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57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由刀具本体构成,其在所述的刀具本体的刀刃上,沿刀具本体的铅垂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刃口。比较好的是具有两个刃口,其中一个是第一次切削刃口,另一个是第二次切削刃口。第一次切削刃口的轴向延伸线与第二次切削刃口的轴向延伸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这样可以增加刀具的抗冲击能力,切削力更大。第二次切削刃口在刀具本体的径向上不得高于第一次切削刃口。而且在第一次切削刃口的轴向延伸线与第二次切削刃口的轴向延伸线之间的交汇处通过圆弧过渡,以减少切削时机器工作的负荷冲击,延长使用寿命。在刀具本体上的一侧开设有一沿刀具本体转动方向伸展的腰形孔,以方便转动刀具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塑粉碎机械中所使用的刀具。
技术介绍
在橡胶或塑料件的注射过程中,由于注射工艺和模具设计的要求,一般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浇口料,这些浇口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浇口料回收利用时,一般要经过橡塑粉碎机进行粉碎、除尘后才能与新料混合后进行注射成型。目前习用的橡塑粉碎机的刀具一般由旋转爪刀和固定刀具构成,其中旋转爪刀的结构一般为:在爪刀本体中部开设有带有键槽的轴心通孔,在爪刀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一个或一对斜切状刀刃,从而将旋转爪刀固装在转轴上,并使旋转爪刀的刀刃与固定刀具相对应,从而可切断和粉碎橡胶或塑料。所存在的缺点是由于使用时橡胶或塑料容易聚集到旋转爪刀的刀刃和固定刀具之间,使切削负荷大,噪声大,工作负荷的波动显著,旋转爪刀容易折断,塑料易卡死主机,造成停机,以及回收塑料由大到小的粉碎要在几台设备间逐台分级进行。为此,申请人吴一夫在2002年7月1日和2003年11月4日申请了两件有关旋转刀具的中国技术专利,这两件旋转刀具的技术专利分别于2003年5月21日和2004年12月22日予以授权公告,两者的公告号分别为CN2551342Y和CN2664778Y。其中公告号为CN2551342Y公告的塑料粉碎机的旋转爪刀,其中心与转轴固装,在以轴线为芯线的回转面上有刃口,在其垂直于轴线的端面的边缘还设有一个刃口,这些刃口的起始点分散在互不重合的径向上并且分散在互不等径的以轴线为芯线的回转面上。这个专利设计的依据是:固定刀具通常是在一个与轴线平行的平面内的,在任一时刻,各刃口的起始点与固定刀具的刃口各不相同,所以或大或小的回收橡胶或塑料可能落入旋转爪刀与固定刀具之间等待被剪切,使得机器能够处理较大尺寸范围内的回收塑料;同样的依据可知:各刃口开始工作在时间上有先后,而机器的噪声和负荷冲击主要产生在刃口开始工作的时刻,这样就可以将噪声和负荷冲击在时间先后上加以分散,而产生噪声小、工作负荷的波动小的效果。如在该专利中提到的单片旋转刀片工作时将现有刀具的一次冲击分散为-->三次,组合的两片旋转刀片工作时将现有刀具的一次冲击分散为六次。公告号为CN2664778Y公告的塑料粉碎机的旋转爪刀,由爪刀本体构成,所述爪刀本体的中心开设有具有键槽的轴心通孔,在爪刀本体上,其垂直于轴心通孔的中心轴线的端面的边缘上设置有多个刃口,且各个刃口的起始点分散在所述端面的互不重合的径向上,并且分散在以所述中心轴线为芯线的互不等径的回转面上。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也是使旋转爪刀的起始点与固定刀具的刃口距离各不相同,造成各个刃口开始工作的时间不同,以将噪声和负荷冲击在时间先后上加以分散,而产生噪声小、工作负荷的波动小的效果。上述两项专利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在旋转爪刀上设计处于不同位置的多刃口,使各个刃口与固定刀具的刃口距离不同,来分散噪声和负荷冲击。但是这类旋转爪刀存在着加工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方便的塑橡粉碎机械用的刀具,抗冲击能力强,切削力更大,切削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减少机器工作负荷波动,减少卡机现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由刀具本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刀具本体的刀刃上,沿刀具本体的铅垂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刃口。比较好的是具有两个刃口,其中一个是第一次切削刃口,另一个是第二次切削刃口。在两个刃口的位置设计方面,第一次切削刃口的轴向延伸线与第二次切削刃口的轴向延伸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钝角的角度比较好的为120-170°,这样可以增加刀具的抗冲击能力,切削力更大。为了在切削时,减少机器工作的负荷冲击,延长使用寿命,第二次切削刃口在刀具本体的径向上不得高于第一次切削刃口。而且在第一次切削刃口的轴向延伸线与第二次切削刃口的轴向延伸线之间的交汇处通过圆弧过渡。在所述刀具本体的中心开设有具有键槽的轴芯通孔,在刀具本体上,其垂直于轴心通孔的中心轴线的端面的边缘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刀刃。为了增加刀具本体的强度,在刀具本体上,其垂直于轴心通孔的中心轴线的端面的上下边缘对称设置有两条加强筋。