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温电力蓄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源设备,具体说是超高温电力蓄能系统。
技术介绍
1980至1990年代,电热水锅炉技术通常使用的是380V动力电,常压水箱作为蓄热体,此设备与系统占地面积大,系统热效率低,控制系统落后。1990至2000年代,承压蓄热一体化锅炉减小设备占地面积,系统热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缺点是承压蓄热电锅炉技术的单台设计体积有不合理之处,并不适用于高于IOOm3蓄热体积,必须增加技术措施才能保证蓄热装置水温均匀一致和安全可靠。380V的低压技术,辅助设备多、投资高,系统热效率低,蓄热温度低,占地面积大。380V的低压电源进线方式需要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电缆及桥架,电力系统的投资远远大于采暖主机的投资;蓄热温度偏低,效率低;蓄热介质温度偏低,以往的常压蓄热技术介质的蓄热温度只能蓄到95度;低压高损,由IOKV高压降至380V会产生电力损耗;热系统效率低,380KV低压储热系统平均热效率在85%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超高温电力蓄能系统,为用户省去了变压器、低压配电柜、电力电缆等电力系统的投资,解决了使用38 ...
【技术保护点】
超高温电力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系统、热力交换系统、水处理系统和控制上述三者的中央群控系统,所述主机系统包括与送变电系统相连的高电压电极锅炉,所述热力交换系统包括蓄热锅炉,所述高电压电极锅炉通过板式换热器与蓄热锅炉循环换热,且其循环管道上设有蓄热循环泵,所述蓄热锅炉通过耐高温换热器与采暖设备循环换热,且其循环管道上设有放热循环泵,所述水处理系统设置于管道上,在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开启主机系统,利用所述高电压电极锅炉内的三相电极加热其中的水,将热量以高温汽水的形式储存于所述蓄热锅炉中,在电力高峰时段将所述蓄热锅炉中的热量释放供白天供暖。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高温电力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系统、热力交换系统、水处理系统和控制上述三者的中央群控系统,所述主机系统包括与送变电系统相连的高电压电极锅炉,所述热力交换系统包括蓄热锅炉,所述高电压电极锅炉通过板式换热器与蓄热锅炉循环换热,且其循环管道上设有蓄热循环泵,所述蓄热锅炉通过耐高温换热器与采暖设备循环换热,且其循环管道上设有放热循环泵,所述水处理系统设置于管道上,在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开启主机系统,利用所述高电压电极锅炉内的三相电极加热其中的水,将热量以高温汽水的形式储存于所述蓄热锅炉中,在电力高峰时段将所述蓄热锅炉中的热量释放供白天供暖。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淑云,
申请(专利权)人:瑞特爱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