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纸竹帘编织机用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708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捞纸竹帘编织机用料槽,包括长条状的槽型本体,料槽一端的槽口处设置有防止料槽内的竹丝端头翘出于料槽的档杆,档杆沿料槽的槽宽设置。将上述料槽安装于捞纸竹帘编织机的机架上,料槽与机架沿槽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料槽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料槽的一端推入至编织区内将料槽内的竹丝取出布置于梭口角部的投料位,其二为料槽完全退出编织区、开口机构带动经纱上、下线进行交错绕制的避让位。这样在料槽处于投料位时,工人将料槽内的竹丝取出布置于梭口夹口角部摆齐,然后退出料槽,启动开口机构使得经纱的上下线进行交错绕制将投入的竹丝编织成帘,提高捞纸竹帘的生产效率,降低宣纸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捞纸竹帘编织机用料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宣纸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捞纸帘编织机。
技术介绍
宣纸的生产工艺包括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贴烘等工序,其中水捞是指用捞纸竹帘将纸浆槽内的纸浆捞起,在捞纸竹帘的表面成型形成纸张的操作。由于捞纸竹帘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因此其损耗严重,需要不断的更换捞纸竹帘。传统的捞纸竹帘是通过纯手工的人工对竹丝进行绕线编织而成,其编织的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捞纸竹帘编织机用料槽,其可用于捞制竹帘编织机的供料,提高竹帘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一种捞纸竹帘编织机用料槽,包括长条状的槽型本体,料槽一端的槽口处设置有防止料槽内的竹丝端头翘出于料槽的档杆,档杆沿料槽的槽宽设置。将上述料槽安装于捞纸竹帘编织机的机架上,料槽与机架沿槽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料槽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料槽的一端推入至编织区内将料槽内的竹丝取出布置于梭口角部的投料位,其二为料槽完全退出编织区、开口机构带动经纱上、下线进行交错绕制的避让位。这样在料槽处于投料位时,工人将料槽内的竹丝取出布置于梭口夹口角部摆齐,然后退出料槽,启动开口机构使得经纱的上下线进行交错绕制将投入的竹丝编织成帘,提高捞纸竹帘的生产效率,降低宣纸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在捞纸竹帘编织机上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捞纸竹帘编织机的结构与传统织补机、竹席机有些地方相类似,如开口机构、收料机构、送纱机构的设置。但其实质是两种不同的编织机械。传统织布机构成纬纱的是柔性丝线,因此通过纺锤即可实现纬纱的布置,竹席机所用的竹篾也较宽,通过相应的投料机构即可使得竹篾投入经纱上下线所形成的梭口内。而本专利技术所要制备的是捞纸竹帘,捞纸竹帘所采的是竹丝C,竹丝c的直径比牙签直径的一半还略小,捞纸竹帘的宽度在一米以上,为保证捞纸的质量,要求捞纸竹帘的接头处尽量较少,因此,尽可能的生产出较长的竹丝C,由于竹丝C较细,强度有限,容易折断和变形,因此无法向织布机或竹席机那样进行投料,这也是目前捞纸竹帘一直采用纯手工绕线进行编织的原因所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捞纸竹帘编织机结构如图1、2所示,其包括前、后端分别设置的用于供应经纱的送纱机构10和把已织好的竹帘引离编织区40的收料机构20,收料机构20与送纱机构10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经纱上、下线a、b分开形成梭口供竹丝c引入进行编织和对经纱上、下线a、b进行交错绕制的开口机构30,开口机构30与收料机构20之间的经纱上、下线a、b分开形成的夹口区域为编织区40,编织区40的旁侧设置有用于向编织区供设竹丝c的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机架上沿垂直于经纱线长方向布置的料槽50,料槽50与机架沿槽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料槽50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料槽50的一端推入至编织区内将料槽50内的竹丝c取出布置于梭口角部的投料位,其二为料槽50完全退出编织区40、开口机构30带动经纱上、下线a、b进行交错绕制的避让位。