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223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0:46
单触式对弯针进行穿线。解决方案为,具有包含以下结构的弯针穿线-缝制切换机构(30):按钮(33),其用于对突出设置有控制销(31)的按钮轴(32)进行按压操作;控制槽凸轮(38),其包含收纳控制销的第一控制槽凸轮部(34)~第四制槽凸轮部(37);连结移动板(40),其承载线引导部,并且被第一弹簧(39)弹拨至线引导部的线引导出口与弯针的弯针线入口抵接的穿线状态;连结定位板(82),其与主轴(2)一体地旋转并具有与按钮轴的前端部41抵接的圆周面(80)及嵌合的缺口部(8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利用加压气体而自动地将弯针线穿过包边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的弯针一〃)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技术介绍
以前,在包边包缝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中具有已知的一种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通过从插入弯针线的线导入部连结至弯针尖端的弯针线导出口来连通的中空弯针线导件,利用供给到中空的弯针线导件内的加压气体的流动来运送弯针线。由此,不需要复杂的上线,能够以较好的操作性进行穿线,因此能够以极简单的操作一次性地进行穿线,而不会发生穿错线,或是在操作中弯针线露出、穿插好的弯针线和其它线缠在一起等问题(参照专利文献1-3)。在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结构中用于穿线的路径变得十分简单且穿线操作变得容易,能够消除缠线、断线的发生。然而,在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结构中,必须一边用一只手将止动轴(定位销)对着连结定位板按压,一边用另一只手手动转动滑轮从而锁定线缝形成装置,同时连结穿线连结装置,所以对不精通缝纫机的未熟练操作人员而言,操作人员难以理解该穿线装置的使用方法,而且同时使用双手进行的弯针线的穿线操作十分麻烦,因此需要培训。因此,有人提出了不用同时使用双手而用单手进行几次操作即可将弯针线穿过弯针的、谋求穿线操作简单化的弯针穿线装置(参照专利文献4-5)。现有专利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6547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35521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08850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19361号公报(图2);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625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5公开的弯针穿线装置,能够使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仅以3次单手操作即可将弯针线穿过弯针,因此作为弯针穿线装置极其有效。然而,专利文献4公开的弯针穿线装置和专利文献5公开的弯针穿线装置不同,虽然是使用专利文献1-2公开的按钮结构而进行弯针穿线的装置,但具有如下的重大难点。(I)作为机构上的难点,(a)弯针(弯针支撑体)、弯针驱动臂、线导管弯针线引导板由分体组合的组合体构成,所以缝制时的弯针驱动和弯针穿线时的切換机构变得繁琐(图3),(b)在从线槽到线插入口为止的弯针穿线路径上没有弯针天平,因此需要另行考虑弯针天平机构(图1、图5、图13),(2)作为操作上的难点,(a)本来弯针穿线的目的在于将从线轴拉出的弯针线直接穿线到弯针尖端线出ロ,而在专利文献4公开的弯针穿线装置中,将最初从线轴拉出的弯针线从线槽引导至线插入口为止的操作变得极为麻烦(图1),(b)专利文献4公开的弯针穿线装置的目的在于通过大幅度地简化穿线操作从而谋求穿线操作的简单化,而实际上需要操作杆的移动操作、飞轮的对位旋转操作、锁定按钮的按压操作、吹气开始操作的四次单手操作,因此达不到大幅度地简化穿线操作而谋求穿线操作简单化的效果。而且,人们一直觉得繁琐的必须将下线的前端直接插入弯针的线插入口 111的问题仍然存在(图1、图1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这些难点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构上精简,操作上能够以更少次数的单手操作,更加简单地通过单触(ワンタツチ)式进行穿线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达成此种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具有:至少ー个弯针,其具有从弯针线入口到弯针尖端线出口的中空结构;线导入部,其插入被弯针引导的弯针线;中空的线引导部,其与线导入部连结并具有与弯针的弯针线入口接触分离的线引导出口 ;连结部,其在线引导部的线引导出口与弯针的弯针线入口抵接的穿线状态以及线引导部的线引导出口从弯针的弯针线入口分离的缝制状态之间移动线引导部;气体供给部,其将线引导部移动至穿线状态后将弯针线从线导入部通过弯针,从弯针尖端线出口送出。