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坡地茶园生态农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370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5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尤其是一种坡地茶园生态农法。技术也可推广应用到坡地的其它经济林种植。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坡地茶园生态农法。主要内容是坡地茶园茶行间的倒三角沟形开设技术。按本发明专利技术管理的茶园二三后基本上可以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茶园日常翻耕作业,真正做得免耕。同时能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并提高茶叶品质。也能有效阻止水土流失,保护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新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尤其是一种。技术也可推广应用到坡地的其它经济林种植。
技术介绍
自古认为高山(名山)出好茶,因此山地、坡地的茶园常受到喜茶人士的追捧。好的茶叶出自管理很好的茶园,一直以来,茶园管理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尤其重要的是茶园的翻耕制度,如每年的深耕,中耕,浅耕制度。这些翻耕作业保证了茶园土壤的疏松透气,保证了茶叶品质的优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农村人口越来越多,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人口越来越少。从事茶叶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短缺。因此坡地茶园,由于其历史及地理原因,机械化作业无法有效实施,施肥,翻耕等作业完全依靠人工,目前基本上处于无人再进行这些传统的茶园翻耕作业状态,结果导致茶园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茶叶施肥只能表施,根系无法有效吸收利用养分。同时,由于板结,土壤透气性差,茶树根系生长处于缺氧状态,生长严重受阻,最后茶叶品质下降严重。产业现状急切需要一种新的坡地茶园种植方法来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另一方面,近来茶叶作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受到各级政府关注,并受到农民欢迎。全国南方各地都大量开山烧荒种茶。这些茶园多依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坡地茶园生态农法,其特征在于:在茶行间开设外高内低的倒三角沟,所述倒三角沟的沟宽为0.4~1.2m,沟深以内侧最深处计为20~30cm。

【技术特征摘要】
1.坡地茶园生态农法,其特征在于:在茶行间开设外高内低的倒三角沟,所述倒三角沟的沟宽为0.4~1.2m,沟深以内侧最深处计为20~3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茶园生态农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三角为“」”型三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坡地茶园生态农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地茶园为成龄坡地茶园时,具体步骤包括: 1)在坡地茶园的上下两行茶树行中的开沟,沟宽为0.4~0.8m ; 2)开沟挖出的土堆放在下行茶树的上方,形成外高内低的倒三角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地茶园生态农法,其特征在于:在每2-4个相邻的上下茶行之间开沟并设置倒三角沟,在1-3年内对整个坡地茶园的进行开沟并设置倒三角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坡地茶园生态农法,其特征在于:在每2个相邻的上下茶行之间开沟并设置倒三角沟,在I年内对整个坡地茶园的进行开沟并设置倒三角沟。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校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