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1595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含硼制管钢带成分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计为:B:0.0008~0.0028;C≤0.19%;Si:0.15~0.35;Mn≤1.53;P≤0.015;S≤0.010;N≤0.0045;Als:0.023~0.032;Ti:0.015~0.02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冶炼→LF精炼→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冷却→卷取;该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采用特定钢种成分设计,配合CSP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含硼制管钢带,具有工艺适应性好,能耗低,生产效率高;产品板形好,成材率高,尺寸精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硼在提高淬透性的作用方面,具有许多不同于其它合金元素的特点,主要有:(I)提高淬透性的能力极强。0.0010%~0.0030%硼的作用可分别相当于0.60%锰、0.7%铬、0.5%钥和1.5%镍的作用,因此其提高淬透性的能力为上述合金元素的几百倍乃至上千倍,故只需极少量硼即可节约大量的贵重合金元素。(2)具有最佳含量而且此含量极小。一般合金元素提高淬透性的效果随其在钢中含量增加而增长,但硼却有一个最佳含量范围,过多或过少均对提高淬透性不利,而且此量很小,约为0.0010%,一般控制在0.0005%~0.0030%为宜。(3)硼的淬透性效果与钢的成分有关。普遍认为钢中的碳和合金元素含量提高,硼提高淬透性的作用则下降。所以低碳、低合金钢中硼的淬透性效果最显著。(4)硼的淬透性作用与奥氏体化条件有关。早期的研究表明两者间存在特殊关系,即在某一特定奥氏体化温度下硼的淬透性效果最佳;温度再升高,尽管奥氏体晶粒长大,硼的淬透性效果反而下降。因而,加硼钢加热工艺的选择和控制很重要,在较低温度下变形,对含硼钢获得较高淬透性和较小晶粒度较好,加热温度不宜过高。目前,含硼制管钢带 的生产,通常使用普通轧制工艺,考虑到硼的特殊性,普通轧制工艺生产,不仅适应性差,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且生产的含硼制管钢带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成材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性好,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好,成材率高的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调整钢种成分,配合CSP薄板连铸连轧工艺,生产含硼制管钢带,采用CSP薄板坯工艺生产含硼制管钢带具有工艺适应性好,能耗低,生产效率高,产品板形好,尺寸精度高、质量优、性能稳定等特点。本专利技术通过“顶底复吹氧气转炉冶炼一LF精炼一CSP薄板坯连铸/热轧一卷取”的方法来制造含硼制管钢带,前二道工序主要是用来制造出合格的钢液;本专利技术钢液的成分设计必须满足产品需求和CSP工艺的要求,即应具有良好的可浇性和较高的纯净度。因此,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成分设计思路是:低C、Al脱氧后进行B合金化,其C% ( 0.19%,Als为0.023 ~0.032%, B 为 0.0008 % ~0.0028 %。该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含硼制管钢带成分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计为:B:0.0008 ~0.0028 ;C ( 0.19% ;S1:0.15 ~0.35 ;Mn ( 1.53 ;P ( 0.015 ;S ( 0.010 ;N≤0.0045 ;Als:0.023~0.032 ;T1:0.015~0.020 ;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冶炼一LF精炼一CSP薄板坯连铸连轧一冷却一卷取;冶炼通过顶底复吹氧气转炉冶炼;顶底复吹氧气转炉冶炼及LF精炼,制造出合格的钢液,含硼制管钢带钢液成分设计须满足产品需求和CSP工艺的要求;CSP浇铸:浇铸钢水过热度(钢水超过自身熔点温度)控制在10~25°C,拉坯速度控制在3.5~4.5m/min,使用液芯压下使轧制用铸还厚度小于70mm,保温炉的均热温度设定为1100~1210°C ;保温炉采用隧道炉;CSP热轧:热轧总压下率≥70%,精轧入口温度设定为930~1000°C,终轧温度设定为850~900°C ;铸坯开轧前用高压水除鳞,高压水出口压力设定为200~360bar ;冷却:轧后采用层流冷却方式冷却,冷却速度设定为35~45°C ;卷取:卷取温度设定为580~620°C。本专利技术只需按照上述成分设计和工艺方式即可实现;同时能在通用薄带热连轧机组上,采用以上专用的温度制度、压下制度和冷却制度的配合,即可生产出厚度规格为2.5~12.7mm的含硼制管用钢带。