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207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由前后二部分和各机构所组成。在前机架上有驱动电机、传动装置、施肥、底土、刷平和滚槽机构。后部分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传动装置、播种、喷水和覆土机构。各机构无级同步传动,设有调节装置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调节其量。当空秧盘经入口,传动装置把秧盘送入流水线内,施肥机构在秧盘底部撒上一层壮秧底肥,底土机构在秧盘培肥上铺上底土,刷平机构把秧盘面上的底土刷平,滚槽机构在秧盘底土上滚压出18条梯形凹槽,条形播种机构经过条形播种装置适时定量将芽种播入凹槽内,喷水机构先用雾状喷水将槽内种子定位,然后用二次滴晒将底土完全渗透,覆土机构将细土覆盖在种子上。本实用适用于杂交水稻育秧条形播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杂交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
本技术涉及水稻育秧设备
。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尤其是涉及一种杂交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我市早稻和连作晚稻的种植已经基本实行了机械化插秧,对水稻育秧播种提出更高的科技要求。有一台环保、省成本、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是提高播种质量、减少漏插率和机插后用工量关键。在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中,培肥采用拌土培肥,将壮秧剂与土用人工拌制,由于难以搅拌非常均匀,造成壮秧剂浪费严重,还对秧田造成污染,导致烂秧和死秧情况时有发生。播种的方式采用撒播和穴播,利用园弧形播种轮槽和无级调速将种子均匀适量的铺撒在底土上,并满足了不同秧盘、不同播种量,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每秧盘种子量较多,因是无规则撒播造成漏插率高,基本苗过多,插秧后仍需人工补苗,成本过高。虽然也适用早稻、连作晚稻的育秧播种条件,但存在着客观缺陷,已成为扩大单季杂交水稻机械种植所面临的瓶颈。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由嵊州市科灵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I。由箱体、传动装置、调节装置、毛刷、轨道、喷水器、电机等所组成,其特点是:所述毛刷与箱体连接,所述调节手柄分别与箱体和播量调节装置(覆土调节装置)相连接,完成调节播种量和覆土厚度,利用无级调速来调节种子播量。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由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一鸣自行研发的I。由铺土、播种、覆土箱体,传动电机,机架,喷水器等组成。其特点是:该流水线在杂交水稻播种时,在播种口插入导流槽,使种子形成18行的条播,以震动导流槽播种,所述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就是能将底土、播种、喷水、覆土一次性完成。但是这二个方案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壮秧剂靠人工拌制难以均匀,导致烂秧和死秧情况时有发生;2、机插用种量还大,出现基本苗过多;3、漏插过多产生空穴,仍需人工补苗;4、对种子要求高,芽谷或粗糙种子在播种时容易堵塞在导流槽内;5、喷水机构无法满足秧盘播种时渗水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针对现有育秧播种流水线所存在的诸多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利,具有节能、降耗、环保,创新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新型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杂交水稻条形播种流水线,分前、后二部分机架、传动装置与各机构所组成。前部分机架上,设有便于运输和贮藏的收架装置、可调式支撑脚、传动驱动电机箱、传动驱动电机、传动链条链轮、行走轮。经过传动链条链轮带动行走轮将秧盘向前运动,依次通过施肥、底土、刷平、压槽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箱、驱动电机、机构箱体、合分装置、传送带和调量装置。将通过驱动电机传动合分装置把机构箱内的壮秧剂,经机构箱底部传送带和调量装置撒入秧盘。所述底土机构包括底土出口调节装置和传送带。传动装置将底土箱内土经机构箱底部传送带和调量装置铺满秧盘。所述刷平机构包括机构箱、滚动毛刷和传动轮。经传动装置带动滚动毛刷将底土秧盘刷平。所述滚槽机构包括在秧盘底土上滚压出十八条梯形凹槽的滚槽装置、十八条凸槽滚轴和在十八条凸槽滚轴两端的弹簧调节装置。经过传动装置带动滚轴在巳刷平的秧盘底土上滚压出十八条梯形凹槽。后部分机架上,设有便于运输和贮藏的收架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链轮、链条和行走轮。经过传动链轮和链条带动行走轮将秧盘向前运动,依次通过条形播种、喷水、覆土机构。