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及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3217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及连接装置,该组合装置包括灭弧室、电流互感器、拉杆部分、静出线端、动出线端、防尘罩、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该第一绝缘座包围灭弧室且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该灭弧室具有动端和静端,该静出线端电接静端且封闭第二开口,该动出线端电接动端;该电流互感器装接在第二绝缘座,该动出线端和电流互感器电接,该第二绝缘座设贯穿孔;该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固接且第一开口和贯穿孔对齐;该拉杆部分连接灭弧室的动端且穿过第一绝缘座的第一开口和第二绝缘座的贯穿孔并伸出第二绝缘座外,该防尘罩密封套接在拉杆部分外且密封连接贯穿孔的端口。它具有如下优点:成本低,电性能高,装配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及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及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及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设计中,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是两个独立的部分,它们均安装在主横梁上,电流互感器需要额外的支撑支架支撑。它存在有如下不足:1、需额外的支撑支架支撑,需额外的电连接件将它们电接,成本高,占用空间大;2、装配不便,提高装配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及连接装置,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断路器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包括灭弧室、电流互感器、拉杆部分、静出线端、动出线端、防尘罩、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该第一绝缘座包围灭弧室且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该灭弧室具有动端和静端,该静出线端电接静端且封闭第二开口,该动出线端电接动端;该电流互感器装接在第二绝缘座,该动出线端和电流互感器电接,该第二绝缘座设贯穿孔;该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固接且第一开口和贯穿孔对齐;该拉杆部分连接灭弧室的动端且穿过第一绝缘座的第一开口和第二绝缘座的贯穿孔并伸出第二绝缘座外,该防尘罩密封套接在拉杆部分外且密封连接贯穿孔的端口。一实施例之中:该动出线端介于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之间, 该动出线端中设通孔,该拉杆部分穿过通孔。—实施例之中:该拉杆部分包括连接杆和绝缘拉杆,该连接杆一端固接动端,另一端穿过通孔进入贯穿孔内,该绝缘拉杆固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且该绝缘拉杆伸出第二绝缘座之外。一实施例之中:该动出线端和第一绝缘座间设第一密封圈,该动出线端和第二绝缘座间设第二密封圈。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绝缘座设连接座,该连接座位于贯穿孔之侧,该电流互感器装接在连接座之上;该动出线端的外边缘伸出第二绝缘座且电接电流互感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连接装置,包括动出线端、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该第一绝缘座内设有一用于装接灭弧室的腔体且设接通腔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该第二绝缘座连接电流互感器,该第二绝缘座设贯穿孔;该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固接且第一开口和贯穿孔对齐,该动出线端设在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之间,且,该动出线端能电接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电接。一实施例之中:该动出线端设有一接通腔体和贯穿孔的通孔。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防尘罩,该防尘罩密封连接贯穿孔的端口。—实施例之中:该动出线端和第一绝缘座间设第一密封圈,该动出线端和第二绝缘座间设第二密封圈。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把电流互感器集成于第二绝缘座中,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固接,节省了电流互感器所需的支撑支架和铜连接件的耗材,且防尘罩能使该装置内部长期具有较好的绝缘环境。成本低,电性能高,装配方便。密封圈连接动出线端和绝缘座,能确保防水性能,能使该装置内部长期具有较好的绝缘环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装置的主视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装置的剖面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4绘示了图3的A-A剖面示意图。图5绘示了图4的B-B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5,断路器的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包括灭弧室10、电流互感器20、拉杆部分30、静出线端40、动出线端50、防尘罩60、第一绝缘座70和第二绝缘座80。该绝缘座材料可选用环氧树脂。该第一绝缘座70包围灭弧室10且设第一开口 71和第二开口 72,也既是,该第一绝缘座70内设腔体,该灭弧室装接在腔体,该第一开口 71和第二开口 72接通腔体。该灭弧室10具有动端11和静端12,该静出线端40电接静端12且封闭第二开口 72 ;该动出线端50电接动端11,该连接例如采用软片电接或触指滑动电接。该电流互感器20装接在第二绝缘座80,该动出线端50和电流互感器20电接,该第二绝缘座80设贯穿孔81 ;该第一绝缘座70和第二绝缘座80固接且第一开口 71和贯穿孔81对齐。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动出线端50设在第一绝缘座70和第二绝缘座80之间,该动出线端50中部设通孔;一优选方案中,该第二绝缘座80设连接座82,该连接座82位于贯穿孔81之侧,该电流互感器20装接在连接座82之上;该动出线端50伸出第二绝缘座且电接电流互感器20。该拉杆部分30连接灭弧室10的动端11且穿过第一绝缘座70的第一开口 71、动出线端50的通孔和第二绝缘座80的贯穿孔81并伸出第二绝缘座80外,该防尘罩60密封套接在拉杆部分30外且密封连接贯穿孔81的端口。本实施例之中,该拉杆部分30包括连接杆31和绝缘拉杆32,该连接杆31 —端固接动端,另一端穿过通孔进入贯穿孔81内,该绝缘拉杆32固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且该绝缘拉杆伸出第二绝缘座80之外。—优选方案中,该动出线端和第一绝缘座间设第一密封圈91,该动出线端和第二绝缘座间设第二密封圈92。通过密封圈和防尘罩的使用使该拉杆部分处在密封保护环境中。本实施例的组合装置,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1、节省了
技术介绍
中电流互感器20所需的安装架和铜连接件;2、使拉杆部分置于真空绝缘保护的环境中;3、能优化必要的绝缘原料;4、具有更加均衡的重量,使之更好的避免合闸弹跳时间现象;5、减少了安装时间;6、体积和材料方面的优化使该产品是一件环保型产品,利于回收;7、节省了额外的电流互感器安装支架和连接件。另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断路器的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连接装置,包括动出线端50、防尘罩60、第一绝缘座70和第二绝缘座80。关于动出线端50、防尘罩60、第一绝缘座70和第二绝缘座80的结构及它们间的连接请参照上一较佳实施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弧室、电流互感器、拉杆部分、静出线端、动出线端、防尘罩、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该第一绝缘座包围灭弧室且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该灭弧室具有动端和静端,该静出线端电接静端且封闭第二开口,该动出线端电接动端;该电流互感器装接在第二绝缘座,该动出线端和电流互感器电接,该第二绝缘座设贯穿孔;该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固接且第一开口和贯穿孔对齐;该拉杆部分连接灭弧室的动端且穿过第一绝缘座的第一开口和第二绝缘座的贯穿孔并伸出第二绝缘座外,该防尘罩密封套接在拉杆部分外且密封连接贯穿孔的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弧室、电流互感器、拉杆部分、静出线端、动出线端、防尘罩、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该第一绝缘座包围灭弧室且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该灭弧室具有动端和静端,该静出线端电接静端且封闭第二开口,该动出线端电接动端;该电流互感器装接在第二绝缘座,该动出线端和电流互感器电接,该第二绝缘座设贯穿孔;该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固接且第一开口和贯穿孔对齐;该拉杆部分连接灭弧室的动端且穿过第一绝缘座的第一开口和第二绝缘座的贯穿孔并伸出第二绝缘座外,该防尘罩密封套接在拉杆部分外且密封连接贯穿孔的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出线端介于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之间,该动出线端中设通孔,该拉杆部分穿过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拉杆部分包括连接杆和绝缘拉杆,该连接杆一端固接动端,另一端穿过通孔进入贯穿孔内,该绝缘拉杆固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且该绝缘拉杆伸出第二绝缘座之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室和电流互感器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出线端和第一绝缘座间设第一密封圈,该动出线端和第二绝缘座间设第二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赛德·阿泰科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气华电开关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