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培杰专利>正文

无线网络自适应功控设置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045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自适应功控设置算法。本项发明专利技术从无线网络自身需求出发,根据质量和电平的对应关系,将无线网络中的功率分配、干扰控制做到极致,使网络能在低干扰的情况下低功耗高质量运行,并对各种干扰有自适应和自愈能力。对提升网络质量以及节能减排都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01 ] 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对通信制式不限定。
技术介绍
无线网络的质量和许多因素有关,由此带来了网络优化工作的复杂性,功控是无线网络中控制干扰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精确地进行功控却很难掌握。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注重平衡性是提升网络质量评价的关键,专注于讨论使用合理精确配置功率,控制网内干扰分布,达到网络质量峰值。为针对无线网络质量提升而设计的一种参数自适应配置算法,能大幅提升无线网络各项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1、C/11.1、最根本的网络质量指标评价无线网络质量的最基本准则是C/I,C/I的改善可以降低误码率、丢帧率,提高语音质量、MOS感知等等,是无线网络优化的底层指标,而其他诸如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无线接入性等KPI指标都是在C/I这个性能上的高层反应。由此可见网络优化的重点即是优化C/I,偏离这一目标,盲目追求高层KPI都是不切实际的。1.2、提高网络质量评价的关键随着网络发展日益复杂,各种干扰也越来越多,在功率配置问题上绝大多数网优人员解决干扰的手段是提高功率来抗干扰,高电平高干扰,所谓以强制强,以暴制暴,这会导致高电平质差比率升高,整网质量不高,且由于存在网络质量的不平衡分布,易使终端用户产生感知上的差异化,引发投诉上升及满意度下降。从实践经验中得知,一碗水端平是降低投诉和不满意度的方法。在与竞争对手的比拼中处于优势,和在网内尽量保持各处同性是同样重要的。网络优化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平衡性是提高网络质量评价的关键。这里多讨论一个事例:路测优化。由于路测考核指标越来越成为各运营商关注的重点,因此在优化上也就自然而然的会倾注更多的资源,对道路覆盖小区频率使用进行倾斜、大功率保证C/I,提升各类道路测试指标。乍一看,这样的做法效果不错,可细想一下,问题来了,路测道路占整体覆盖面积不足10%,用户不及20%,而这些区域C的强化势必导致90%区域和80%用户的干扰上升,将显著降低原本就覆盖受限区域的C/I,影响客户感知,从实际投诉比率上也可以看到,室内投诉比率占绝大多数。那么是否该想一想总体网络优化策略是应该锦上添花(道路)/雪上加霜(室内)还是一视同仁(道路和室内)。显然一视同仁的策略能更好的改善总体用户感知,提高满意度,这是平衡的观点。1.3、C/I和功率的关系改善C/I的方法就两个,提高C或降低I,提高用户感知还可以运用一些新功能,改善相同C/I情况下的MOS表现,如AMR,跳频等。提高C的主要方法是提升功率、调整覆盖、优化邻区配置降低I的主要方法是降低功率,调整覆盖,优化频率、配置,控制外部干扰等功率调整看来最为纠结,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增加功率即增加了 C又增加了 I,增加单小区抗干扰能力的同时,增加了全局干扰;减少功率降低I的同时也降低了 C。这里先看一下I的构成,I由白噪声,外部干扰(各类干扰设备),内部干扰(频率干扰和交调干扰)构成。可见我们在调整功率时主要影响的是内部干扰。图1模拟了一条C/1VS Lev的曲线,见附图1说明。在图1中,横轴为全网的平均接收电平,纵轴为全网平均的C/I,图上主要分为3个区,I个点。下面分别进行描述:A区:此处属于低功率区域,干扰主要由底噪、外部干扰强度决定。因此随着电平功率的提升,c/Ι上升很快。B区:随着电平的升高,干扰的主要组成部分转为网内干扰,电平功率的上升,弓丨起的C增加和I增加接近,C/1趋于稳定。