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027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电路,所述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和第三续流二极管;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源电性连接,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成本,减小能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隔离开关开合母线转换电流(俗称环流),是在正常运行中,用隔离开关断开或闭合由同一电压等级设备和母线在变电所内部所构成的电气闭环,从而实现转移负荷电流的操作。目前国内变电站接线方式中,采用较多的有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单母线带旁路)、双母线接线(双母线分段、双母线带旁路)、一倍半断路器接线及桥形、角形接线等。其中,双母线倒母线操作是开合母线转换电流最典型和常见的工况。此外,作为特例,单母及双母接线退出旁路母线、一倍半断路器接线检修母线时、桥形,T形,角形接线解环操作中,为了避免用隔离开关开断很长的空母线上很大的电容电流而采用相反的操作程序:先断开隔离开关,再断开断路器以退出空载母线。这时隔离开关也会遇到开合母线转换电流的问题。,这样不仅增加了电源的设计成本,也增加了对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节省成本,减小能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高压隔离开关切换电路包括主控制模块、高压隔离开关正向旋转控制模块、高压隔离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电路,所述高压隔离开关切换电路包括主控制模块、高压隔离开关正向旋转控制模块、高压隔离开关反向旋转控制模块和高压隔离开关选择控制模块,所述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和第三续流二极管;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源电性连接,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电路,所述高压隔离开关切换电路包括主控制模块、高压隔离开关正向旋转控制模块、高压隔离开关反向旋转控制模块和高压隔离开关选择控制模块,所述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和第三续流二极管;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源电性连接,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高压隔离开关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隔离开关选择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德周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江山江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