根据该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生产出的含硼制管用钢带性能达到以下要求:(I)拉伸性能:Rt0.5 (Rp0.2)≥ 235MPa ;Rm=360 ~650MPa ;(2)延伸率:A50 ≥ 22% ;(3)硬度:HRC ≥ 22 ;(4) _20°C全尺寸V型缺口夏比冲击功值S 27J ;剪切面积≥90% ;(5)冷弯:d=2a,180。,合格。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采用特定钢种成分设计,配合CSP连铸连轧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生产的含硼制管钢带,具有工艺适应性好,能耗低,生广效率闻;广品板形好,尺寸精度闻、质量优、性能稳定等特点;可提闻制管厂的加工成材率,以及提闻广品使用寿命;吨材成本可以减少400兀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该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含硼制管钢带成分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设计为:B:0.0008 ~0.0028 ;C ( 0.19% ;S1:0.15 ~0.35 ;Mn ( 1.53 ;P ( 0.015 ;S ( 0.010 ;N≤0.0045 ;Als:0.023~0.032 ;T1:0.015~0.020 ;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顶底复吹氧气转炉冶炼一LF精炼—CSP薄板坯连铸连轧一冷却一卷取;CSP浇铸:钢水过热度控制在10~25°C,拉坯速度控制在3.5~4.5m/min,使用液芯压下使轧制用铸坯厚度小于70_,隧道炉的均热温度设定为1100~1210°C ;CSP热轧:热轧总压下率≥70%,精轧入口温度设定为930~1000°C,终轧温度设定为850~900°C ;铸坯开轧前经过高压水除鳞,高压水出口压力设定为200~360bar ;冷却:轧后采用层流冷却方式冷却,冷却速度设定为35~45°C ;卷取:卷取温度设定为580~620°C。实施例1(I)工艺流程:顶底复吹氧气转炉冶炼一LF精炼一CSP薄板坯连铸连轧一冷却一卷取;(2)化学成分:化学成分配比见表1 ;(3) CSP连铸连轧工艺参数见表2。实施例1生产的含硼制管钢带的力学性能见表3。实施例2 ( I)工艺流程:顶底复吹氧气转炉冶炼一LF精炼一CSP薄板坯连铸连轧一冷却一卷取;(2)化学成分:化学成分配比见表1 ;(3) CSP连铸连轧工艺参数见表2。实施例2生产的含硼制管钢带的力学性能见表3。实施例3(I)工艺流程:顶底复吹氧气转炉冶炼一LF精炼一CSP薄板坯连铸连轧一冷却一卷取;(2)化学成分:化学成分配比见表1 ;(3) CSP连铸连轧工艺参数见表2。实施例3生产的含硼制管钢带的力学性能见表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的含硼制管钢带的化学成分如表1,实施例1-3的工艺参数见表2,实施例1-3的力学性能见表3,产品厚度规格分别为5.0,7.9和12.5_。表1实施例1-3含硼制管钢带化学成分(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硼制管钢带的成分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计为:B:0.0008~0.0028;C≤0.19%;Si:0.15~0.35;Mn≤1.53;P≤0.015;S≤0.010;N≤0.0045;Als:0.023~0.032;Ti:0.015~0.02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冶炼→LF精炼→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冷却→卷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硼制管钢带的成分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计为:B:0.0008 ~0.0028 ;C ( 0.19% ;S1:0.15 ~0.35 ;Mn ( 1.53 ;P ^ 0.015 ;S ≤ 0.010 ;N ( 0.0045 ;Als:0.023 ~0.032 ;T1:0.015 ~0.020 ;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冶炼一LF精炼一CSP薄板坯连铸连轧一冷却一卷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通过顶底复吹氧气转炉冶炼。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硼制管钢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 CSP薄板坯连铸:浇铸钢水过热度控制在10~25°C,拉坯速度控制在3.5~4.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海王立涛饶添荣胡学文王莹王宗明杨兴亮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