到软筛还可组合使用,软筛的实际筛选效率较竹筛可提高10倍以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渔用软筛,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可折叠管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布设有网片,所述框架的侧面还设有用以稳固软筛的插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用软筛,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可折叠管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布设有网片,所述框架的侧面还设有用以稳固软筛的插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软筛,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可以由网纲构成,所述插杆通过细绳捆绑或卡扣与框架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软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的网线为聚乙烯材质网线,所述网片的网目长度可为3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志清,樊海平,钟全福,薛凌展,陈艳翠,梁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