还具有包含以下结构的弯针穿线-缝制切换机构:按钮,其用于在使连结部在线引导部的线引导出ロ及弯针的弯针线入口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时,对突出设置有止动轴控制销的按钮轴进行按压操作;控制槽凸轮,其包含收纳止动轴控制销的第一控制槽凸轮部、第二控制槽凸轮部及第三控制槽凸轮部;连结移动板,其对线引导部进行承载,并且被第一弹簧弹拨至线引导部的线引导出口与弯针的弯针线入口抵接的穿线状态;连结定位板,其与主轴一体地旋转并具有与按钮轴的前端部抵接的圆周面及嵌合的缺ロ部。弯针穿线-缝制切换机构具有:缝制状态保持位置,在按钮的非按压操作时止动轴控制销被卡合于第一控制槽凸轮部而保持缝制状态;穿线准备状态保持位置,在按钮的按压操作时止动轴控制销卡合于第二控制槽凸轮部而使按钮轴的前端部与连结定位板的圆周面抵接从而将连结移动板保持在穿线准备状态;穿线状态保持位置,通过手动旋转主轴而使按钮轴的前端部与连结定位板的缺ロ部嵌合从而止动轴控制销被游动嵌合于第三控制槽凸轮部,保持穿线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按钮轴中,包含按钮且同时设置有大径部及小径部的设置轴、以及突出设置有止动轴控制销且含有前端部的止动轴、两者嵌套式地连接,在两者之间介有第二弹簧。在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连结移动板具有分别保持、滑动同时设置在设置轴的大径部及小径部的保持部及滑动部,并与收纳从止动轴突出设置的止动轴控制销的控制槽凸轮自由共同运动地连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在缝制状态保持位置,按钮轴的设置轴通过设置轴的大径部与连结移动板的保持部卡合,且在设置轴的大径部上设置的抵接保持片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拨与设置轴引导板抵接从而被保持,按钮轴的止动轴通过从止动轴突出设置的止动轴控制销与控制槽凸轮的第一控制槽凸轮部卡合从而被保持;在穿线准备状态保持位置,按钮轴的设置轴通过控制槽凸轮的第二控制槽凸轮部卡合于从止动轴突出设置的止动轴控制销从而被保持,按钮轴的止动轴通过止动轴的前端部与连结定位板的圆周面抵接从而被保持;在穿线状态保持位置,按钮轴的设置轴通过设置轴的小径部与连结移动板的滑动部的一端卡合从而被保持,按钮轴的止动轴通过止动轴的前端部与连结定位板的缺口部嵌合从而被保持。在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连结移动板具有复位杆,其在对弯针的穿线完成后,将连结移动板从穿线状态手动强制复位至缝制状态时,止动轴控制销在控制槽凸轮的第四控制槽凸轮部滑动并卡合于第一控制槽凸轮部而保持缝制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控制槽凸轮中,在按钮的非按压操作时卡合止动轴控制销而保持缝制状态的第一控制槽凸轮部,其具有与第四控制槽凸轮部及第二控制槽凸轮部连接且成U字形的槽凸轮结构;在按钮的按压操作时卡合止动轴控制销而使按钮轴的前端部与连结定位板的圆周面抵接从而将连结移动板保持于穿线准备状态的第二控制槽凸轮部,其具有与第一控制槽凸轮部及第三控制槽凸轮部连接且成阶梯状的槽凸轮结构;通过手动旋转主轴而卡合止动轴控制销且将按钮轴的前端部与连结定位板的缺口部嵌合从而保持穿线状态的第三控制槽凸轮部,其具有与第二控制槽凸轮部及第四控制槽凸轮部连接且成U字形的槽凸轮结构;手动使连结移动板从穿线状态强制复位至缝制状态的第四控制槽凸轮部,其具有与第三控制槽凸轮部及第一控制槽凸轮部连接且止动轴控制销在其中滑动的倾斜槽凸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弯针,其具有从弯针线入口到弯针尖端线出口的中空结构;线导入部,其插入被所述弯针引导的弯针线;中空的线引导部,其与所述线导入部连结并具有与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接触分离的线引导出口;连结部,其在所述线引导部的所述线引导出口与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抵接的穿线状态以及所述线引导部的所述线引导出口从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分离的缝制状态之间移动所述线引导部;气体供给部,其在所述线引导部移动至所述穿线状态后将所述弯针线从所述线导入部通过所述弯针而从所述弯针尖端线出口送出;还具有包含以下结构的弯针穿线?缝制切换机构:按钮,其用于在使所述连结部在所述线引导部的所述线引导出口及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时,对突出设置有控制销的按钮轴进行按压操作;控制槽凸轮,其包含收纳所述控制销的第一控制槽凸轮部、第二控制槽凸轮部及第三控制槽凸轮部;连结移动板,其承载所述线引导部,并且被第一弹簧弹拨至所述线引导部的所述线引导出口与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抵接的所述穿线状态;连结定位板,其与主轴一体地旋转并具有与所述按钮轴的前端部抵接的圆周面及嵌合的缺口部;所述弯针穿线?缝制切换机构具有:缝制状态保持位置,在所述按钮的非按压操作时所述控制销被卡合于所述第一控制槽凸轮部而保持所述缝制状态;穿线准备状态保持位置,在所述按钮的按压操作时所述控制销卡合于所述第二控制槽凸轮部而使所述按钮轴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连结定位板的圆周面抵接从而将所述连结移动板保持在穿线准备状态;穿线状态保持位置,通过手动旋转所述主轴而使所述按钮轴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连结定位板的所述缺口部嵌合从而所述控制销被游动嵌合于所述第三控制槽凸轮部,保持所述穿线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16 JP 2011-1343901.