-->在粉碎橡胶或塑料时,有时候要检查到刀具刃口情况和刃口粘着橡胶或塑料的情况,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用手转动刀轴或者是刀具来检查,这样容易伤着手,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有的生产厂家就在刀具本体上的一侧开一方孔,用一截面为方形的钩的钩端插入到方孔内来转动刀具。这种方式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方形钩端与方孔的接触点少,而转动时需要的力量较大,方形钩端容易坯和折断,二是方形孔的面积少,当前面一块刀具本体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后面一块刀具上的方孔还没有露出来,不好转动第二块刀具,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刀具本体上的一侧开设有一沿刀具本体转动方向伸展的腰形孔。所述腰形孔可以沿刀具本体的轴向贯穿于整个刀具本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刀具的刀刃采用多刃口,特别是双刃口设计,可以使切削力更大,切削效率更高,节约了能耗。双刃口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以及两者的轴向延伸线的交汇处采用圆弧过渡,提高了整个刀具的耐冲击性,使得切削比较平稳,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刀具爆裂的现象。在刀具本体上开设的腰形孔,可以很方便地用一截面为六角形的钩端钩住刀具本体进行转动,且钩端与腰形孔的接触点多,不容易坯,也不容易折断,而且当前面一块刀具本体转动转到极限位置,不能再使用钩端时,第二块刀具本体上的腰形孔已经露出,这样又可很方便地用钩端去钩住第二块刀具本体进行转动,提高了刀具本体检查时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刀具特别适合在线回收工程塑料浇口的低速粉碎机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所示的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由刀具本体构成,所述刀具本体的中心开设有具有键槽3的轴芯通孔2,用于将刀具采用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到塑料粉碎机的刀具的转轴上。                                                          塑料-->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刀具本体为一平板1,平板1的前后板面10是垂直于中心轴线的端面,平板1的侧面11为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端面。所述平板1的前后板面10中部一侧边缘为圆形边缘8,另一侧边缘为直线形边缘8a,其两端为一个对称设置的两个刀刃5,刀刃5由圆弧型刀刃51和沿圆弧型刀刃51切线方向延伸出的直线型刀刃52组合而成。圆弧型刀刃51的一端与所述圆形边缘8过渡连接,直线型刀刃52的另一端为整个刀刃5的尖角7,两端的尖角7围绕中心轴线对称。尖角7的另一侧通过一段弧形边缘4、一段直线形边缘6、一段圆弧形边缘9过渡到所述直线形边缘8a的远离中心轴线的一端。为了增加刀具本体的强度,在刀具本体上,直线形边缘8a上设置有加强筋81a。参看图3,在刀具本体的刀刃5上,沿刀具本体的铅垂线方向设置有两个刃口,其中一个是第一次切削刃口53,另一个是第二次切削刃口54,第一次切削刃口53的轴向延伸线55与第二次切削刃口54的轴向延伸线56之间的夹角α为120-170°的钝角,这样可以增加刀具的抗冲击能力,切削力更大。为了在切削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由刀具本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刀具本体的刀刃上,沿刀具本体的铅垂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刃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由刀具本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刀具本体的刀刃上,沿刀具本体的铅垂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刃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为两个,其中一个是第一次切削刃口,另一个是第二次切削刃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切削刃口的轴向延伸线与第二次切削刃口的轴向延伸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的角度为120-170°。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切削刃口在刀具本体的径向上不得高于第一次切削刃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橡塑粉碎机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切削刃口在刀具本体的径向上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文三郎
申请(专利权)人: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