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采井井下安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控制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热采井井下安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热采技术如蒸汽吞吐技术、蒸汽驱技术、火烧油层、SA⑶等技术在陆地已有较多应用。多元热流体热采技术是目前海上稠油开发的主导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240-300°C高温的水蒸气、CO、CO2从油管注入地层加热原油,同时从油套环空注入氮气对油管进行隔热,地层原油经加热后粘度降低,从而使得原油的流动性增加,关井一段时间后进行自喷生产。现阶段陆地、海上的热采工艺在注热及采油阶段都没有在井下作业的油管柱上配置安全控制装置,其原因在于目前没有耐高温的井下安全阀和带注气通道的环空安全封隔技术,现有的井下安全控制装置不能满足耐240°C以上的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工作环境的要求。而且,井下安全控制装置的缺少,还给现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增加了作业风险,如遭遇火灾、台风袭井、平台倾覆等紧急情况时,因无法关闭生产通道,可能会导致油流外溢污染海洋环境,危及人员及设备安全等事故。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元热流体热采技术在海上稠油油田开发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采井井下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地面控制装置(1)、井口穿越(2)、油管柱(3)、外套管(14)、井下安全阀(5)和注热封隔器(12),所述油管柱(3)与所述外套管(14)之间形成环空;所述井下安全阀(5)和所述注热封隔器(12)依次固定在所述油管柱(3)上;所述井口穿越(2)的上端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1)连接,所述井口穿越(2)的下端与所述井下安全阀(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穿越(2)的下端从环空通过管线(4)与所述井下安全阀(5)中的金属动密封(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采井井下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地面控制装置(I)、井口穿越(2)、油管柱(3)、外套管(14)、井下安全阀(5)和注热封隔器(12),所述油管柱(3)与所述外套管(14)之间形成环空;所述井下安全阀(5)和所述注热封隔器(12)依次固定在所述油管柱(3)上;所述井口穿越(2 )的上端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I)连接,所述井口穿越(2 )的下端与所述井下安全阀(5 )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穿越(2 )的下端从环空通过管线(4 )与所述井下安全阀(5)中的金属动密封(6)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采井井下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穿越(2)为全金属穿越密封的井口穿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采井井下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穿越(2)的上端通过液压控制管线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I)连接。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采井井下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穿越(2)包括压帽(15)、卡箍(16)和毛细钢管(17),其中所述卡箍(16)为锥形金属卡箍,套设于所述毛细钢管(17)上;所述压帽(15)设置于所述井口穿越(2)的上部并与所述卡箍(16)相接触;所述卡箍(16)与井口采油树形成密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采井井下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下安全阀(5)包括金属动密封(6)、安全阀隔热层(7)和阀板(8),其中所述安全阀隔热层(7)套设于所述井下安全阀(5)外周,所述阀板(8)设置于所述井下安全阀(5)的下部,所述金属动密封(6)的所有部件全部为金属材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采井井下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隔热层(7)包括密封套(18)和隔热材料层(19),所述隔热材料层(19)环设于所述井下安全阀(5)外周;所述密封套(18)紧挨所述隔热材料层(19),并将所述隔热材料层(19)完全覆盖。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热采井井下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动密封包括安全阀本体(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董社霞,张保康,朱春明,刘正伟,刘明娟,庄东升,朱盛华,胡泽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