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插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012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3:39
连体插套,具有L极插套和N极插套组成的两极插套、所述L极插套和N极插套分别与一两极带地扁插套一体设计;该两极带地扁插套包括呈倒“八”字排列的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和设于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中间的E极扁插套;所述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的插合部为一固定片中部冲压成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所述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之间用于夹持插片;所述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为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为具有四角的夹持框,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一夹持片、及分别位于夹持片中部两端的导向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体插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换器插套,具体涉及一种连体插套,主要用于各种转换器中。 【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同时适用中国、欧美等多个国家插头的组合型一体式插套。中国技术专利200820120418.6公开了一种组合型一体式插套,中国技术专利201020137828.9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插套,中国技术专利201020264628.X公开了一种五孔插套结构及其插座。其基本都是两极插套与三极扁插套一体设计,具有经济、安全、紧凑的特点。但其中L极扁插套与N极扁插套的结构均比较复杂,增加生产难度,并且铜件比较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的连体插套。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连体插套,具有L极插套和N极插套组成的两极插套、所述L极插套和N极插套分别与一两极带地扁插套一体设计;该两极带地扁插套包括呈倒“八”字排列的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和设于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中间的E极扁插套;所述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的插合部为一固定片中部冲压成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所述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体插套,具有L极插套和N极插套组成的两极插套、所述L极插套和N极插套分别与一两极带地扁插套一体设计;该两极带地扁插套包括呈倒“八”字排列的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和设于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中间的E极扁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的插合部为一固定片中部冲压成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所述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之间用于夹持插片;所述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为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为具有四角的夹持框,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一夹持片、及分别位于夹持片中部两端的导向片。

【技术特征摘要】
1.连体插套,具有L极插套和N极插套组成的两极插套、所述L极插套和N极插套分别与一两极带地扁插套一体设计;该两极带地扁插套包括呈倒“八”字排列的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和设于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中间的E极扁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的插合部为一固定片中部冲压成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所述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之间用于夹持插片;所述两相互错开的夹持部为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为具有四角的夹持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冠洲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