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强制循环风的多功能节能电暖器,该电暖器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具有空腔的散热器,该空腔一端连通所述进风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出风口;对所述散热器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风扇;以及驱动所述风扇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暖器在传统的电暖器基础上增加了横流风扇电机,利用风扇的作用对空气进行强制循环,降低了冷热不均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舒适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强制循环风的多功能节能电暖器
本技术属于风光发电应用及采暖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强制循环风的多功能节能电暖器。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取暖以其具有的智能控制、安全环保、节能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现有电暖器的部分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其通常是通过电热管或电热片以加热、对流室内空气的方式取暖。而且电暖器结构为固定式,空气不是主动与加热器接触,而是经过电热管或电热片,仅作短暂接触,以达到空气加热的效果,只有房间的空气全部加热到设定温度时,人们才会感到房间的温暖。因此加热时间长、耗电量大,热效率极差。另一方面,大量的热空气聚集在电暖气的附近,不能很快的进行空气流通,造成房间空气冷热不够均匀,大大降低了舒适感。另外风能发电与光能发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其环保特性使风能发电与光能发电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现有电暖器热源部分的供电一般都是采用市电220V的,在没使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如漏电,人体接触会触电,会造成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强制循环风的电暖器。本技术的具有强制循环风的电暖器,其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 ;具有空腔的散热器,该空腔一端连通所述进风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出风口 ;对所述散热器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风扇;驱动所述风扇的电机。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为铝合金散热器片;所述加热元件为碳纤维材料。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朝向为横向,即与地面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处设有一空气过滤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还设有将220V市电转变为36伏以下低压电的开关电源和/或低压电源输入插孔。更进一步地,所述低压电源输入插孔连接一蓄电池,该蓄电池连接光能和/或风能发电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还设有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还设有人体感应LED灯。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还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侧边框,其中上横梁、下横梁为中空结构,进风口、出风口分别位于上横梁、下横梁上,散热器位于上横梁、下横梁之间,构成相连通的风道;风扇位于下横梁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开关电源及控制器安装于侧边框的内部;低压电源输入插孔位于电暖器的侧面。本技术提供的节能电暖器在传统的电暖器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横流风扇电机,安装于由上横梁、空心结构的散热器片、下横梁组成的风道内。工作时房间空气由上横梁的进风口出进入,经过加热的散热器内部,通过风扇由下横梁的出风口排出,由于风扇的作用对空气进行强制循环,实现了房间空气的快速循环,降低了冷热不均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舒适感。此外,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暖器还具有下列技术效果:I)用碳纤维材料的加热线为发热元件,提高了电能的转化率,同时还能产生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以活化细胞,增强人体的免疫力;2)节能电暖气器的上横梁的进风口处装的空气过滤装置,可以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及杂质,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3)节能电暖器的下横梁上设有一排LED夜间照明灯,该LED灯为人体感应灯,当夜晚有人经过附近,被检测到后就会点亮,经过一段延时后自动熄灭,供夜晚短时间照明;4)节能电暖器的右边框上装有一个低压电源输入插孔,可以与风能发电或光能发电装置连接,由光能或风能发电装置产生的低压电经蓄电池保存并供给,充分利用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风能发电或光能发电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 一左边框;2—上进风口 ;3—上横梁;4一空气过滤装置;5—控制器;6—右边框;7—开关电源;8—低压电源输入插孔;9—220V电源线;10 —电机;11—风扇;12—下横梁;13—下出风口 ;14一LED灯;15—铝合金散热器片;16—光能发电装置;17—风能发电装置;18—畜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强制循环风的节能电暖器包括:左边框1、上进风口2、上横梁3、空气过滤装置4、控制器5、右边框6、开关电源7、低压电源输入插孔8、220V电源线9、电机10、风扇11、下横梁12、下出风口 13、LED灯14、铝合金散热器片15。其中铝合金散热器片15的热源来自于碳纤维材料的电热体(即发热元件,图1中未示出),该电热体安装在空腔散热器片内部的背面。上横梁3、下横梁12均为中空结构,铝合金散热器片15、上横梁3、下横梁12内部构成相连通的风道。在边框内的下方装有驱动风扇工作的电机10,风扇11安装于下横梁12内,与电机10连接。当电暖器接通电源时,通过碳纤维材料发热使铝合金散热器片15的表面逐渐升温,电机10暂时不工作,当铝合金散热器片15的表面温度达到程序内的设定值时,电机10开始工作,室内空气由上进风口 2经空气过滤装置4进入,经过铝合金散热器片15背面的风道,由装在下横梁12内部的风扇11经下出风口 13强制吹出热风。其中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朝向均为横向,即与地面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方向。这种传输热量的方式加热效率较高,能充分利用热能,从而起到节约能源、降低取暖成本的作用,并且实现了房间内空气的快速循环,降低了冷热不均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舒适感。本实施例中LED灯14采用低压供电的LED灯带,安装在下横梁12的外面,其功率小,能够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该LED灯带可通过设置传感器使其具有人体感应功能,在夜晚,当有人经过该电暖气附近时,该传感器会感应到并使LED灯14被点亮,在延时电路控制下延时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该LED灯可提供晚上短时照明的作用,同时也有提示作用,防止撞碰,造成伤害。本实施例中开关电源7安装在右边框6的内部,与220V电源线9连接,市电220V经过开关电源7变为低压电(36伏以下)后,供给该节能电暖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5安装在右边框6的内部,通过各种控制电路实现调节室温、设定温度、调节风速、220V与低压电的转换、变频控制等相应的控制功能,进而可设置连接该控制器的显示屏,用于显示室内温度、显示低压电源的电量等。本实施例中的碳纤维材料的电热体、电机10、LED灯14及控制器5的供电均采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供给,提高了安全性能。本技术的具有强制循环风的多功能节能电暖器,也可以将光能或风能发电装置结合起来使用。图2为本技术的节能电暖器与光能或风能发电装置连接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光能发电装置16和/或风能发电装置17产生的低压电送给蓄电池18将电能储存起来,在没有或不使用市售220V供电的情况下,用电源线将蓄电池18与依照本技术的节能电暖器右边框侧面的低压电源输入插孔8连接,为该节能电暖器提供安全的低压供电,直接将蓄电池里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此时不用通过逆变装置,减少了逆变环节的电损。为精细化使用风能及光能发电创造了条件。因此,本技术的使用上述结构的节能电暖器具有节能降耗、升温迅速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起到节约能源、绿色环保、降低取暖成本的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范围,本技术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技术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强制循环风的多功能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具有空腔的散热器,该空腔一端连通所述进风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出风口;?对所述散热器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风扇;?驱动所述风扇的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强制循环风的多功能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口和出风口; 具有空腔的散热器,该空腔一端连通所述进风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出风口 ; 对所述散热器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 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风扇; 驱动所述风扇的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制循环风的多功能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铝合金散热器片;所述加热元件为碳纤维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制循环风的多功能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朝向为横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制循环风的多功能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有一空气过滤装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制循环风的多功能节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将220V市电转变为36伏以下低压电的开关电源和/或低压电源输入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照臣,佟阳,郭扬,叶青,佟珺晖,徐一文,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市恒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