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生态护堤(坡)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特别是一种河道、公路、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它需要进行边坡加固、稳定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涵养水土,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对现有河流和沟渠的疏浚治理及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随着交通、水利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而改变了自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原有的地质平衡关系,如果处理不好轻则发生边坡坍塌,重则导致泥石流或大面积山体滑坡等各种地质灾害。现有的河堤及边坡加固稳定通常采用铆固挂网喷浆或是水泥砌块(或石块)镶嵌而成,这种方式对于加固稳定河堤(边坡)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恢复植被、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及安全都存在较大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材料强度高,质量稳定,施工便捷,低炭环保,既能起到加固稳定作用,又可增加植被,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预制混凝土生态护堤(坡)构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护堤(坡)构件,由构件体、连接板、止水槽,植物种植槽、植物养份传递通道构成,在构件体一侧面设有植物种植槽,植物种植槽的深度直达植物养份传递通道或对穿构件体,在构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混凝土生态护堤(坡)构件,由构件体、连接板、止水槽,植物种植槽、植物养份传递通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构件体一侧面设有植物种植槽,植物种植槽的深度直达植物养份传递通道或对穿构件体,在构件体中部设有植物养份传递通道,在构件体的另一两相对应的侧壁上有内凹的形状、大小相同的止水槽,止水槽的长度为构件体长度的2/5?4/5,相邻的两构件体止水槽位置相对应,在连接板上有主筋铆孔,连接板通过主筋铆孔与构件体内的主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2 CN 201210298469.91.一种预制混凝土生态护堤(坡)构件,由构件体、连接板、止水槽,植物种植槽、植物养份传递通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构件体一侧面设有植物种植槽,植物种植槽的深度直达植物养份传递通道或对穿构件体,在构件体中部设有植物养份传递通道,在构件体的另一两相对应的侧壁上有内凹的形状、大小相同的止水槽,止水槽的长度为构件体长度的2/5-4/5,相邻的两构件体止水槽位置相对应,在连接板上有主筋铆孔,连接板通过主筋铆孔与构件体内的主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护堤(坡)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件体是由混凝土、预应力钢棒或钢绞线、箍筋、钢筋、连接板、主筋铆孔、止水槽,植物种植槽和植物养份传递通道构成的中空的混凝土预制矩形体,在构件体的两个端面上连接有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护堤(坡)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种植槽的每一条棱角线均为应力消除的圆弧状,圆弧角为10?3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护堤(坡)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颜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技管桩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