所述条形播种机构包括机构箱体、播种驱动电机、无级调量装置、种子槽轮、在种子槽轮上下设有剔除进种子槽轮多余种子杂质的毛刷、条形十八道U型槽口、电磁振动装置和无级调速等。播种驱动电机传动将机构箱体内的芽种经种子槽轮自由落入条形播种槽口,经电磁振动装置,实现定量播种芽谷于十八条梯形凹槽内。所述喷水机构包括第一喷水箱体和第二喷水箱体。所述的第一喷水箱体靠近条形播种机构上方设有8个喷雾头,靠近第二喷水箱体处设有一个水管,水管一侧附两排出水小孔,水管下方设置一个设有一排出水小孔的缓冲水流装置,所述的第二喷水箱体设有一个水管,水管一侧附两排出水小孔,水管下方设置一个设有一排出水小孔的缓冲水流装置,所述的两个喷水箱体一侧设一个进水口并与电机连接作业,能够使槽内的芽种定位同时供给底土充足的水分。所述的覆土机构包括箱体,在箱体底部设有的传输带,调节土厚度的调节手柄。传动装置将箱体内的细土经传输带均匀的铺在芽种上。然后通过传送装置输出,完成育秧播种。本技术与现有的流水线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和进步:(I)结构合理各机构之间流水动作配合紧凑。在流水线上设有施肥机构,可根据不同需求调节其量,施肥均匀克服了用人工拌肥的不均匀所引起的弊端。(2)实现在秧盘内纵向18条杂交水稻种子的精良播种,使每亩的用种量从1.8kg-2kg降到0.7kg — Ikg以下,节约用种量,消除了空穴和基本苗过多情况(尤其对杂交水稻优势更为突出)。(3)该流水线能够将芽种播入槽内,避免了现有流水线因芽或种子不光洁而堵塞散播口 ;(3)增设了十八条形滚槽机构和二、三级滴晒补充给水装置。保证了种子通过条形播种口完全自由落入至槽内。采用二、三级滴晒给水,完全改变了现流水线出现的水量不足或过大而冲刷种子,使水完全渗透秧盘底土层。(4)省工省力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克服了现流水线出现的空穴所需的人工补苗与底肥的拌合。本技术适用于水稻育秧条形播种。特别适用于杂交水稻育秧条形播种。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分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杂交水稻条形播种流水线,分前、后二部分机架42、传动装置与各机构所组成。前部分机架42上,设有便于运输和贮藏的收架装置1、可调式支撑脚13、传动驱动电机箱2、传动驱动电机3、传动链条链轮4、行走轮5。经过传动链条链轮4带动行走轮将秧盘12向前运动,依次通过施肥、底土、刷平、压槽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箱6、驱动电机7、机构箱体8、合分装置10、传送带11和调量装置9。将通过驱动电机7传动合分装置10把机构箱内的壮秧剂,经机构箱底部传送带11和调量装置9撒入秧盘12。所述底土机构包括底土出口调节装置15和传送带16。传动装置将底土箱内土经机构箱底部传送带16和调量装置15铺满秧盘12。所述刷平机构包括机构箱17、滚动毛刷18和传动轮19。经传动装置带动滚动毛刷18将底土秧盘刷平。所述滚槽机构包括在秧盘底土上滚压出十八条梯形凹槽的滚槽装置20、十八条凸槽滚轴21和在十八条凸槽滚轴21两端的弹簧调节装置22。经过传动装置带动滚轴21在巳刷平的秧盘底土上滚压出十八条梯形凹槽。后部分机架42上,设有便于运输和贮藏的收架装置I。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4、传动链轮、链条和行走轮。经过传动链轮和链条带动行走轮将秧盘12向前运动,依次通过条形播种、喷水、覆土机构。所述条形播种机构包括机构箱体26、播种驱动电机23、无级调量装置27、种子槽轮30、在种子槽轮30上下设有剔除进种子槽轮30多余种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交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包括机架(42),其特征在于在流水线机架(42)上分别设有收架装置(1)、可调式支撑脚(13)、传动驱动电机箱(2)和驱动电机(3)、播种驱动电机(23)、传动驱动电机(24)、传动链条链轮(4)、两排秧盘行走轮(5)和施肥、滚槽、条形播种、喷水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包括机架(42),其特征在于在流水线机架(42)上分别设有收架装置(I)、可调式支撑脚(13)、传动驱动电机箱(2)和驱动电机(3)、播种驱动电机(23)、传动驱动电机(24)、传动链条链轮(4)、两排秧盘行走轮(5)和施肥、滚槽、条形播种、喷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机架(42)上设有施肥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箱(6)和驱动电机(7)、合分装置(10)、机构箱体(8)、传送带(11)、调量装置(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机架(42)上设有滚槽机构包括能在秧盘底土上滚压出十八条梯形凹槽的滚槽装置(20),十八条凸槽滚轴(21),在十八条凸槽滚轴(21)两端设有的弹簧调节装置(22)。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惠中寿建尧金晓敏杨伟祥马飞俞胡斌徐斌寿凯华傅建春金玲锋寿洁莉冯华荣应明峰吴炬峰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乐叶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