一种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至少ー个弯针,其具有从弯针线入口到弯针尖端线出口的中空结构;线导入部,其插入被所述弯针引导的弯针线;中空的线引导部,其与所述线导入部连结并具有与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接触分离的线引导出口 ;连结部,其在所述线引导部的所述线引导出口与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抵接的穿线状态以及所述线引导部的所述线引导出口从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分离的缝制状态之间移动所述线引导部;气体供给部,其在所述线引导部移动至所述穿线状态后将所述弯针线从所述线导入部通过所述弯针而从所述弯针尖端线出口送出; 还具有包含以下结构的弯针穿线-缝制切换机构:按钮,其用于在使所述连结部在所述线引导部的所述线引导出口及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时,对突出设置有控制销的按钮轴进行按压操作;控制槽凸轮,其包含收纳所述控制销的第一控制槽凸轮部、第二控制槽凸轮部及第三控制槽凸轮部;连结移动板,其承载所述线引导部,并且被第一弹簧弹拨至所述线引导部的所述线引导出口与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抵接的所述穿线状态;连结定位板,其与主轴一体地旋转并具有与所述按钮轴的前端部抵接的圆周面及嵌合的缺ロ部; 所述弯针穿线-缝制切换机构具有:缝制状态保持位置,在所述按钮的非按压操作时所述控制销被卡合于所述第一控制槽凸轮部而保持所述缝制状态;穿线准备状态保持位置,在所述按钮的按压操作时所述控制销卡合于所述第二控制槽凸轮部而使所述按钮轴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连结定位板的圆周面抵接从而将所述连结移动板保持在穿线准备状态;穿线状态保持位置,通过手动旋转所述主轴而使所述按钮轴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连结定位板的所述缺ロ部嵌合从而所述控制销被游动嵌合于所述第三控制槽凸轮部,保持所述穿线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按钮轴中,包含所述按钮且同时设置有大径部及小径部的设置轴和突出设置有所述控制销且包含所述前端部的止动轴嵌套式地连接,在两者之间介有第二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移动板具有分别保持、滑动同时设置在所述设置轴的大径部及小径部的保持部及滑动部,与收纳从所述止动轴突出设置的所述控制销的所述控制槽凸轮自由共同运动地连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缝制状态保持位置,所述按钮轴的所述设置轴通过所述设置轴的所述大径部卡合于所述连结移动板的所述保持部,且在所述设置轴的所述大径部上设置的抵接保持片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拨下与所述连结移动板抵接从而被保持,所述按钮轴的所述止动轴通过从所述止动轴突出设置的所述控制销与所述控制槽凸轮的所述第一控制槽凸轮部卡合从而被保持; 在所述穿线准备状态保持位置,所述按钮轴的所述设置轴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槽凸轮部卡合于从所述止动轴突出设置的所述控制销从而被保持,所述按钮轴的所述止动轴通过所述止动轴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连结定位板的圆周面抵接从而被保持; 在所述穿线状态保持位置,所述按钮轴的所述设置轴通过所述设置轴的所述小径部卡合于所述连结移动板的所述滑动部的一端从而被保持,所述按钮轴的所述止动轴通过所述止动轴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连结定位板的所述缺口部嵌合从而被保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移动板具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在对所述弯针的穿线完成后,将所述连结移动板从所述穿线状态手动强制复位至所述缝制状态时,所述控制销在所述控制槽凸轮的第四控制槽凸轮部滑动并卡合于所述第一控制槽凸轮部而保持所述缝制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槽凸轮中,在所述按钮的非按压操作时卡合所述控制销而保持所述缝制状态的所述第一控制槽凸轮部具有与所述第四控制槽凸轮部及所述第二控制槽凸轮部连接且成U字形的槽凸轮结构; 在所述按钮的按压操作时卡合所述控制销而使所述按钮轴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连结定位板的圆周面抵接从而将所述连结移动板保持于穿线准备状态的所述第二控制槽凸轮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控制槽凸轮部及所述第三控制槽凸轮部连接且成阶梯状的槽凸轮结构; 通过手动旋转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久间孝一石川正人佐藤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