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熙韬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240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0:40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该药物由190~210克的生山楂、140~160克的茯苓、90~110克的车前子、60~80克的蝉蜕、40~60克的浙贝母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天然中草药,制成治疗痤疮的中成药,服用后能够调节人体的内分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解毒,治愈人体面部和背部的痤疮,达到美容美肤的效果,还可以快速化掉、清除淤积的皮脂,修复病变的皮肤。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
技术介绍
痤疮是一种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易发于人体面部和背部,面部生痤疮严重影响了美观,此病在青少年人群中常见,所以又称为青春痘。痤疮病与人体内分泌紊乱和痤疮杆菌感染有关。中医认为是热毒引起,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用针灸取穴大椎,足三里等等,疗程长,对于顽固型痤疮治疗效果差。现有的中药治疗多用黄连、黄芩、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之类清热解毒药,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对于聚合性痤疮的治疗效果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该药物具有治疗效果好、不易复发、治愈效率高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该药物由190^210克的生山楂、140~160克的茯苓、9(TllO克的车前子、60~80克的蝉蜕、40~60克的浙贝母组成。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天然中草药,制成治疗痤疮的中成药,服用后能够调节人体的内分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解毒,治愈人体面部和背部的痤疮,达到美容美肤的效果,还可以快速化掉、清除淤积的皮脂,修复病变的皮肤。本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该药物由210克的生山楂、140克的茯苓、110克的车前子、60克的蝉蜕、60克的浙贝母组成。实施例2:—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该药物由190克的生山楂、160克的茯苓、100克的车前子、80克的蝉蜕、40克的浙贝母组成。实施例3:—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该药物由198克的生山楂、155克的茯苓、95克的车前子、65克的蝉蜕、50克的浙贝母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5种药物分别研磨成细面,按上述比例将细面混合均匀制成丸剂或冲剂或袋泡茶剂;温开水送服,日服2次,每次服用3飞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配合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治疗方法,针刺法。所述针刺法:用10号针头的一次性IOml注射10(Tl50ml,刺前让患者先饮水400ml左右,取针后干棉球按压五分钟,10-15天一次。禁忌:孕妇、产后以及月经期间不宜施刺,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者禁刺。尺泽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各组分的功效:1.生山楂具有活血化瘀、降脂的作用; 2.茯苓具有渗湿利水、排毒消肿、益脾胃、宁心安神、除湿、解毒的作用; 3.车前子具有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热化痰的作用; 4.蝉蜕具有散风除热、去瘀生新、治疗疮疡的作用; 5.浙贝母具有解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药效分析如下:1.痊愈:粉刺、丘莎、脓疱、结节及囊肿全部消失。2.有效:粉刺、丘莎、脓疱,结节及囊肿40%以上消失。3.无效:粉刺、丘莎、脓疱、结节及囊肿无明显改善,或仅有部分减轻。治疗结果: 对150个例痤疮患者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刺血及中药进行了治疗,其中治愈141例,占94%;有效9例,占6%,总有效率为100%。150个痤疮患者的疗效结果统计见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该药物由190~210克的生山楂、140~160克的茯苓、90~110克的车前子、60~80克的蝉蜕、40~60克的浙贝母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该药物由190~210克的生山楂、140-160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熙韬
申请(专利权)人:杜熙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