C区:网络中的部分深度覆盖或广覆盖区域的电平强度已经无法进一步提升,全网电平的提升是部分小区的提升贡献的,对一个小区覆盖而言,其主控面积远小于其干扰面积,因此在不能全网提升功率的情况下,C的增加速度会慢于I的增加速度,导致C/Ι的下降,而随着平均电平的增加,功率受限区域也不断增加,I的增加亦越来越快,c/Ι呈现加速下滑。目前大部分网络目前运行在C区(以暴制暴的结果)P点:一定网络状态下的功率和C/Ι的最佳平衡点,在此点左边,因功率不足,载干比不高,在此点以右,干扰增加速度上升,载干比下降。对于不同的网络就有不同的C/I vs lev的响应曲线;同一个网络在话务、外部干扰分布不同的情况下响应曲线也是不同的;覆盖调整、频率优化等是网络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曲线特性的主要方法。良好的曲线特性,应该具有较高的P点,且C区下降趋势较缓。在网络特性(响应曲线)确定后,优化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就是通过合理配置网络功率水平,使网络质量运行到最佳位置(P点)。2、寻找网络最佳运行点P-2.1、图形转换从上一节的讨论中,大家知道了大部分网络运行在C区,不是网络的最佳运行区域,将网络置于P点运行才能获得最佳质量。那么如何确定P点呢?首先网络功率水平的调整主要依靠最大功率水平设置(会影响覆盖,话务分布等,在下面介绍中不采用)和功控参数设置(功控范围,功控区间)实现。从图示情况看,实现网络P点运行有以下难度:1、从现有的GSM网络统计中,缺乏对C/Ι的统计,无法很好的评价调整效果;2、功率水平的统计是平均值,在设置上是区间值,也较难实现参数设置和网络响应的吻合,横坐标位置较难确定。这需要想一个变通的方法,将这两个指标转化为易获取、易度量、且相关性极强的指标。在GSM网络中,受C/Ι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指标是quality, quality的统计也非常容易获取。这就是第一步,将图1 (C/I vs lev的图)转换为图2(目标质量vs实际质量的图),见附图2说明。图2横轴为目标质量(自左向右,由好到坏),竖轴为实际质量(自下而上,由好到坏)。对上图做一下解释:A区:当目标质量要求较低时,电平配置较低,C/I比较差,仍有功率及质量提升空间。C区:当目标质量要求较高时,电平配置升高,产生的干扰增大,导致C/I变差,实际质量差于目标值,可谓过犹不及。P线:不同网络特性的最佳点P,在此处能达到实际质量最佳。在上图中表现为目标质量和实现质量一致,即斜率为1,汇聚成P线。通过这样的图形转换,就把问题简化到了以质量为目标的优化过程,而质量统计非常方便,便于实现调整和评估的工作。2.2、逼近P点-完成了图形转化后,仍需要找到P点的位置,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了一套算法,其能敏锐捕捉周围环境变化,自适应调整无线参数,将网络置于最佳点P运行,降低干扰,提闻网络质量。的第一步是上一小节提到的图形转化,第二步就是寻找P点,这里采用无限逼近的方法,说明及图见【附图说明】图3部分。假设网络最初目标质量设置是ql,网络反馈的实际质量是q2 ;接着以q2为目标质量,网络会反馈出q3 ;再 以q3得出q4…,由于P线的斜率为1,因此网络的反馈会逐步收敛,这样网络运行点就无限逼近P线,达到网络最佳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排除了人为的对参数设定的猜测,而全由网络反馈决定参数设置,形成了自适应过程,也就是说网络需要多少能量,就会去要求获取,通过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无线参数设置的准确性。2.3、下的参数设置(I)前言GSM厂家的功控算法的理想目标是质量允许的条件下,功率尽可能低。这就需要去寻找这个质量和电平的稳定区域。大多数优化人员会根据经验定一套区间参数,放到现网上运行,细致点的可能会考虑分场景设置功控参数。然而什么样的设置才能真正满足适合场景、规划、话务、外部干扰等多种变量引起的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过系统自反馈进行自适应参数设置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通过系统自反馈进行自适应参数设置的方法。2.将电平和质量关联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培杰
申请(专利权)人:徐培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