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静芳专利>正文

一种电连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008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盖、弹性导电触片、绝缘壳体、至少一个过线孔,所述弹性导电触片被壳体盖和绝缘壳体夹持包围在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触片对应过线孔处设有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倾斜的小触片,当导线插入弹性导电触片时,小触片受力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打开。(*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端子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电连接端子在电气设备中广泛应用,而一些小型电连接器,在家用电器行业中也有广泛应用。目前,家用电器行业中,内部结构中的导线连接,使用的通常是封闭接线端子,俗称接线帽,如图8所示;或者螺钉接线端子,如图9所示。使用封闭接线端子时,一般是将两条或者三条导线的线头拧在一起,然后插入封闭接线端子中的导电体内,然后再使用工具对端子中部施加一定的加紧力,使得端子中的导电体变形,加紧插入的导线。这种方式操作,一方面,操作复杂,动作多,完成时间慢,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端子的中部被工具挤压后,容易出现破皮现象,导致漏电,或者绝缘层耐压不够,从而产生品质问题。而使用螺钉接线端子时,通常,导线的线头,需要事先铆接金属端子,然后将铆接金属端子后的导线插入到螺钉接线端子的导电孔中,再使用螺丝刀将螺钉接线端子上的螺钉拧紧,压住导线的金属端子,并且,每个导线需要这样操作一次,操作难度大,效率非常低下,相对来讲,成本也较闻。随着近年来人工工资的增长,以及各地产业工人用工慌的出现,各大家用电器工厂提倡提升人均效率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减少操作环节,提升装配效率成了各家工厂争相研究的焦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改进的电连接端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端子,有效解决传统的电连接端子使用接线帽时出现的操作复杂、动作多、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破皮现象导致的漏电、绝缘层耐压不够的问题;有效解决传统的电连接端子使用螺钉接线端子时出现的操作复杂、操作难度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壳体盖1、弹性导电触片2、绝缘壳体3、至少一个过线孔,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被壳体盖I和绝缘壳体3夹持包围在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过线孔处设有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倾斜的小触片21,当导线插入弹性导电触片2时,小触片受力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打开。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固定在绝缘壳体3内,所述过线孔在壳体盖I上直接模塑成型或由壳体盖I上的凹口与绝缘壳体3上的凹口组合而成。优选地,所述小触片21两两相对呈V形。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中部设有V形连接部22,所述小触片21开口处设于V形连接部22的两端,所述小触片21与V形连接部22呈W形。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中部设有V形连接部22,所述小触片两两背对并与V形连接部22连接,弹性导电触片2两侧从小触片开口处弯起并与小触片呈W形。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小触片21开口处设有让位孔23,该弹性导电触片2在让位孔23边向过线孔方向弯起。优选地,所述小触片21两两相对,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小触片21开口处设有让位孔23。优选地,所述小触片21两两相对,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小触片21开口处分别设有一个让位孔23,弹性导电触片2在两个让位孔23之间向上弯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电连接端子的弹性导电触片对应过线孔处设有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倾斜的小触片,当导线插入弹性导电触片时,小触片受力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打开,由于小触片是弹性的,导线受到弹性力的作用,小触片向内侧施加压力,将导线夹紧,当导线向外拉时,由于同时受到小触片的夹紧力的作用和摩擦力的作用,导线与小触片之间的夹紧力会更紧,使得导线不容易被拉出。这样的电连接端子操作简单、效率高、夹紧效果好、品质易保证,能有效解决有效解决传统的电连接端子使用接线帽时出现的操作复杂、动作多、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破皮现象导致的漏电、绝缘层耐压不够的问题;有效解决传统的电连接端子使用螺钉接线端子时出现的操作复杂、操作难度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耐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所述的电接线端子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该实施例有两条导线,壳体盖上有两个过线孔,图示为导线插图后的状态。图1-1:图1所示的电连接端子的沿图1-2中A-A的剖视图,不含导线部分。图1-2:图1-1所示的电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1-3:图1所示的电连接端子的弹性导电触片的俯视图和沿B-B的剖视图。图1-4:图1-3所示的弹性导电触片的斜视图。图1-5:本技术所述的图1的实施例中,当有四个过线孔时的俯视图。图1-6:图1-5所示的电连接端子中,弹性导电触片的俯视图及其沿C-C的剖视图。图2:本技术所述的电连接端子的实施例二的带导线的剖视图。图2-1:图2所示电连接端子的剖视图,不含导线。图2-2:图2-1所示电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2-3:图2所示的电连接端子的弹性导电触片俯视图及沿中心的剖视图。图3:本技术所述的电连接端子的实施例三的带导线的剖视图。图3-1:图3所示电接线端子的剖视图,不含导线。图3-2:图3-1所示电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3-3:图3所示的电连接端子的弹性导电触片俯视图及沿中心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所述的电连接端子的实施例四的带导线的剖视图。图4-1:图4所示电接线端子的剖视图,不含导线。图4-2:图41所示电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5、图6、图7:本技术所述的电连接端子的其它实施例的弹性导电触片的剖视图。图8:封闭接线端子使用状态剖视图。图9:螺钉接线端子正视及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包括壳体盖1、弹性导电触片2、绝缘壳体3、至少一个过线孔,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被壳体盖I和绝缘壳体3夹持包围在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过线孔处设有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倾斜的小触片21,当导线插入弹性导电触片2时,小触片受力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打开。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固定在绝缘壳体3内,所述过线孔在壳体盖I上直接模塑成型或由壳体盖I上的凹口与绝缘壳体3上的凹口组合而成。优选地,所述小触片21两两相对呈V形。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中部设有V形连接部22,所述小触片21开口处设于V形连接部22的两端,所述小触片21与V形连接部22呈W形。[0041 ] 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中部设有V形连接部22,所述小触片两两背对并与V形连接部22连接,弹性导电触片2两侧从小触片开口处弯起并与小触片呈W形。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小触片21开口处设有让位孔23,该弹性导电触片2在让位孔23边向过线孔方向弯起。优选地,所述小触片21两两相对,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小触片21开口处设有让位孔23。优选地,所述小触片21两两相对,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小触片21开口处分别设有一个让位孔23,弹性导电触片2在两个让位孔23之间向上弯折。实施例一:如图1、图1-1、图1-2、图1-3、图1_4、图1_5、图1_6所示,包括壳体盖1、弹性导电触片2、绝缘壳体3、至少一个过线孔,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被壳体盖I和绝缘壳体3夹持包围在内部,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过线孔处设有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倾斜的小触片21,当导线插入弹性导电触片2时,小触片受力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打开,所述小触片21两两相对呈V形。由于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壳体盖(1)、弹性导电触片(2)、绝缘壳体(3)、至少一个过线孔,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被壳体盖(1)和绝缘壳体(3)夹持包围在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过线孔处设有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倾斜的小触片(21),当导线插入弹性导电触片(2)时,小触片受力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壳体盖(I)、弹性导电触片(2)、绝缘壳体(3)、至少一个过线孔,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被壳体盖(I)和绝缘壳体(3)夹持包围在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对应过线孔处设有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倾斜的小触片(21),当导线插入弹性导电触片(2)时,小触片受力朝远离过线孔的方向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固定在绝缘壳体(3)内,所述过线孔在壳体盖(I)上直接模塑成型或由壳体盖(I)上的凹口与绝缘壳体(3)上的凹口组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触片(21)两两相对呈V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触片(2)中部设有V形连接部(22 ),所述小触片(21)开口处设于V形连接部(22 )的两端,所述小触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静芳
申请(专利权)人:侯静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