通过设置一料槽50,料槽50推入编织区时,人工将料槽50内的竹丝c两端抬起布置于经纱上、下线a、b形成的梭口内,退出料槽50开口机构运转使得经纱上、下线a、b绕制对竹丝c进行编织,从而实现竹丝c的投料,避免竹丝c的折断,提高捞纸竹帘的生产效率。由于所用经纱的强度也是有限的,一般构成编织区40的经纱下线b所在面大体与水平面相一致,构成编织区40的经纱上线a所在面位于构成编织区40的经纱下线b所在面的上方,亦即与机架上的平板相靠近,因此,在料槽50推入或者退出时,应尽量的保证料槽50不与经纱的上、下线a、b接触,以免经纱被划断,亦即要求料槽50处于投料位时推入至编织区40内的端部成悬置状布置且该悬置端的料槽50槽底、槽口与构成编织区40的经纱上、下线a、b所在的平面呈相离布置。实现上述目的操作手段较多,如使用丝线使得料槽50吊挂起来。在本专利技术中具体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机架上设置与料槽5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导轨,导轨靠近编织区40的端部设置有一垫块60,垫块60靠近编织区40侧的上表面高度大于构成编织区40的经纱下线b所在面的高度,料槽50槽底与垫块60的上表面滑动配合,料槽50靠近编织区40 —端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料槽50另一端的高度。具体实施时垫块60可为一楔形块,楔形块靠近编织区一侧的高度大于另一侧的高度,楔形块的夹角最好为I?2。,当然也可选用一方形垫块。由于制得的竹丝c大多不是直挺状的,而是弯曲变形的,为保证料槽50不与经纱上下线干涉,因此料槽50的槽深也是有限的,这样弯曲形变的竹丝c放入料槽50后其翘曲的端部易于翘出于料槽50槽口,这样料槽50推入时还是容易与经纱发生干涉。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在料槽50靠近编织区40的一端槽口处设置有防止料槽50内的竹丝c端头翘出于料槽50的档杆51,档杆51沿料槽50的槽宽设置。当然档杆51可沿料槽5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已取得更佳的效果,但其不应对竹丝c的取出造成干涉。5、同时也很难使得所有编织用的竹丝c达到捞纸竹帘的宽度,因此有相当的一部分还是需要两根短竹丝c进行拼接,因此料槽50在编织区40的左、右两侧对应分别设置,如图2所示,这样分别拉动两料槽50取出一根较短的竹丝c进行编织。拼接时需要对接头处进行修剪使得其平齐,因此使得每个投放竹丝c的操作时间不一致,使得无法通过机械自动定时推动料槽50的推入和退出。另外,料槽50的长度也较大,为便于料槽50的推入和退出,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料槽50上设置有拉动料槽50进行滑动的拉杆52,拉杆52与料槽50远离编织区40的端部相固接为一体,拉杆52与料槽50呈夹角布置且夹角的夹口指向编织区40侧。拉杆52沿料槽50的槽长方向设置,拉杆52的操作端延伸至料槽50的外侦U。这样在操作工人坐立于竹帘编织机前方时,通过左、右手握持拉杆52推动或者拉动料槽50,即可实现料槽50推进或者退出编织区40。更为具体的,开口机构40包括两综框30,两综框30上分别设置供经纱上、下线a、b穿过的线孔或线扣,两综框30分别与调节其上、下运动使得经纱上、下线a、b进行交错绕制的驱动组件相连接,编织区40内还设置有对编织的竹丝c进行整形的整丝筘70。送纱机构10包括放设经纱的放料辊11以及张紧辊12,收料机构20包括导料辊22和储设编织好的捞纸竹帘的收料辊21,在开始进行操作时,收料机构20 —侧设置有由一用于固定经纱端头的横杆,随着编织横杆一起被收料辊21被卷起,当这里的收料机构20也可人工对编织好的捞纸竹帘进行移除。总之,本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对捞纸竹帘的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捞纸竹帘编织机用料槽,包括长条状的槽型本体,料槽(50)一端的槽口处设置有防止料槽(50)内的竹丝(c)端头翘出于料槽(50)的档杆(51),档杆(51)沿料槽(50)的槽宽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捞纸竹帘编织机用料槽,包括长条状的槽型本体,料槽(50) —端的槽口处设置有防止料槽(50)内的竹丝(c)端头翅出于料槽(50)的档杆(51),档杆(51)沿料槽(50)的槽宽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纸竹帘编织机用料槽,其特征在于:料槽(50)上设置有拉动料槽(50)进行滑动的拉杆(52),拉杆(52)沿料槽(50)的槽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军朱大国许志宏陈文彬赵梦君叶明杨肖武君王钟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宣纸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