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包括:至少一条传输线路,所述传输线路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至少二瞬态电压抑制器,每一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连接于一接地点和所述传输线路上的一个节点之间,二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相并联,且每一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所在的线路上串联有一微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相并联的二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的线路上串联一微电阻,实现并联的两个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对雷击信号中的过大电流进行分流,在实现防雷击的同时,可以避免先击穿的瞬态电压抑制器因承受过大电流而烧毁,保证瞬态电压抑制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信号处理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防雷击功能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
技术介绍
RJ电连接器与网络芯片之间通信通过网络信号处理电路中来实现。RJ电连接器在雷雨时节容易遭受雷击,雷击信号容易经由所述网络信号处理电路进入网络芯片,从而导致网络芯片损毁,影响网络芯片与外部电子元件之间的通信。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防雷击功能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雷击功能的网路信号处理电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包括:至少一条传输线路,所述传输线路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至少二瞬态电压抑制器,每一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连接于一接地点和所述传输线路上的一个节点之间,二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相并联,且每一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所在的线路上串联有一微电阻。进一步,所述微电阻串联于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的阳极与所述接地点之间。作为优选的方案,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一对以上所述传输线路,每一对所述传输线路上还串联有一共模滤波单元,所述共模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另一端则连接至所述节点。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条所述传输线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处还串联有一衰减单元具体地,所述衰减单元为一电阻。进一步,每一条所述传输线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处还串联有一匹配单元,所述匹配单元包括一耦合电容和带内部寄生电容的一 TVS管,所述耦合电容串联于所述节点和所述衰减单元之间,所述TVS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传输线路,所述TVS管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一网络芯片,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一 RJ45插座。每一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的阴极与所述节点之间还连接有整流桥。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微电阻也可以串联于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的阴极与所述节点之间。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匹配单元包括一耦合电容和一补偿电容,所述耦合电容串联于所述节点和所述衰减单元之间,所述补偿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传输线路和所述接地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相并联的二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的线路上串联一微电阻,实现并联的两个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对雷击信号中的过大电流进行分流,在实现防雷击的同时,可以避免先击穿的瞬态电压抑制器因承受过大电流而烧毁,保证瞬态电压抑制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第二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图4为图3中其中两对传输线路的防雷击单元的电流流向示意图;图5为图4中雷击信号电流分流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第三实施例中防雷击单元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为本技术网络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用于连接网络芯片和RJ45插座,从右至左依次包括共模滤波单元、防雷击单元、匹配单元和衰减单元。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匹配单元和所述衰减单元的位置可以互换。如图2所示,作 为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其包括并联的两条传输线路,其中位于上方的第一传输线路具有第一连接端10和第二连接端20,位于下方的第二传输线路具有第一连接端30和第二连接端40。首先介绍防雷击单元。请参照图2,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上具有两个节点al和a2,瞬态电压抑制器Dl的一端连接节点al,瞬态电压抑制器D2的一端连接所述节点a2,其中,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Dl的阳极与接地点之间串联有一微电阻R1,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D2的阳极与接地点之间串联有一微电阻R2,以此方式,两个瞬态电压抑制器Dl和D2形成并联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电阻Rl、R2为贴片式电阻元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微电阻也可以是传输导线本身电阻特性所形成。其次介绍共模滤波单元。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组成的一对线路上还串联有一共模滤波器Tl,所述共模滤波器Tl的一个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端20和节点a2,另一个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端40和节点a4。最后介绍匹配单元和衰减单元。如图2,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10处还连接有所述匹配单元和所述衰减单元,其中,所述衰减单元为串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上的电阻R50,所述匹配单元包括一耦合电容C4和带内部寄生电容的一 TVS管D10,所述耦合电容C4串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所述TVS管DlO的阳极接地、阴极则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上的各元件和连接关系与上方的传输线路上的元件和连接关系相同,此处不赘述。作为最佳实施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四对共八条传输线路,所述传输线路具有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端11-18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连接端21-28,所述第一连接端11-18连接所述网络芯片,所述第二连接端21-28连接所述RJ45插座,所述第一连接端11-18和所述第二连接端21-28可以互为输入输出端。请参照图1和图3,第一对传输线路上的所述共模滤波单元为共模滤波器T20,其串联于所述第一对传输线路,其两个线圈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端21、22,另一端则分别与一整流桥B1、B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整流桥B1、B2的输出端与一瞬态电压抑制器(TVS)D36的阴极连接,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D36的阳极与接地点之间串联有一微电阻R76,此外,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D36的阳极还与一电阻R75的一端相连。同样地,第二对传输线路上的所述共模滤波单元为共模滤波器T17,其串联于所述第二对传输线路,其两个线圈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端23、24,另一端则分别与一整流桥B3、B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整流桥B3、B4的输出端与一瞬态电压抑制器(TVS)D31的阴极相连,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D31的阳极与接地点之间串联有一微电阻R77,此外,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D31的阳极还与一电阻R78的一端相连。第三对传输线路上的所述共模滤波单元为共模滤波器T21,其串联于所述第三对传输线路,其两个线圈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端25、26,另一端则分别与一整流桥B5、B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整流桥B5、B6的输出端与一瞬态电压抑制器(TVS)D38的阴极相连,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D38的阳极与接地点之间串联有一微电阻R82,此外,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D38的阳极还与一电阻R81的一端相连。第四对传输线路上的所述共模滤波单元为共模滤波器T18,其串联于所述第四对传输线路,其两个线圈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端27、28,另一端则分别与一整流桥B7、B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整流桥B7、B8的输出端与一瞬态电压抑制器(TVS)D37的阴极相连,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D37的阳极与接地点之间串联有一微电阻R79,此外,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D37的阳极还与一电阻R80的一端相连。其中,整流桥BI与整流桥B3的输入端相连,整流桥B2与整流桥B4的输入端相连,整流桥B5与整流桥B7的输入端相连,整流桥B6与整流桥B8的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条传输线路,所述传输线路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至少二瞬态电压抑制器,每一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连接于一接地点和所述传输线路上的一个节点之间,二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相并联,且每一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所在的线路上串联有一微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条传输线路,所述传输线路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 至少二瞬态电压抑制器,每一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连接于一接地点和所述传输线路上的一个节点之间,二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相并联,且每一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所在的线路上串联有一微电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阻串联于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的阳极与所述接地点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阻串联于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的阴极与所述节点之间。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一对以上所述传输线路,每一对所述传输线路上还串联有一共模滤波单元,所述共模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另一端则连接至所述节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条所述传输线路上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处还串联有一衰减单元。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祥,杨善如,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