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晃电模块的智能跳闸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3971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晃电模块的智能跳闸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与防晃电系统相连,包括防晃电模块、接触器线圈、启动按钮以及急停按钮,所述接触器线圈、启动按钮以及急停按钮串联于防晃电模块的输出电源的两个引脚之间,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启动按钮并联,防晃电模块的公共端连接至零线,所述防晃电模块的保护跳闸、手动跳闸、接触器状态以及备用四个引脚分别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四个辅助触点连接至火线,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辅助触点与微机保护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接触器线圈的辅助触点接入防晃电模块的开入量中,由于开入量的电流较小,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接触器出现拉弧现象,从而降低经济损失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防晃电模块Ul和微机保护跳闸出口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防晃电模块Ul包括引脚I?16,其中:引脚I和引脚2为输出电源;引脚3和引脚13为空;引脚4?引脚8为开入量,其中:引脚4为保护跳闸、引脚5为手动跳闸、引脚6为接触器状态、引脚7为备用、引脚8为公共端;引脚9和引脚10为通讯接口,连接至屏蔽双绞线;引脚11和引脚12为报警信号,连接至报警系统;引脚14?16为输入电源,连接至三相交流电源。接触器线圈KM、启动按钮SB1、微机保护跳闸出口中的常闭节点K以及急停按钮SB2串联于引脚I和引脚2之间,所述接触器线圈KM的常开触点KMl与所述启动按钮SBl并联,以形成自锁。当微机保护监测到系统故障,其跳闸出口中的常闭节点K断开,切断接触器线圈KM的供电,接触器线圈KM失电后,释放跳闸。这种方式中,由于要靠微机保护跳闸出口的常闭节点K来切断电源,而功率较大的交流接触器的维持吸合电流较大,一般为0.4A以上,且目前微机保护跳闸出口的接触器多为小型功率接触器,其导通能力较强,切断能力却很差,一般断开容量在50VA左右,按照220V供电电源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晃电模块的智能跳闸控制系统,与防晃电系统相连,包括防晃电模块、接触器线圈、启动按钮以及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线圈、启动按钮以及急停按钮串联于防晃电模块的输出电源的两个引脚之间,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启动按钮并联,防晃电模块的公共端连接至零线,所述防晃电模块的保护跳闸、手动跳闸、接触器状态以及备用四个引脚分别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四个辅助触点连接至火线,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辅助触点与微机保护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晃电模块的智能跳闸控制系统,与防晃电系统相连,包括防晃电模块、接触器线圈、启动按钮以及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线圈、启动按钮以及急停按钮串联于防晃电模块的输出电源的两个引脚之间,所述接触器线圈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启动按钮并联,防晃电模块的公共端连接至零线,所述防晃电模块的保护跳闸、手动跳闸、接触器状态以及备用四个引脚分别通过接触器线圈的四个辅助触点连接至火线,所述接触器线圈的辅助触点与微机保护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晃电模块的智能跳闸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跳闸引脚和接触器线圈的得失电状态通过光电隔离装置连接至所述防晃电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接触器线圈的供电系统的切换和接触器线圈的智能跳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晃电模块的智能跳闸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晃电系统还包括交流电源、测量电路、交直流转换电路、交直流切换电路、电流切断电路以及直流电压自动变换电路,其中, 所述交流电源为接触器线圈提供交流电压; 所述测量电路测量交流电源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并反馈至所述中央控制单元; 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将 所述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储存的直流电压信号反馈至所述中央控制单元; 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通过所述直流电压自动变换电路为接触器线圈提供直流电压;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信号,控制所述交直流切换电路选择所述接触器线圈的供电系统; 所述电流切断电路设置于所述交流电源与接触器线圈之间,当所述接触器线圈的供电系统从交流系统切换至直流系统时,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流切断电路切断交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野姜万东周海涛邓中昌沈克明迟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网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